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艾略特1819—1880George Eliot
英国女小说家。父亲是农场代理人。她在农村度过童年,乡村环境成为她日后创作的主要背景。1828—1836年先后在两所女子学校就读,笃信福音教、热衷于慈善事业。她博学多识,会法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读过《圣经》和大量宗教、文学方面的书,并涉猎过天文、地质、数学、昆虫等各类科学,研究过历史和哲学。1842年她宣布不信上帝。1848年到伦敦,从德文翻译出版了施特劳斯的《耶稣传》,在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以后又翻译了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文》。1850年担任《威斯敏斯特评论》副编辑。与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来往,结识了刘易斯(著作家和评论家,对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都有研究)并与他同居了24年。在刘易斯的鼓励下她开始写小说。1858年出版了《教区生活场景》。她的主要长篇有《亚当·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但尼尔·狄隆达》、《米德尔马奇》等。《米德尔马奇》被认为是她的代表作。艾略特的作品充满着抽象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小说中议论很多。她对人物细腻的心理分析对许多著名作家影响颇大。1876年刘易斯去世。1880年艾略特结婚,半年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