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 宋词典故·丹凤 【出典】 唐·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见《全唐诗》卷九六)参见“凤城”条。 【释义】 丹凤为丹凤城的略语。唐代诗人对唐都长安有丹凤城之称。宋词中常以丹凤或丹凤城代指京城。 【例句】 ①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538)这里以“丹凤”代指宋都汴京。叙写离京后的思绪。②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朱熹《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1675)这里将本典同“九重城”典合用,代指宋都汴京。叙写同袁氏汴京告别后的思念之情。 丹凤 丹凤dānfènɡ━┃ 南朝梁简文帝《汉高庙赛神》诗:“白云苍梧去,丹凤咸阳来。”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诗:“望阙未成丹凤诏,开门空对野人家。”又指丹凤城、丹凤门、丹凤楼,并以其代称帝都、宫廷。唐·东方虬《昭君怨》诗:“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 丹书 丹艧 ☛ 丹凤❶指涂饰用的红颜料。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恭请圣语》: “〔上〕从至翠寒堂,栋宇显敞,不加丹。” ❷犹言藻饰。清吴伟业《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诗之三: “伊昔嘉隆时,文章尚丹雘。” ❸比喻帝王的恩泽。南朝宋颜延之《和谢监灵运》: “虽惭丹雘施,未谓玄素睽。” ●《书·梓材》: “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惟其涂丹雘。” 梓材: 良材。雘(huo): 赤石脂之类,可作颜料,以饰宫室。相传武王曾教导康叔,说君主应以教化百姓、保护百姓为己任,诸侯亦应按美好德行勤勉地辅佐王室。要象木工制器,须不懈砍斫,直到器成而涂漆着色。 丹凤dān fèng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比喻下达诏书的使者。南朝·梁·简文帝《汉高庙赛碑》:“白云苍梧去,丹凤咸阳来。” 丹凤dān fèng指“丹凤眼”,见下条:眉弯柳叶,高吊两梢; 目横~,神凝三角。(六八·1654)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城邑部 > 京都 > 丹鳳 丹鳳 dānfèng 借指帝都。唐·東方虬《昭君怨三首》之二:“揜淚辭丹鳳,銜悲向白龍。”宋·朱熹《水調歌頭·次袁仲機韻》:“長記與君别,丹鳳九重城。”明·陳玉陽《昭君出塞》鸞,冤生畫郎;今日呵,辭丹鳳,愁生故鄉。” 炎武《歷代宅京記》:“《[唐]高宗本紀 門曰丹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