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不下针灸治法
乳汁不下,或称无乳症,多由气血不足或肝郁气滞所致。针灸治疗乳汁不下多有显著效果。实验观察,在有效例中针灸可使缺乳妇女血液中生乳激素明显增加。
通治法 本病虽表现在乳房,但其病因与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肝气郁滞,乳汁运行受阻有密切关系。治宜补气养血或疏肝解郁。选背俞、任脉、手足阳明等经穴为主,如膈俞、脾俞、肩井、膻中、乳根、合谷、少泽、足三里等,每次3~4穴。以毫针刺为主,并可配合灸法。
辨证论治 一般分为:
气血虚弱 产后乳少,甚者点滴不下,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神疲肢倦,饮食甚少,面色少华,舌淡少苔,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通乳。选任脉和足阳明、手太阳等经穴为主,如脾俞、膻中、少泽、合谷、足三里等。用毫针刺行补法,并配合灸法。
肝郁气滞 产后乳少,甚至全无,情志不畅,胸胁胀闷,或有微热,饮食不振,舌质正常,苔薄,脉弦。治宜疏肝解郁,通络下乳。选任脉和手太阳、足厥阴等经穴为主,如肝俞、肩井、膻中、少泽、太冲等。用毫针刺行泻法,一般不灸。
皮肤针法 常选夹脊(胸椎3~9)、乳房(以乳晕为起点呈放射形叩打)和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区,每日治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