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稱“摺扇”、亦稱“聚頭扇”。一種可摺疊收攏的扇子。以竹木象牙等做骨,韌紙或綾絹做面,用時多根扇骨以下端為軸打開,呈半圓形。扇面上可題字作畫,既用于取凉,亦為上大夫以示風雅之隨身飾物。或謂源于日本,自朝鮮傳入,或謂本出朝鮮。我國宋代已見,自明代以來,至今流行。宋·趙彦衛《雲麓漫鈔》卷四:“今人用摺疊扇,以蒸竹為骨,夾以綾羅。貴家以象牙為骨,飾以金銀。”明·陸深《春雨堂隨筆》:“今世所用摺疊扇,亦名聚頭扇……東坡所謂高麗白松扇,展之廣尺餘,合之上兩指許,正今摺扇。”明·文震亨《長物志·器具》:“又今之摺疊扇,古稱聚頭扇,乃日本所進,彼國今尚有絕佳者。”一說由南朝之“腰扇”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