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古城墙
位于淮河与淝水交汇处。城北为古战场八公山。寿县古为寿春、寿州,曾被楚国列为国都,秦汉之际是重要的商业都会之一,现被列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宋王安石至淮上古城,有《寿阳城晚眺》诗:“楚山重叠矗淮𣸣,堪与王维立画勖。 白鸟一行天在水,绿芜千障野平云。”今城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重建,现城墙仅为其原城的一小部分。平面呈方形,面积3.65平方公里,石基砖壁,周长7147米,高8.33米,顶宽6.67米。原筑雉堞999个,角楼8座,警铺55所。城有四门,南为“通淝”,北为“靖淮”,东为“宾阳”,西为定湖”。各门均有瓮城,其中西瓮门北向出,北瓮门西向出,东城门与瓮门平行错位同向东出。这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为了减轻洪水入城时的直接冲力,使城墙起到军事防御与防洪的双重作用。城内东、西两隅各有一个泄水涵洞,可根据城内外水位差随时启闭。东涵额镌“崇墉障流”,西涵额镌“金汤巩固”。原西北角有画凉亭,东北角有文峰塔,后毁。现在1座地楼,3座敌台。古城外围有护城河环绕,东、南、北三门外均架有石桥。清末状元寿州人孙家鼐曾赞古城为:“若匹练之横亘也,若生铁之熔铸也。”近年来,又经维修、加固,使古城更加雄伟壮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