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姓回鹘可汗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摩尼教 > 九姓回鶻可汗碑
九姓回鶻可汗碑  jiǔxìnghuíhúkèhánbēi

古代回鶻碑刻。九世紀初回鶻保義可汗所立,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於鄂爾渾河上游的喀拉和林遺址發現,斷爲五片。碑文用粟特文、突厥文及漢文寫成。概述回鶻建國始直至保義可汗時代歷代可汗的事迹以及與唐朝的關係,亦記叙了摩尼教傳入回鶻社会的情况。

九姓回鹘可汗碑

该碑铭以突厥文、粟特文、汉文三种文字写成。突厥文模糊不清,粟特文和汉文保存完好。主要记载了自回鹘汗国建立至保义可汗西征吐蕃和葛逻禄胜利的各代事迹及其与唐代的关系。原碑发现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喀喇巴尔喀逊城遗址附近。

九姓回鹘可汗碑

亦称“保义可汗纪功碑”。全称《九姓回鹘爱登里罗汩没蜜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古突厥文碑铭。立于唐元和九年(814)。1890年发现于哈拉巴喇哈逊(黑虎城)遗址。用粟特文、突厥文、汉文三种文字刻成。其中古突厥文部分因年代久远,残损过甚;粟特文部分亦大部残毁;惟碑阳汉文部分,虽断裂八段,但保存尚属完好。主要记述自回鹘汗国建国以来一直到第八代*保义可汗的历代可汗事迹, 并详述其先世*葛勒可汗、*牟羽可汗助唐平安史之乱的功勋和摩尼教传入回鹘情况, 歌颂保义可汗保卫北庭、龟兹,维护祖国统一的功绩,为研究回鹘历史的珍贵资料。此碑收录于《蒙古考古图录》、《和林金石录》及《和林金石录校补》等书中。

九姓回鹘可汗碑

九姓回鹘可汗碑

古突厥文碑铭。又称《保义可汗纪功碑》,全称《九姓回鹘爱登里罗汩没蜜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1890年在哈拉巴喇哈逊(黑虎城)遗址发现,故亦称《哈拉巴喇哈逊碑》。立于唐元和九年(814)。用古代突厥文、粟特文、汉文三种文字写成。其中突厥文部分残损过甚,只有汉文、粟特文部分保存较好,碑阳的汉文部分虽断裂八段,但比粟特文保存得更好。主要概述了回鹘汗国建国以来一直到第八代保义可汗的历代可汗事迹,并详述其先世葛勒可汗、牟羽可汗助唐平安史之乱的功勋和摩尼教传入回鹘情况,歌颂保义可汗保卫北庭、龟兹,维护祖国统一的功绩。为研究回鹘历史和唐代丝绸之路的珍贵资料。《蒙古考古图录》、《和林金石录》及《和林金石录校补》等书收录。

☚ 磨延啜第二碑   保义可汗纪功碑 ☛
九姓回鹘可汗碑

九姓回鹘可汗碑

古突厥文碑铭。又称《保义可汗纪功碑》,全称《九姓回鹘爱登里罗汩没蜜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1890年在哈拉巴喇哈逊(黑虎城)遗址发现,故亦称《哈拉巴喇哈逊碑》。立于唐元和九年(814)。用古代突厥文、粟特文、汉文三种文字写成。其中突厥文部分残损过甚,只有汉文、粟特文部分保存较好,碑阳的汉文部分虽断裂八段,但比粟特文保存得更好。主要概述了回鹘汗国建国以来一直到第八代保义可汗的历代可汗事迹,并详述其先世葛勒可汗、牟羽可汗助唐平安史之乱的功勋和摩尼教传入回鹘情况,歌颂保义可汗保卫北庭、龟兹,维护祖国统一的功绩。为研究回鹘历史和唐代丝绸之路的珍贵资料。《蒙古考古图录》、《和林金石录》及《和林金石录校补》等书收录。

☚ 磨延啜第二碑   保义可汗纪功碑 ☛
九姓回鹘可汗碑

192 九姓回鹘可汗碑

古突厥文碑铭。亦称“保义可汗纪功碑”。全称《九姓回鹘爱登里罗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立于唐元和九年(814)。用突厥文、汉文和粟特文三种文字写成。因年代久远突厥文与粟特文部分残损过甚,唯汉文部分保存尚好。内容概述了回鹘建国后一直到保义可汗时历代可汗的事迹及与唐朝的关系,叙述了摩尼教传入回鹘社会的情况等。为研究回鹘历史和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该碑于1890年发现于哈拉巴喇哈逊(黑虎城)遗址。碑文收录在《蒙古考古图录》及《和林金石录》等书中。

☚ 南诏德化碑   唐蕃会盟碑 ☛

九姓回鹘可汗碑

回鹘汗国时期的碑刻。以突厥文、汉文和粟特文3种文字刻成。记述回鹘汗国建国以后至保义可汗在位时的事迹,与唐朝的关系及摩尼教传入回鹘汗国的情况。1890年发现,位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前杭爱省哈拉巴勒嗄斯城址内。

九姓回鹘可汗碑

九姓回鹘可汗碑

全称为“九姓回鹘爱登里啰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纪功碑”,碑铭以突厥文、粟特文、汉文三种文字写成。突厥文已模糊不清,粟特文和汉文保存完好。原碑发现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喀喇巴尔喀逊城遗址附近。碑文的内容为记载回鹘汗国建立,至保义可汗西征吐蕃和葛逻禄胜利的各代事迹及其与唐朝的关系,是研究回纥汗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 回鹘文木刻活字   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 ☛

九姓回鹘可汗碑

突厥文碑铭。又名《保义可汗记功碑》、《九姓回鹘爱登里啰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汁圣文神武碑》、《哈拉巴剌哈逊碑》。1890年芬兰学者黑格尔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左岸,旧回鹘都城哈拉巴剌哈逊发现。碑文以突厥文、粟特文、汉文三种文字刻成。突厥碑文残损过甚。粟特碑文于1909年由德国学者墨列尔确认。汉文碑保存尚好。记述回鹘汗国建立以来,直至第八代保义可汗,历代可汗事迹。尤详于摩尼教传入回鹘汗国情况,可补史载之不足。建碑年代有三说:一是怀信可汗时代后半期(约800—805年间);一是昭礼可汗时代(824—832年间);一说为保义可汗时代(808—821年间)。

九姓回鹘可汗碑

回鹘碑刻。全称为《九姓回鹘爱登里啰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建于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1889年发现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鄂尔浑河上游的喀拉和林地方,出土时已断为数段。碑文用汉、突厥、古回鹘文三种文字写成。记述了回鹘的历史, 回鹘保义可汗(808-821)时与唐朝的关系,以及摩尼教在回鹘流行的情况。此碑对于研究九世纪时唐朝与回鹘的关系,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摩尼教的情况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