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亂luàn

❶紊亂,擾亂。《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藺玄鶴,亂昆雞。”枚乘《忘憂館柳賦》:“于嗟細柳,流亂輕絲。”
❷動盪不定。與“治”相反。馮衍《顯志賦》:“摭仁智之英華兮,激亂國之末流。”
❸起事,造反。邊讓《章華臺賦》:“華夏肅清,五服攸亂。”
❹淫亂。張衡《思玄賦》:“穆負天以悅牛兮,竪亂叔而幽主。”
❺治理。司馬遷《悲士不遇賦》:“好貴夷賤,哲之亂也。”張衡《南都賦》:“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亂其政。”
❻横渡。張衡《南都賦》:“爾乃撫輕舟兮浮清池,亂北渚兮揭南涯。”
❼辭賦篇末總括全文要旨的一章稱亂。漢武帝《李夫人賦》:“亂曰:佳俠函光,隕朱榮兮。”

“乱”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ㄌㄨㄢˋluàn2699开玩笑。中原官话。江苏徐州〖〗。咱别~了好不好?拾;拣。晋语。陕西北部。~点柴‖~个老婆不花多少钱财便娶个老婆。住宿;引申作「干工作」。晋语。河南新乡〖〗。他在郑州~过‖在合作社~了二年。河南辉县。撒开。晋语。山西忻州〖〗。~开草晒一晒。吵架。吴语。浙江苍南金乡〖〗。两夫妻为了小厮~起。《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不曾说张三,不与李四~。」《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当下金莲与月娘~了一回。」忙。吴语。《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我一向~着,上任七事八事,就把这事忘死了,想不起来。」男性生殖器。吴语。上海松江。江苏常熟。浙江嘉兴。

亂乱

(8次)
❶混乱。~而不分些《魂》
❷终篇之结语,乐歌之卒章。亦即乐歌结尾时齐奏合唱的尾声。~曰《离》《章·涉》《章·哀》《章·抽》《章·怀》《魂》 娱人~只《大》

❶猶“理”。《論語·泰伯》: “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 鄭玄注: “亂,猶理也。”(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 鄭注。)
❷剛柔治理。《尚書古文·咎繇謨》: “願而恭,亂而敬。” 鄭玄注: “亂,謂剛柔治理。”(《通德堂經解》)

亂luan

8179
“乱”的繁体。

亂luàn

L310
“乱”的繁体。

〖亂〗 粵 lyun6〔類願切〕普 luàn

❶ 無秩序,不太平,與「治」相對。許慎《說文解字》:「〜,治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本訓不治,不治則欲其治。」諸葛亮《出師表》:「苟全性命於〜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❷ 紊亂,混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❸ 擾亂。孟軻《孟子.告子上》:「行拂~其所為。」(拂【粵 fat1〔忽〕普 fú】:拭擦,比喻擾亂。)
❹ 煩亂。鮑照《採菱歌》(其三):「愁心不可盪,春思〜如麻。」
❺ 戰亂,動亂。陶淵明《桃花源記》:「自云先世避秦時〜。」
❻ 叛亂,暴亂。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於是楚戍卒陳勝、吳廣等乃作〜。」
❼ 樂曲的最後一章,或辭賦中總括全文要旨的末段。屈原《楚辭.九章.懷沙》:「〜曰:浩浩沅、湘兮,分流汩兮。」(沅、湘:河流名稱。汩【粵 gwat1〔骨〕普 gǔ】:波浪聲。)

亂,甲骨文作,金文作 (摹本) (摹本),小篆作
甲骨文字形是在 “幺”(束絲)的上下各从一 “又”,依金文字形推測, 合體當是表示以手治絲, 隸定作“𤔔”。楊樹達説, 此構表示一手持絲,一手持互以收之。絲易亂,以互收之則有條不紊,故訓治、訓理。今按: 楊説近是,唯 “互”字説實誤。楊説之“互”即 “䇘”,是一種絞繩的工具。而字中間是横置的 “壬”字, 甲骨文、 金文同形, 作 “” 或 “”,治絲工具。“壬”横貫 “幺”,其上从爪,其下从又,合體正是表示治絲情景,堪稱精構。金文或繁化而从二幺,又增从四 “口”,“又”或訛變作 “止”。“亂” 的本義是治理,古籍所謂 “亂政” “亂臣”者,實爲治政、治臣。而所謂治者必因其亂,故又引申爲混亂、擾亂。學者稱此種語言現象爲 “正反同辭” 或 “美惡不嫌同辭”。細加品味則自可理解,比如 “置” 的基本意義是放置,而 “放置” 可以有二解: 如果原無而今有,則爲 “設置”“安置”。如果原有而今無,則爲 “廢棄”“擱置”,二義相反而實相因。卜辭用法不明。銘文或用治、亂二 義。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與小篆同,今體因之,古隸典型。參見173.經字條。

亂()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鞃)
按: 从㗊𤔔聲。“𤔔”下訛作“止”。讀爲“靼”,柔革。

沖子鼎,殷周金文集成2229,戰國早期
沖子之行貞(鼎)。
按: “𤔔”省形。 人名。

包山楚簡·文書192,戰國
甲午, 愄王俈室楚(陳)吉、楊𡄹(亂)人(蔡)倉。
按: 亂人,《禮記·聘義》: “勇敢强有力而不用之於禮義戰勝,而用之於爭鬥,則謂之亂人。”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28,戰國
亂之,至滅臤(賢)。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32,戰國
是古(故)=(小人)(亂)天(常)以逆大道。
按: “㗊”訛變, 類化作“𢆶”。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22,戰國
於差曰: 四矢(弁), (以)御𡄹(亂), 𫊟(吾)𢝫(喜)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從政(乙篇)3,戰國
𦖞(聞)之曰: 從正(政), 不(治)則(亂)。
按: 省上部手形。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亙先8,戰國
多采(採)勿(物)先者又(有)善,
又(有)(治)無𡄹(亂)。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鬼神之明3,戰國
天下之𡄹(亂)人也。

關沮秦漢墓簡牘·周家臺三零號秦墓簡牘·日書191,秦
占約結,相掋亂也。
按: 从𤔔从乙, “𤔔”訛變。

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西漢
故刑伐已加而亂心不生。
按: 从爪从乙, 蓋 “𤔔”之省形。

張家山漢簡·蓋廬54,西漢
此十者救亂之道也。
按: “𤔔”省形。

樓蘭殘紙·沙紙935,漢魏
諸將爲亂。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復造逆亂,燔燒城寺。
按: “𤔔”下訛作“寸”。

魯詮墓表,晉
累立戰功,樹機能亂。
按: 从舌从乙。“亂”之異體。此處意爲“治”。

嵩高靈廟碑陽,北魏
而自肅少昊之季,九黎亂德。
按: “𤔔”省形。

元壽安墓誌,北魏
東齊侈繆之風,西秦亂心之俗。

爾朱紹墓誌,北魏
齊十亂於周篇。
按:“𤔔”下變作“廾”。亂, 指樂章。

石臺孝經,唐
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説文》: “亂, 治也。 从乙, 乙, 治之也; 从𤔔。 ”
古文字从㗊𤔔聲。 西周金文“𤔔”下或訛作“止”。 戰國文字構件“𤔔”或省形, 構件“㗊”或類化爲“𢆶”。 秦簡从𤔔从乙, 構件“𤔔”多省形。 石刻文字傳承秦簡字形,或有省變。又有从舌从乙之“乱”字,爲“亂”之異體。《玉篇殘卷》 中多處有“乱”字。
“亂”字, 西周金文“朱”, 讀爲 “靼”, 《説文·革部》 “柔革也”。 戰國金文用爲人名。楚簡中多用作混亂之意,亦用爲 “亂人”,見上列文例。後世多用爲混亂、禍亂。《説文》釋“治也”,晉魯詮墓表“樹機能亂”,用此意。亦用爲音樂之樂章,如北魏爾朱紹墓誌“齊十亂於周篇”。

☚ 乾   尤 ☛

(luàn)

治也。𢿢,煩也。今通用“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