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说文古籀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说文古籀补 说文古籀补篆体字书。清代吴大澂撰。十四卷。后有补遗及附录。考证先秦铜器及刀币陶器上的文字,并依《说文解字》的部首排列,待考之文字归在附录之中。为第一部考证大篆之类书。近人丁佛言有《说文古籀补补》,强运开有《说文古籀三补》。 ☚ 印人传 缪篆分韵 ☛ 《说文古籀补》文字学著作。清吴大澂撰。14卷,附录1卷。光绪九年(1883年)初刻本收钟鼎、石鼓、陶器、 玺印, 货币文字4242个,光绪二十四年 (1894年) 重刊本增补至5430个。 是据古文字订正 《说文》的创始之作, 亦是综合性古文字工具书的滥觞。 汇录诸字,研精究微,参以故训, 附以已意。据 《说文》部次排列。许书古籀未备者,据金石文补充之;有疑似、争持不下者收入附录, 存疑待问。 吴氏治学严谨, 所出之字皆注明出处。 清陈介祺在本书 《序》 中充分肯定其成就: “溯许书之原,快学者之睹,使上古造字之义, 尚有可寻。 起叔重而质之, 亦当谓实获我心, 况以后乎? 曰许氏之功臣也可, 曰仓圣之功臣也可。” 说文古籀补 说文古籀补文字学书。清吴大澂著。十四卷,附录一卷。是据金文来补充《说文解字》中所收古文籀文的著作。吴氏是清末有名的古文字学者,他从金文中选出可以认识的字三千五百余个,按《说文解字》部次一一加以考证。清光绪二十四年重刻本共补四千七百余字。丁佛言有《说文古籀补补》,强运开又有《说文古籀三补》。丁书多录匋文及玺印文字。由于战国古文不易识别,丁书在引用上多有谬误。所补共计三千八百余字。强书据新出土的以及吴、丁二书未及采用的金石文字等资料,加以考释。遇有通假,两部分收。共计补入三千三百余字。这三部书上承清代“说文学”的余绪,下启战国古文研究的先河,是研究战国文字的重要资料。武汉古籍书店于1985年已影印强书出版。 ☚ 说文诂林 说文古籀补补 ☛ 说文古籀补根据古文字以订正《说文》的创始著作。十四卷。清·吴大澂著。作者因见“百余年来,古金文字日出不穷”,故广泛收罗“古器习见之形体不载于说文者”,积30年之久,共收录金石彝器之文3500余字,后又增补1200余字。按《说文》部首排列,参以故训,附以己意,材料翔实,考释颇精,其中对古籀的释义有不少见解高出于许慎之上。此书收入《说文诂林》。 说文古籀补 349 说文古籀补篆体字书。清吴大澂撰。14卷,末又补遗及附录1卷。收录钟鼎、石鼓、陶器、玺印、货币文字350余。后又增补120余,据《说文解字》部次排列,有疑者列入附录。此书为根据古文字以订正《说文解字》的创始之著。参照该书体例续补者有近人丁佛言的《说文古籀补补》、强运开的 《说文古籀三补》。 ☚ 汉印分韵 印人传 ☛ 说文古籀补 说文古籀补(清)吴大澂著。14卷,又补遗及附录1卷。收录钟鼎、石鼓、陶器、玺印、货币文字3500余,后又增补1200余,依据《说文》部次排列。认为《说文》所录古籀未备,据金石文以补之。有疑者,列入附录。是以古文字订正《说文》的创始著作。有清光绪年间多种刊本及民国二年(1913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 说文通训定声 说文释例 ☛ 说文古籀补清代金石学著作。吴大澂撰。光绪九年(1883年)刊行,后重刊增补。收集铜器铭文和石鼓、古币、古玺、古陶器上的文字资料,按《说文》次序编排。初收3500余字,后补1200余字。对古文字研究影响较大。 说文古籀补十六卷。清吴大澂(1835—1902)撰。大澂字清卿,号恒轩,又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