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乱而取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乱而取之

 在对手处于混乱的时候,乘机袭击他,取胜他。
 公元383年,秦晋淝水(今安徽寿县东) 之战,两军隔水对峙。晋军大将谢玄,针对秦军大部是沿途收拢和新诏募来的杂牌军,内部不稳,上下离心,纪律松懈,将士厌战,主将恃众轻晋,急于决战的心理,派人前往秦营,用激将法让秦军稍向后撤,以便晋军渡过淝水决战。秦军主将苻坚企图趁晋军半渡淝水之际发起进攻,就答应了晋军的要求,指挥军队后撤。没想到前面的军队一撤,便阵势大乱,加上降将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后面的士卒信以为真,被迫从军的各族士兵闻声趁机而逃,顿时,秦军大乱,阵势全无,一退而不可止。谢玄等率领晋军精兵八千人迅速涉过淝水击杀秦军,其余晋军也陆续渡河投入战斗。秦军人马相踏,溃不成军,逃跑中闻“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经过这一仗,秦军死亡十之八九,“投鞭断流”的苻坚中箭负伤,落荒而逃。由此,便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笑谈。
 用兵作战,要靠协同一致的整体力量,要靠严格的纪律和高昂的士气。如果步调不一,行列混乱,必然不堪一击。聪明的指挥员都善于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适时、适地,适情地创造出有利于自己的作战态势,乘敌之乱,攻而取之。在情况多变、险象丛生的现代军事、政治、外交斗争中,指挥更要不乱方寸,周密筹划,设谋乱敌,乘机攻取,创造出自己指挥的佳作。

乱而取之

乘敌乱而取胜。《孙子·计篇》:“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杜牧曰:“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传》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武之善经也。’”

乱而取之

乘敌人混乱而取胜。 《孙子兵法·计篇》:“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杜牧曰:“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传》曰: ‘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武之善经也。’”

乱而取之

乱而取之

古代兵法。指对处于混乱的敌人,要乘机攻取它。《孙子·始计篇》云:“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武之善往也。”拣弱敌打,进攻指挥愚昧无知的军队,突然袭击失去控制的军队,乘胜追歼败逃之敌,都是作战中容易取胜的经验之谈。在复杂的战场上,既要乘机击毁已经混乱之敌,还要善于设计乱敌,乘隙袭取。

☚ 围魏救赵   何一萍 ☛

乱而取之

即乘乱而入。语见《孙子兵法·计篇》。此“乱”,一般指国家政局不稳的内乱、部队阵势混乱及谋略集团内部分歧等。楚军作战也常常注意时机的选择。《左传》宣公十一年(前598):“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遂入陈,杀夏征舒,轘诸栗门,因县陈。”《左传》昭公十六年(前526):“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之无质也,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遂取蛮氏。”入陈与取蛮之役,都是闻乱而动,乘机而入,及时把握了进攻的时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