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简称内反搏,或IABP),是目前最常用的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本装置是在主动脉内放置气囊,通过电子及气源系统控制气囊的充、排气动作,使动脉收缩压下降,舒张压升高,从而达到减轻心脏后负荷及提高冠状动脉供血的目的。
本装置是美国Moulopoulos(1962)首先设计并进行实验性研究,Kantrowitz(1968)首次应用于临床,证明此法在泵衰竭时能显著地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病人情况明显好转。七十年代以来,内反搏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施行紧急冠状动脉搭桥及坏死心肌切除术的术前准备,或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后出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的患者,均获得明显的效果。1978年国际心脏外科会议对此法的评价趋于一致。已把内反搏器作为手术室、复苏室及冠心病监护室的常规设备。国内自1972年开始了反搏器原理的研究,1975年研制成功内反搏器并应用于临床。
内反搏装置 本装置由电子控制系统、气源系统及气囊导管等三部分组成。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搏器结构有所不同。美国Datascope公司生产的反搏器的基本结构如下。
气囊导管的前端有一个由聚氨酯制成的圆柱状气囊,其容积为20~40ml,外径约为主动脉内径的85~90%。反搏前通过经皮穿刺或股动脉切开,将气囊插送至胸主动脉,其顶端适在左锁骨下动脉根部稍下方,导管末端与反搏器相连。
气源系统主要由一个正压泵,一个负压泵,一组充排气电磁阀和一个安全室所组成。正、负压泵提供正、负压气源,通向充、排气电磁阀。为了使气囊的动作严格地与心脏舒缩动作同步,电子控制系统在心动周期中的特定时间指令充、排气电磁阈开放,使正、负压气源交替地通向安全室。安全室是一个密闭的有机玻璃圆筒,内装一气囊,称为外囊。外囊与主动脉内气囊相通,二者之间有一歧管,反搏前可由此抽空两囊中的气体,然后注入定量的二氧化碳。反搏时安全室内出现交替的正、负压,使外囊产生胀、缩动作,内囊将随之产生相反的排、充气动作。在电源中断的情况下 (包括断电或病人在输送途中进行反搏),气源系统采用压缩空气提供正压和通过一组文氏管产生负压以代替正负压泵,使反搏器能继续运转。电子控制系统包括一个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心电检出及显示装置,一个反搏时间控制组件、电血压计、跟踪显示器,相应的监测报警设备(包括迟排气,负压不足,气囊穿破等)及备用电源。反搏时,电子系统检出病人心电图的R波,通过反搏控制组件的延时装置,在心脏舒张期和收缩期分别向充、排气电磁阀发出指令。当心脏即将进入收缩期,令排气阀开放,负压通向安全室,外囊在负压环境下迅速膨大,存于两囊内的二氧化碳全部集中于外囊,于是主动脉内气囊进入排空状态;当心脏进入舒张期,令排气阀开放,正压气源通向安全室,外囊受压,其内气体驱入内囊,内囊迅速充盈。
另一种内反搏驱动系统是用微机控制电动压缩腔为动力源,以代替上述正负压泵,在工作中噪音较小。电动压缩腔的驱动容积可根据所使用的IABP气囊不同的容积,预先选择驱动量,以氦气作为传递介质,在主动脉内气囊和电动压缩腔间进行往复驱动,从而使气囊在心电或血压信号触发下,在主动脉内进行反搏。
内反搏的血流动力学作用 主动脉内气囊在收缩期的突然排空,将使主动脉收缩压下降,减少心脏射血时面临的阻力(后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在泵衰竭的情况下,心输出量随之增加,循环得以改善;另一方面,主动脉内气囊在舒张期迅速充盈,使主动脉舒张压明显增高,冠状动脉灌注压及血流量因而增加 (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75%是在舒张期),从而促进缺血区的侧支循环,改善心肌供血。
内反搏的临床应用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目前主要用于下列情况:
❶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低输出量综合征,应用强心剂、心血管活性药物和补充血容量仍不能维持有效血循环;
❷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严重左心衰竭,室间隔穿破,乳头肌、腱索断裂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❸广泛的冠状动脉病变合并心瓣膜病需手术治疗;
❹危重的冠心病患者需进行紧急的冠状动脉或心室造影;
❺难治性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❻难治性左心衰竭;
❼不稳定型或难治性心绞痛;
❽体外循环时,要使恒流灌注变为搏动性灌注;
❾感染性休克、烧伤并发休克及其他低心输出量的情况。
内反搏的禁忌症:
❶显著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❷主动脉窦瘤破裂;
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❹脑出血;
❺心率过快(>140次/分),或过早搏动频发者,宜先纠正心律; 血压过高(>170/120mmHg),应先控制血压,然后反搏。疗效: 心脏直视手术后合并心输出量综合症作内反搏后,85%以上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改善,70%以上患者得以存活;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在内反搏支持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旁路及坏死心肌切除术,存活率已提高至45~60%。
内反搏的并发病及限制性 约2~10%的患者插管受阻,气囊无法进入胸主动脉。并发症以下肢血管栓塞最为常见,尤其是采用经皮穿刺带进气囊导管者;而动脉穿破,气囊破裂等情况少见。

☚ 人工血液   体外反搏 ☛
000048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