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宋代诗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春。载《剑南诗稿》 卷17。时陆游正闲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家中。由于朝廷昏庸,小人主政,置广大人民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正义呼声于不顾,仅希望通过对女真贵族屈膝求和来换取苟安东南一隅,致使许多当时反抗民族压迫、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志士屡受打击,横遭排斥。《书愤》 即为此疾书而成。诗中追述往昔自己的戎马生涯,自叹人生易老、华发早生,并感喟奸人误国、北定中原之日日趋渺茫。结尾提及诸葛亮的 《出师表》 ,因文中有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语,正道出了他 “扫胡尘” 、“靖国难” 的生平志向所在。他既对诸葛亮极为推崇,又怨恨权臣当道,朝中无人,以此斥责投降派专权,抒发抗金军民受压抑的愤懑之情。全诗感情沉郁,苍凉浑厚,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 “楼船” 和 “铁马” 两句,历来为后人吟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