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

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

今收藏在乌菲齐美术馆、卢佛尔美术馆和英国国家美术馆里的三幅 《圣罗马诺之战》,都是乌切洛在1450年前后为佛罗伦萨市拉尔贾路的美第奇家族府邸画的。美第奇家族世代都是有势力的豪门,非常富有,他们一直都是佛罗伦萨城的统治者。他们大力奖励美术、学问和艺术事业,当时的画家们也没有不以其作后援人的。
三幅画中描绘的都是1432年佛罗伦萨人一次鏖战大捷时的情景。这次战役本身并无什么重大意义,它不过是佛罗伦萨与邻邦之间频繁战争中的一次而已。画的整体效果也过于缺乏生动感,人与马全都像是木人木马,如同玩具 一般,令人感到远非真实的战场。但细部不能说完全没有想象上的灵气。
例如这幅藏伦敦国家美术馆的 《圣罗马诺之战》,画中每一个形象乃至风景均显示出干净利落、井然有序的特色。这说明乌切洛虽然也是从光线和色彩出发来观察世界,但更多的则是从立体几何形方面着眼去探索他的画法的。画上,穿着盔甲的骑士所持的沉重长矛,丢弃在地上的残盔断甲,还有那个仆倒在地的武士,都是按正确的透视缩短描绘的,有一种向后退缩指向一个共同的 “灭点”的感觉。远处的山水(像橙色的海带一样的东西)也经过一番几何抽象的处理,使之能与前景相互协调。画上的形象无疑都是富有立体感的,它们均根据圆形,从圆形所派生出来的拱形、球形、圆筒形等组成的多面体画成。特别是在背景和马饰上面还画了许多小圆圈,大概乌切洛是想探求一种现实中不可能有的 “完璧” 的形态组合吧。从这种将可视的形象世界,变形成为一种可以计算测量的象征形式来说,乌切洛的确与20世纪的立体派画家们是走着同样的路程的。
乌切洛(1397—1475)早年做过六年的马赛克工匠,又大约有10年时间主要在佛罗伦萨大教堂从事彩色玻璃窗画。这两件工作当然都是排除自然主义和纵深效果的。后来据说透视法的发现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日日夜夜用透视法来画各种对象,观察人与物在与观者的视线成角度时,应呈何种状态,逐个地测量透视的缩短线条。有一次,妻子催他睡觉,他竟头也不抬地大叫:“透视法真有味啊!”从这幅画中我们也能看到他对透视法入迷的程度。


圣罗马诺之战 乌切洛


文艺复兴透视法,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的,它为绘画达到写实提供了正确的途径。15世纪末,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曾写过一本题名为《论神圣的比例》的书。他是弗兰切斯卡同乡的弟子,此书自然成了弗兰切斯卡晚年所著《透视法论》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用几何学方法作画,这不仅将我们导入了一种理想化的数学空间,同时还导入了一种理想的形态,即基于数学的有着和谐比例的形态。13世纪前半叶的法国建筑家维拉尔·德奥努克尔曾在一张素描上这样写道:“诸位在这里可以看出素描乃是由种种要素构成的,如同几何学原理在示范时所要求的那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几何形不仅仅是为简化素描而采用的一种便利方法,而且它还是隐藏在表象的偶然性背后的带永久性的东西——可以测量计算的形态。
但是毕竟艺术与数学科学有着本质差别,乌切洛还不懂得如何进一步利用光、影和空气的效果去软化
那些以精确的几何学方法画成的粗糙轮廓,他还只是将这些轮廓作为各个个别存在的许多区域,并用数学的方法算出这些区域罢了。
然而,如果我们站在英国国立美术馆里,面对乌切洛的这幅原作,我们并看不出它有什么瑕疵,因为他结合了自己装饰的感觉,赋予作品以不朽的美。
☚ 凡·代·魏登《从十字架上放下耶稣》   波提切利《春》 ☛
000032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