字词 | 互惠借款协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互惠借款协定亦称“货币互换协定”,美国为了维持美元汇率稳定,及时取得西方国家货币以干预外汇市场,保卫美元地位的一项措施。美元危机爆发后,从1961年开始,美当局开始直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美元汇率之稳定。当美元汇率下跌时,它则出售联邦德国马克、瑞士法郎等外汇,买入美元,维持美元的上下波动界限; 当美元汇率上涨时,出售美元,买入外汇,抑制美元汇率上升。这种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需要足够的联邦德国马克、瑞士法郎等强币。于是,1962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分别与十四个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签订了 “互惠借款协定”。规定两国中央银行,在一定时间内可按一定汇率互换一定金额的对方货币,供干预外汇市场之用。当时互换总额为117. 3亿美元,1973年7月又扩大为197. 8亿美元。 互惠借款协定 互惠借款协定见“互惠信贷”。 ☚ 互惠信贷 互换货币协定 ☛ 互惠借款协定 《互惠借款协定》Reciprocal Currency Agreement又称货币互换协定。美国为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与14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签订的借款协定。1961年,美元再次发生危机,为了挽救美元,美国政府于1962年3月分别同14个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十国集团”国家,签订双边的《互惠借款协定》,互惠借款额度达180亿美元。协定规定两国中央银行彼此提供互惠信贷,在一定时间内可按一定汇率互换一定金额的对方货币,并按原来商定的汇率偿还借款。 ☚ 借款总安排 货币互换协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