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元汤《伤寒六书·杀车槌法》方。炮附子、干姜、艾叶、黄连、知母、人参、麦门冬、五味子、葱白、甘草。加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临卧入童便三匙,冷服。治戴阳证,症见面赤身热头疼,不烦而躁,饮水不得入口。 益元汤 《伤寒六书》卷三【组方药物】 熟附 甘草 干姜 人参 五味 麦门冬 黄连 知母 葱 艾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用水400毫升,加生姜1片,大枣2枚,煎至200毫升,捶法入童便30毫升,冷饮。 【主要功效】 回阳救逆,益气生脉。 【适应病证】 戴阳证。面赤身热,不烦而躁,饮水不得入口,脉微者。 益元汤yìyuántāng《伤寒六书》方。炮附子、干姜、艾叶、黄连、麦冬、五味子、甘草(一方有知母、人参)。加姜、枣、葱白,水煎, 入童便, 冷服。治戴阳证, 症见面赤身热、不烦而躁、饮水不入口。 益元汤 益元汤本方出自《伤寒六书·杀车槌法》卷三。系由四逆汤、生脉散合方加味而成。方由炮附子、干姜、艾叶、黄连、知母、人参、麦门冬、五味子、葱白、甘草、姜一片、枣二枚组成。水煎,临睡入童便三匙,冷服。功能回阳逐寒。主治戴阳证,面赤身热,不烦而燥,饮水不入口。本方所治证属下元虚衰,真阳浮越,下真寒而上假热,形成阴阳格拒之势,治疗当回阳逐阴,并以热因寒用为法。本方以益其元阳为主,故名益元汤。方中附子、干姜、艾叶、葱白回元阳而祛阴寒,加人参、甘草补其阳虚,所谓甘温除大热;黄连折泛上之火,知母滋在下之阴,滋阴降火以静其燥,盖阳无阴则孤阳无所附丽,故扶阳而兼和阴;麦冬、五味补肺清心,合人参以生其脉;加童便而冷服,是热因寒用,以免格拒。本方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生脉散以益气养阴,黄连、知母以退虚火除假热,使无格拒之患,更兼葱白、童便以收外越之虚阳复返于里。诸药合用,使阴寒去,真阳复,而外越的阳气亦能自然内返。 回阳返本汤(《伤寒六书·杀车槌法》卷三) 附子、干姜、人参、麦冬、五味子、炙甘草、腊茶。水一盅煎药,临服入蜜五匙,顿冷服之,取汗为效。功能回阳复阴。主治阴盛格阳烦躁。若面赤戴阳者,加葱白七茎、黄连少许。 ☚ 回阳救急汤 感应丸 ☛ 00004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