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佐古代的乡吏。东汉乡大者置有秩,小者置啬夫,其下设乡佐。《后汉书·百官志》:“又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晋代乡千户以上者置“佐”一人,五千户以上者置二“佐”,负责协助乡啬夫管理一乡之事。晋以后渐废。 乡佐xiāng zuǒ 官名,汉置,属乡,掌管乡的税收。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后汉书·百官志》:"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魏晋南朝沿置。晚清置,乡设乡董、乡佐各一人,乡佐为乡董佐吏,协助乡董筹办议事会议员选举,执行议事会决议等。 乡佐乡正的副手。 乡佐(1) 乡吏名。东汉置,为乡有秩或乡啬夫的佐职。《后汉书·百官志五》说:“又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乡佐与乡有秩或乡啬夫的关系正如县丞与县令、长的关系,(2) 乡董的佐助人员。北洋政府置,见“乡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