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乡规民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乡规民约

乡规民约

群众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民间公约。包括以下内容:(一)提倡爱国家、爱集体、靠勤劳致富;反对偷摸行窃,损公肥私的损人利己。(二)提倡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反对打架斗殴,虐待老人。(三)提倡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与大办婚丧。(四)提倡计划生育,婚姻自主;反对早婚早育和包办婚姻。(五)提倡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反对破坏林木和不讲卫生的习惯。(六)提倡学科学、学技术、学政治、学文化,反对不学无术、混天了日和低级趣味。乡规民约的内容是农村社会宣传的主要内容,也是农村群众自我教育的好形式。

☚ “十德”教育   公益事业 ☛
乡规民约

乡规民约xiāngguī-mínyuē

适应村民自治要求,由共居同一村落的村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风俗和现实共同约定、自我约束规范的总和。也有叫“村规民约”。
 ❍ 现代~不是法律规范,而是一种自治规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准则。

☚ 献演   乡镇企业 ☛
规定

规定

定(~量;按定;申~) 制
在数量、范围等方面的规定:限(限定;~量) 刻 拘定
 限定数量:定量
 限定止境:限量
 逼迫限定:逼限
规定数额:定额
规定人数:定员
规定取士的考试科目:设科
规定最高限度:封顶(奖金~)
整顿规定:厘定 釐定
预先规定:预定
由法律、法令所规定:法定
严格限定:克(~日;~辰)
 考核官吏的严格规定:计网
乡村民众自订的共同遵守的规定:村规民约 乡规民约
不能改变的规定:硬性
(对事物在方式、数量等方面做出决定:规定)

另见:决定 确定 约定 评定 限制

☚ 规定   定时 ☛

乡规民约

又称“村规民约”。中国农村村民自我约定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渊源于中国民间群众自我管理优良习俗。据《宋史·吕大防传》载:“(吕氏)尝为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遂成为村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村规民约一般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需要,由村民会议讨论制定,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备案,由村民委员会监督执行。其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和法规相抵触。乡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对促进农村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规民约

我国广大农村以乡或村为单位制定的一种农民道德公约。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之一,是广大农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种形式。其内容比较广泛,既包含农民职业道德、农村社会公德的内容,也包含农民家庭道德、婚姻关系、邻里关系等内容,如反对买卖婚姻、重男轻女、不实行计划生育、不赡养父母、聚众赌博、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等。根据全国各地的经验,制定乡规民约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必须认真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教育,提高对制定乡规民约必要性的认识,使广大农民特别是广大农村青少年既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目标,又能自觉从农村的现实出发,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觉地参加制定和遵守乡规民约。(2)在制定方式上,应注意从实际出发,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以乡或村为单位,经领导与群众民主讨论商议制定。既要防止少数领导人闭门造车,搞“官定民约”,强加于民;也要防止某些基层干部,把“乡规民约”变成单纯管理群众的“惩规罚约”。(3)在内容上必须切合实际,灵活多样。我国农村幅员广阔,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文化水平高低不一,人情风俗差别很大。因此,各地必须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公约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奖惩办法等方面,应各具特色,不宜强调划一。(4)必须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切实保证乡规民约的遵守执行。根据我国各地的有关经验证明,建立“道德评议处”或“道德协调处”等机构,保证乡规民约的遵守执行,负责处理违反有关规范的事件是极为必要的,否则,再好的乡规民约也不能自行实现。

乡规民约

中国由乡村群众集体制订,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并自觉自愿履行的民间公约。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社会公德、平时生产生活关系、贯彻国家政策法令等。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团结,促进生产。乡规民约需靠群众自觉遵守,对违者进行批评教育或适当处罚,但是不得超越法律。制订乡规民约不能违反国家法令政策及社会生活准则,否则应予以修改或撤销。

乡规民约

亦包括村规民约。指农民群众根据党和国家的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就农村生活的某一方面制定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制订和推行乡规民约的一般方法是:(一)发动群众,反复酝酿讨论和制定。(二)通过民主选举建立一个好的执行委员会。(三)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经济处罚为辅,赏罚分明,合情合理。(四)干部要以身作则。乡规民约应力求做到简明具体,便于记忆和遵守。要防止和纠正那种把乡规民约当作“特殊法规”的错误做法。继承我国历史上重视乡规民约教育的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新的乡规民约,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乡规民约

泛指我国社会现存的各种形式的社会自治规范。如村规民约、街规民约等。是群众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它由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众代表民主讨论制定;只在制定的单位、地区或成员范围内有约束力;实现主要靠社会舆论、群众自定的组织纪律和经济处罚等方式。


乡规民约

见“法学”中的“乡规民约”。

乡规民约

乡规民约

1982年春,《人民日报》刊载《乡规民约大可提倡》的文章后,省公安厅于5月10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基层组织制定“乡规民约”,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乡规民约的制定和实行程序是:由大队(行政村)中共党支部负责人、大队长(行政村长)、民兵营长、治保主任、群众代表等组成乡规民约起草小组。然后充分发动群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当地的民情风俗等问题,哪些应该提倡,哪些应该反对,哪些应该禁止,违者作何处理等问题进行讨论,然后以法律为依据,以群众讨论的意见为基础进行起草。乡规民约的内容主要有:严禁条款,不提倡条款,提倡条款,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条款,奖励条款,处罚条款,违约处理程度,实施乡规民约的监督等。至1982年6月,全省有580个乡制定了乡规民约。

☚ 五 预防犯罪   民事纠纷调解 ☛
乡规民约

乡规民约

又称村规约、村规。流行于各地的民俗传承形式,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传统良俗。近年来,在创建“文明村”的活动中,又增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使其有了全新的发展。

☚ 乡饮   扎耳朵眼 ☛

乡规民约xiang gui min yue

written pledges drawn up by farmers

乡规民约

written pledges (or common pledges)drawn up by peasants;village regulations and folk conventions

乡规民约xiānɡ ɡuī mínɡ yuē

指村民们共同制定并要遵守的规定和条款。common pledges drawn up by villagers

乡规民约xiānɡ ɡuī mín yuē

指由村民共同制定并遵守的用于本地的规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