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益元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益元散

❶《宣明论方》卷十方。又名六一散、天水散、太白散。滑石六两,炙甘草一两。为细末,每服三钱,加蜜少许,温水调下,日三次。功能清暑利湿。治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及三焦湿热,小便淋痛。实验研究:本方具有利尿、保护皮肤黏膜的作用。
❷又名辰砂六一散、辰砂益元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方。滑石180g,甘草30g,朱砂9g。为细末,每服6g,温水送下。治暑热烦渴,惊悸多汗,小便不利。

益元散 《宣明论方》卷十

【组方药物】 滑石180克 甘草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2味,为细末。每服9克,温水调下,日3服;欲饮冷者,新汲水调服。亦可加蜜少许调服。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难产,紫苏汤调下。
【主要功效】 清暑利湿。
【适应病证】 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可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淋痛,砂淋、石淋。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方义分析】 此为临床常用名方。主治暑湿所致之病,治当清暑利湿。方中滑石性寒,滑而味淡,寒能清热,淡能渗湿,滑能利窍,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出;少佐甘草以和中气,与滑石相配,有甘寒生津之义,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二药相配,共成清暑利湿之功。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天水散”、“太白散”(《伤寒直格》卷下)、“六一散”(《伤寒标本》卷下)。“六一散”为现代通用名。

益元散

益元散

又名辰砂六一散。由滑石六斤,甘草六两,朱砂四两共同组成,合研细末,每服1~2钱,用新汲水或冰水调服。据 《清太医院配方》记载: 此药能 “治中暑、水泻、呕吐、恶心,转筋霍乱,小便赤涩,大便不调,内热火盛,心烦发热,口燥舌干,四肢倦怠,恍惚不安; 或热病谵语,消渴饮水”等症,有 “清虚火,解诸毒,生津液,分阴阳,利小水” 之功效,不仅 “治水泻如神,酒毒能解”,即便夏月僚暑,无病之人亦可常服,所以清宫御药房将益元散制为成药,以备宫中不时之需。如道光皇帝的四公主,素体热盛,经常服用益元散加灯芯草,以泻心火。他人每至暑月,亦常服此以解暑毒,纵观清宫医案,使用益元散的处方,比比皆是。咸丰十一年五月十一日,时年二十五岁的慈禧 (当时是懿贵妃),亦在御医指导下,较长时间使用过益元散,以清泻心火预防暑病。此外,益元散加减之后,用途更广。去辰砂,为六一散,可清热利尿止淋,为方中常用之药; 加青黛为碧玉散,可清肝热; 添薄荷名鸡苏散,可去肺火; 若加红麴可清五脏之热,故名清六丸,因其变化多、适应面广,使其成为赫赫名方,更兼此方药性平稳,故深为御医所喜用,成为清宫常用之方。

☚ 千金封脐膏   宋宫面油 ☛

益元散yìyuánsǎn

❶又名六一散、天水散、太白散。《宣明论方》方。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为末, 冲服, 每服三钱。功能清暑利湿。治暑湿身热, 心烦口渴, 小便不利, 及三焦湿热, 小便淋痛。
❷又名辰砂六一散、辰砂益元散。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滑石180 克, 甘草30 克, 朱砂9 克。为末冲服, 每服6 克。治暑热烦渴, 惊悸多汗, 小便不利。
❸中成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滑石600 克, 甘草100克, 朱砂30 克。以上3 味制成散剂。功能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 身热心烦, 口渴喜饮, 小便短赤。调服或煎服。一次6 克, 一日1 ~2 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