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书经通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书经通论 书经通论经学著作。清皮锡瑞撰。此书为其所著《经学通论》丛书之第2卷,全书为论33篇,其内容主要是阐述今、古文《尚书》之起源,分析其真伪优劣,评论历代学者研究《尚书》著作之是非得失,并为治《尚书》者指引途径。其论今文《尚书》,谓伏生所传为29篇,非28篇。29篇篇篇有义,如从《尧典》一篇,可见“为君之义,君之义大莫于求贤审官,其余巡守朝觐、封山浚川,赏功罚罪”。又谓 “二十九篇皆完书,后人割断补亡,殊为多事”。其论古文《尚书》,谓孔安国古文《尚书》有经无传,汉人重家法,安国从孙霸师事夏侯,即真经已失之明证。尔后杜林讬之孔壁,卫、贾、马、郑递相授受,“乃以赝鼎乱真”。又谓由于秦燔书亡,以致伪中作伪,屡出不已,不仅篇名多伪,而且文字多伪。即使29篇之古文说,亦参差不合,多不可信。其论历代治《书》学者,谓朱子尝疑孔安国书是伪书,可谓卓识。但朱子以传为伪,于经犹有疑,故蔡沈作 《传》仍存古文。王柏 《书疑》疑古文有见解,失在并疑今文。后吴澄、归有光、梅鷟愈推愈密,直指东晋梅赜所上为伪古文书。至清,阎若璩、惠栋考证更为精确。又谓宋儒解经善于体会语气,有胜前人处,而其失在变易事实以就其说,又好作武断之言。至于清代诸儒,则谓自孔广森起,由治《公羊春秋》,渐通《诗》、《书》、《易》、《礼》今文之义,“有功圣经甚大”,其中常州学派蔚为大宗。然庄存与擅改经文,自矜创获,刘逢禄及其门人解《尚书》多臆说,不可为据,且皆议论太畅、立论太果,“有宋儒武断之习,非汉儒谨慎之意”。此书为皮锡瑞晚年所著,可作为其长期研究《尚书》之代表作。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思贤堂刊,后有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书局1982年重印本。在此之前,皮锡瑞还著有《尚书大传疏证》7卷、《古文尚书冤词平议》2卷、《古文尚书疏证辨正》 1卷、《古文尚书考实》1卷,均光绪二十二年(1896) 刊; 《今文尚书考证》30卷,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刊; 《尚书中候疏证》1卷,光绪二十五年 (1899) 刊。《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著录。 ☚ 周易说 易经通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