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书报检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书报检查 书报检查一种出版制度或政策。新闻事业形成以后,新闻的出版制度或政策亦包含在其中。书报检查的形式在各个时代各个国家不尽相同,但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一)在出版物出版前对其内容进行检查,决定允许出版与否,或进行删削和强行补改。(二)查禁未经允许出版的或虽合法出版但发现“问题”的出版物,没收或焚毁它们,处罚作者和出版者。(三)在出版物进口前对其内容进行检查,决定允许流传与否,或裁减部分内容放行。这种制度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已经出现。古希腊智者派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公元前481—411)由于在一篇讲演中,开头就坦白说他不知道“有没有神存在”,于是他的书便被雅典元老院下令焚烧,人也被驱逐出境。中国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也属于这种制度的一种表现,他下令焚烧《秦书》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不属于博士官的私藏《诗》、《书》;有敢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欧洲中世纪教廷的检查制度达到极端严厉的程度,这种宗教检查制度从公元325年起,一直延续到现代的1948年。1559年至1948年的近400年间,梵蒂冈教廷公布了22版禁书目录,几乎涉及所有历史上的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国的邸报在宋代以后亦有专门的官吏事先检查。近几百年,欧洲各国封建王朝均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实行这一制度,并设有各级专门的书报检查官。现代至当代,在大部分国家至少在法律文件上或口头上,已废除了书报检查,但战时暂时的军事书报检查作为例外仍然存在。近代最早系统论证书报检查非法性的是英国政论家和诗人约翰·弥尔顿(1644年著《论出版自由》)。关于这一制度的理论争论持续了300年,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这种制度才逐步在各国废除。主张实行这种制度的主要理由是:(一)出版物不经检查,会使可能的毒素流传。(二)带有毒素的作品对民众有巨大的诱惑作用,而民众是不成熟的和需要教育的。(三)它有利于保护真实的高尚的精神得到发展。主张废除这一制度的主要理由是:(一)检查制度不以行为本身,而以当事人的思想方式作为检查标准,这是非法的制度;它使全体公民的思想都成为不完善的和怀疑的对象,造成精神的全面恐怖。(二)少数被认为是完善的检查官决定一个民族的思想方式,检查专门的作家的作品,扼杀了人类精神的发展。(三)检查制度败坏了文坛的道德风尚,独立思考丧失,寡廉鲜耻、伪善、无性格、阉人的语调成为通过检查的出版物的特征。(四)在罚处的法律上,对付出版物及其当事人,原告、辩护人和法官一体化,也是非法的制度。马克思认为:“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一无用处的,可是它却比人还要威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1页) ☚ 户坂润的新闻论 打苍蝇不打老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