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丰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丰年

丰年

短篇小说集。李辉英著。1935年1月上海中华书局初版。收《丰年》、《修鞋匠》等短篇小说3篇。

☚ 妻的艺术   香艳笔记菁华 ☛

丰年

丰年

短篇小说集。山丁著。1944年6月北京新民印书馆初版。收《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在土尔池哈小镇上》等短篇小说9篇。

☚ 洞房花烛夜   白马的骑者 ☛
丰年

丰年

《诗经·周颂》篇名。《毛诗序》云:“《丰年》,秋冬报也。”《鲁诗》同。这是秋天丰收以后祭祀的乐歌。关于祭祀的对象,历来歧说纷纭。一说以为秋冬报祭,从祖妣以至上帝百神,皆歌此诗,较合诗旨。全诗一章,七句。从“万亿及秭”的描述,反映了周初国有的大规模耕作,具史料价值。所写场面宏大,意气亦颇高昂。

☚ 振鹭   有瞽 ☛

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 亦有高廪,
 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
 烝畀祖妣, 以洽百礼,
 降福孔皆。

 这首诗也出自《诗经》之《周颂·臣工之什》,属第二首。《毛诗》注明全诗一章七句,不分段。此诗的文字比《噫嘻》等诗明白畅晓,不必详释也可读通。在这里,着重讲一下这样几个问题。
 一、诗旨是什么?属于什么体裁的诗歌?

 一般都认为它是一首祭祀歌,但说具体一点就产生了分岐——
 “秋收后报祭鬼神所用的乐歌”。这是一说,又有认为是“周王烝祭宗庙时所唱的乐歌。”(高亨《诗经今注》)江本《诗经译注》中却说它是“秋天冬天祭祀土谷神道的诗。”还有一说:丰收之后既祭谷神也祀祖先的乐歌。我认为,这是一首祭祀诗,应该是确定无疑的。至于到底祭谷神,还是祀宗庙,应当说两者兼而有之。因为:①在周人来说,这两者完全可以合而为一。这是由于,五谷农神者,正是周人的始祖也,可以完全统一起来;②在汉代就已点明此诗为“秋冬报祭之歌”(见《诗序》)。以现代眼光观察此诗,究竟派什么用场,已是不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的内容,诗中到底反映了些什么?
 二、诗歌内容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当时社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
 诗中描述的农作物已多样化了,既有旱地的“黍”,又有湿土的“稌”;社会粮食丰赡,吃食之后还有很多的贮备:境内布遍贮粮成万上亿的高廪大仓。
 第二,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已有粮食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诗歌写出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加工业也发展起来了:收获了粮食,就“为酒为醴”,既有家酿的甜酒,也有蒸馏的白酒。祭祀场面不小,除各种礼酒之外,可能尚有其他祭品,“百礼”齐备,举行着秋后的丰年之“大饗礼”,猜想三牲福礼的花样一定不少。
 第三,使人看到西周社会习俗

 在收获之后,用“新米饭”、“新米酒”来拜天祭祖,原是由周人始祖后稷肇始创立的,一直至“成康盛世”,此习俗是越来越发达了。其实,这也不限于祭天祀祖,也是耕者“尝新”庆丰年之佳节。这流俗,经过数千年,当今我国各地仍在续行不衰。
 三、几个尚须诠释的疑词难字

 这首《丰年》,古人虽说“一章,不分段”,但七句诗,却段落分明;前三句,描写庄稼“无所不熟,特大丰年”;后四句,记述酿酒备礼,行“秋饗”大典。
 为了更好地理解其诗意、诗情,有几个疑词难字尚须诠释——
 黍与稌(tú途):两者均为粮名,前者为种于旱地之粮,即粟、小米一类;后者,乃种于湿田之粮,即稻子;一说,专指糯谷。
 亿、秭、万:三个都是数量单位,但在这里并非确数,极言其多而已。现代辞书引古之《五经算术》曰:“黄帝为法,数有十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是也;及其用也,乃有上中下三等。下数,十十变之;中数,万万变之;上数,数穷则变“。据此,自“亿”至“秭”均系“小数”,十进变之,即: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十垓为秭。对于“亿”之诠释,古人素有两说,《郑笺》:十万曰亿,而,《毛传》却说,万万曰亿,向无定则。
 烝与畀:烝,献也,即献进去;畀,予,与,即送上去。
 孔与皆:孔,甚也;皆,遍也,或嘉也。清人马瑞辰认为:孔皆,犹今言很好,此亦可通。
 百礼:有三说,一为百样祭物;一为百种礼节;一为祭祀百神之礼。我认为,应指各种礼数为宜。
 四、语译全诗:——

 今岁年成好,小米大米都丰收;
 千石万石粮食,贮满高仓大库。
 蒸白酒,酿甜酒,
 取来奉祀谷神先妣与先祖;
 各种礼数齐备,
 希望多多降福和保佑!

诗经《丰年》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丰年》


丰收后,祭祖先。
丰年多黍多稌,(一) 丰年小米多、大米多,
亦有高廪,(二) 高大的粮仓一座座,
万亿及秭。(三) 万呀、亿呀、亿亿数也数不完:
为酒为醴,(四) 做清酒、做甜酒,
烝畀祖妣。(五) 献给祖宗来享受。
以洽百礼,(六) 百样礼品都齐全,
降福孔皆。神呀降的福泽真普遍。


注 释
(一)毛亨:“稌,稻也。”
(二)朱熹:“亦,助语辞。”
严粲:“《释文》曰:‘廪,仓也。’”
(三)毛亨:“数万至万曰亿,数亿至亿曰秭。”
(四)严粲:“曹氏曰:酒正辨三酒之物,惟清酒以供祭祀。郑氏以谓中山冬酿接夏而成者。又辨五齐之物,惟醴酒最浊,郑谓成而汁滓相将,如今之甜酒也。”
(五)郑玄:“烝,进也。畀,予也。”
严粲:“《诗记》曰:周以后稷为祖,以姜嫄为妣,然祭祀则无所不在也,故总以祖妣言之。”
(六)朱熹:“洽,备。皆,遍也。……言其收入之多,至于可以供祭祀,备百礼,而神降之福将甚遍也。”

注 音
稌tu途 廪lin懔 秭zi子 醴li礼 畀bi陛

《诗经》篇文之《丰年》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注释】①黍:小米。稌(tú):稻谷。②廪:粮仓。③秭(zǐ):亿亿曰秭。④醴:甜酒。⑤烝:献。畀(bì):给予。祖妣:历代男女祖先。⑥洽:合。⑦孔:甚,很。皆:普遍。
 【鉴赏】这是周天子丰收后祭祖祀神之诗。
 全诗一章七句。前三句写丰收景象。《左传·僖公十九年》记载说:“周饥,克殷而年丰。”可知西周初年,的确连年遇上了好年景。诗以“丰年”发端,这不仅契合史实,同时也抒发了丰收之后的狂喜之情。“多黍多稌”句中的二个“多”字,不正是“丰年”的真实写照吗?诗仅言其“多”,似乎还不足以描绘出丰年之景象,于是接着又以夸张的笔墨,极力形容“黍”“稌”之多。盛粮之“廪”可以说是高大无比。这“高廪”绝非只有一座,定是座座并耸,鳞次栉比。不然,那“万亿及秭”的“黍”“稌”岂能盛装得下。语虽含夸张,但也符合西周初年屡获丰收的实情。不用说,这大量的粮食当然归周天子所据有。后四句写祭祖祀神。农业丰收了,周天子自然不会忘记祖宗与百神。于是用新谷酿成清酒,酿成甜酒,用来祭祖宗,祀百神。“烝畀祖妣”是就祭祖而言。此句是说将“酒醴”奉献给世代祖妣享用。祭祖妣,不外乎是为了追养继孝,以报答先祖的生养之恩。“以洽百礼”是就祀百神而言。此句是说举行各种祭礼合祭天地百神。祀百神,不外乎是为追念神助,以报答百神赐予丰年之功。末句“降福孔皆”点明了祭祀缘由,即报功今年,且祈福来岁。秋祭主要是酬报神助,而祭祖之意不重,只不过是配以祀百神而已。
 


诗词《丰年》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 亦有高廪, 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 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降福孔皆。

 
 【注释】 ①稌 (tu途):稻谷。亦:朱熹《诗集传》:“亦,语助辞。”廪(lin凛):粮仓。秭(zi子):《毛传》:“数亿至亿曰秭。”极言其多。②醴: 甜酒。 烝: 进献。 畀 (bi必): 给予。 祖妣 (bi比): 严粲 《诗缉》:“《诗记》曰:周以后稷为祖,以姜嫄为妣,然祭祀则无所不在也,故总以祖妣言之。” ③洽、皆:朱熹《诗集传》:“洽,备。皆,遍也。……言其收入之多, 至于可以供祭祀, 备百礼, 而神降之福将甚遍也。”
 
 【译文】 丰年收获黍稻多,堆满粮仓一座座,亿万计数不为错。清酒甜酒精心做,敬献诸神宗祖酌;牺牲玉帛摆酒桌,恩泽普降无灾祸。
 
 【集评】 明·朱善:“收入之多,而祭礼之无不备,祭礼之备,而福禄之无不遍,此方社之赐也,而亦曰祖先农之力也。秋而报焉,则方社之谓也。冬而报焉,则蜡祭百神之谓也。以其同谓之报祭,故同歌是诗也。”(《诗解颐》卷四)
 明·蒋悌生:“此诗为秋冬报赛田事之乐,然玩其辞意,观其气象,可以见先王所重民食,教民务本。田事既备,民食既足,由是报本追远,亲贤乐利,民德归厚,天下不劳而治可见矣。”(《五经蠡测》卷五)
 明·孙鑛:“黍宜高燥而寒,稌宜下湿而暑,黍稌皆熟,则百谷无不熟矣。此秋冬报赛田事之乐歌,盖祀田祖先农方社之属也。言其收入之多,至于可以供祭祀,备百礼而神降之福,将甚遍也。”(《孔月峰先生批评诗经》卷四)
 清·王鸿绪:“详观此诗,言黍稌之多,仓廪之富,而得为此酒醴,以飨祖考洽群神。祀事无缺,而百礼咸备,皆上帝之赐,故曰‘降福孔皆也’。考祀典,秋冬大报,上自天地,以至方蜡,靡祀不举,祀则有乐。是诗概为报祭之乐章,故《序》不明斥所祭何神也。朱子从《序》说为报,大旨相符,特未举其全耳。至《笺》以秋冬为烝尝,盖据祖妣以为说,孔颖达曲达其义矣,理亦可通也。”(《诗经传说汇纂》卷二十)
 近·吴闿生:“《序》:‘秋冬报也。’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此报祭之乐歌。王介甫云:职方氏谓雍冀之地高燥,其谷宜黍。荆扬之地下湿,其谷宜稌。今黍稌皆熟,所以为丰年。”(《诗义会通》卷四)
 
 【总案】 古代,人们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每年春初,周天子就率领百官举行籍田典礼祭祀社稷,祈祷丰年,谓之“春祈”。秋收以后,周天子又亲自率领百官祭祀宗祖神明,答谢神灵祖先赐福,谓之“秋报”。《诗序》说:“《丰年》,秋冬报也。”此诗就是秋收以后祭祀神灵祖先时所唱的乐歌。诗中描绘了丰年黍多稌多的丰收景象和用百礼祭祀祖妣情景,祈望宗祖神灵普降洪福。此诗全无比兴,仅用洗练的语言,概括了丰收之年祭祀活动的丰富内容。诗风典雅古朴,是《周颂》中较好的作品。

《诗经》-《丰年》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 万亿及秭。为酒为醴, 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这是周王祭祀宇庙时所唱乐歌。
 周代各种典礼都很多,而其中祀祖的典礼最为重要。因为周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行宗法制度,强调血缘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倡亲近自己的亲属,而祖先是首先应该尊重、敬爱的人。(参见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从诗经中所见的西周封建社会》)
 经过一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取得了农业生产的好收成,丰收之年,五谷杂粮 (黍,小米; 稌,稻。) 堆成了堆,垛成了垛,高大的米仓(廪, 米仓) 林立, 收获来的粮食真不知有多少。 把这些粮食做成甘甜的美酒 (醴,甜酒),献给我们敬爱的祖先 (烝,进献; 畀给予; 祖妣: 男祖先和女祖先)。我们还要拿牲畜和玉帛祭祀您们,请您们降福于我们,保佑明年的丰收。
 这首诗大体上可以分成两部分,前三句主要谈当年的生产情况,以“丰年”为核心,先从面上泛泛地写这一年是个丰收年,然后介绍了一下具体情况: 高大的米仓如林,粮食产量极高; 后四句着重写祭祀的情况; 农业丰收带来了祭祀礼品的丰盛和祭祀礼节的齐备,祭祀者希望祖先也和他们一起分享农业丰收的快乐,祈求祖先继续施以恩泽。
 《臣工》、《噫嘻》等诗是用于春天始耕典礼、祭祀的; 《丰年》是用于秋冬之际丰收之后祭祀活动的。前者主要是祈祷劝诫,后者主要是汇报成果,两类诗篇各有功用,前后照应,相对为义。
丰年

丰年

[原文]
丰年多黍多稌,
亦有高廪,
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
烝畀祖妣,
以洽百礼,
降福孔皆。(鲁皆作偕。)
(秭、醴、妣、礼、皆,脂部。)[译文]
丰收之年多黍稻,也就有了高高的粮仓,装着亿万石粮谷。酿制美酒做甜酒,进献给祖先众神,并会合各种祭品奉上。祖先众神很普遍地把福降赐。
[评介]
《丰年》一章,七句。关于此诗主旨,《诗序》说:“《丰年》,秋冬报也。”郑《笺》云: “报者,谓尝也,烝也。”即秋冬之祭谓之“尝”,取物成尝新之义;谓之“烝”(亦作蒸),取品物备进之义。三家诗之说同。陈乔枞 《鲁诗遗说考》 云:“《噫嘻》为春夏祈谷之所歌,《丰年》为秋冬报祭之所歌。与宗庙时祀之 ‘蒸尝’名同而实异也。”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载王安石以丰年属天地之功,故以此诗为祭上帝。朱熹《诗集传》则谓“此秋冬报赛田事之乐歌,盖祀田祖先农方社之属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引《汇纂》云“考祀典,秋冬大报,上自天地,以至方蜡,靡祀不举,祀则有乐。是诗概为报祭之乐章,故《序》不明斥所祭为何神也”,因以此诗为报祭之作。综观诸说,以诗意为据,则这是秋收后祭祖之乐歌。
这既是一首赞美诗,也是一首祈祷诗。丰年多得黍稻,粮谷万石仓满,于是做美酒,会合丰盛的祭品祭祀祖先,感谢并祈祷神灵继续普遍降福给人民。诗中言粮谷之多,可能有夸饰的成分,但也确能反映当时相当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十千维耦”(《周颂·噫嘻》)式的大规模的奴隶生产定使粮食产量非常可观。祈神降福,虽是源于因生产力低下不能抗御自然灾害而功利地祈敬神灵而形成的宗教观念,但其中也包含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秋收后的祭祀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庆祝活动,在感谢神祖的同时,民众也于此得到精神上的轻松与愉悦。因而这种时祭,不仅是王朝的政事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民俗。它由人民精神上的获得对物质上的收获还是很起作用的,因而也反映着淳朴可爱的古风。当然,这种教化也是对统治者大有益的。
诗虽短小,但融合颂祷,言简意赅。诗的语言也是古朴而典雅的,与祭祀的庄重气氛很相合。

☚ 振鹭   有瞽 ☛

丰年

丰年

丰收年景。《周颂·丰年》一章。“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韩诗》: “陈谷曰秭也。”毛《传》:“丰,大;稌,稻也。 廪, 所以藏盛之穗也。数万至万曰亿,数亿至亿曰秭。” 郑《笺》:“丰年,大有年也;亦,大也。‘万亿及秭’,以言谷数多。”黍,谷类;稌,tú,稻类;廪,lǐn,米仓。朱熹《集传》: “黍宜高燥而寒,稌宜下湿而暑,黍稌皆熟,则百谷无不熟矣。”《周颂·桓》一章:“绥万邦,娄丰年。”郑《笺》:“绥,安也;娄,亟也。诛无道,安天下,则亟有丰熟之年,阴阳和也。”

☚ 丰   丰草 ☛

丰年

比喻匡时济世之才。宋苏轼《上韩持国》诗: “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 荒年谷 丰年玉

丰年fēngnián

收成好的年份
 △ ~多储备。

丰年;峰年

◉ 丰年fēnɡnián 农作物丰收的年头儿(与“歉年”相对)。〈例〉~在望/ 庆~/ 瑞雪兆~/ 有些农民在~仍节衣缩食,有备无患,但也有农民由于歉收而陷入绝境。〈反〉歉年。
◉ 峰年fēnɡnián  在一定时期内,自然界中某种活动达到高峰的年度。〈例〉1980年前后是太阳活动的~。

丰年fēng nián

名词。农作物丰收的好年头,用于褒义。
【例】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丰年

(反)歉年 歉岁

丰年fēng nián

收成好的年分:~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四·81)

丰年fēnɡnián

农作物丰收的年头。
瑞雪兆丰年。

丰年fēng niánурожйный год

常年、平年;大有年、丰年、富岁、康年、乐岁、熟年、有年;旱年、荒年、荒岁、俭岁、歉年、歉岁、无年、凶年、凶岁

○常年cháng nián

(名)平常的年份:这儿小麦~亩产四百斤|今岁比之~,是个丰收年|这地方土质很差,~也打不了多少粮食,歉年就更不用说了。

○平年píng nián

(名)农作物收成平常的年头:~有这样的收成,已可以养活全家。

●大有年dà yǒu nián

(名)大丰年:五谷丰登,为~|是岁,~|~,五谷大熟 | 四海方无事,三秋~。

●丰年fēng nián

(名)农作物丰收的年头:今年是~|连续出现几个~,人们丰衣足食|~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富岁fù suì

(名)丰年:~,丰衣足食|~,风调雨顺。

●康年kāng nián

(名)乐岁;丰年:抚宇四海,保有~|乞上苍,迎~。

●乐岁lè suì

(名)丰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粒米狼戾而寡取之,凶年饥馑而必求足。

●熟年shú nián

(名)丰收的年头:~田地隔丘荒,荒年田地隔丘熟|今年看来又是~|~国泰民安。

●有年yǒu nián

(名)丰年:五谷皆熟为~|~之庆,惟圣之功|野老欢娱为~|拥褐同休假,吟诗贺~。

○旱年hàn nián

(名)干旱的年头:那年遇上了~,他家仅有的几亩薄地几乎颗粒无收|今年真是个~|地块石多沙厚,一遇~,就别指望有收成。

○荒年huāng nián

(名)农作物收成很坏或没有收成的年头:过去穷人最怕~| 乡下人~吃野菜。

○荒岁huāng suì

(名)荒年:每遇~,许多人家都外出去要饭。

○俭岁jiǎn suì

(名)荒年;歉收的年岁:~万户安,有年千家庆|苍生荷再造之恩,~同有年之庆。

○歉年qiàn nián

(名)农作物收成不好的年头:今年又是个~|过~,只好节衣缩食。

○歉岁qiàn suì

(名)歉年:使民遇丰年而思~。

○无年wú nián

(名)饥荒之年:陕北~,民不聊生|~荒岁,农民苦不堪言。

○凶年xiōng nián

(名)荒年:~饥岁 |如是则水旱不能忧,~不能累也。

○凶岁xiōng suì

(名)凶年;荒年:~祸乱相继|~多灾,民不聊生。


丰年、上年、上岁;荒年、下年

○丰年fēng nián

(名)丰收之年:~多黍|嘉气兆~|瑞雪兆~|~四海皆温饱。

○上年shàng nián

(名)丰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淑气符首节,光风临~。

○上岁shàng suì

(名)丰年:四海喜庆~。

●荒年huāng nián

(名)庄稼欠收或颗粒无收的年头:国无天伤,岁无~|那是一个~,爷爷带着我四处乞讨|~多饿殍。

●下年xià nián

(名)欠收的年岁;荒年:每遇~,百姓苦不堪言。

丰年←→歉年fēng nián ← → qiàn nián

丰年:庄稼丰收的年头。
歉年:庄稼收成坏的年头。
【例】 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小学《语文》第五册《瑞雪》) [李时珍]说:“楮谷乃一种也,不必分别,惟辨雌雄耳。雄者皮斑,而叶无桠权,三月开花成长,稳如柳花状,不结实。歉年人采花食之。” (马南邨: 《燕山夜话·楮树的用途》)


平年←→丰年 凶年píng nián ← → fēng nián xiōng nián

平年:农作物收成一般的年头儿。
丰年:农作物收成好的年头儿。
凶年:荒年,收成极坏。
【例】 近三、四年来,由于田地接连丰收,今年又是一个平年,陶渊明家里的生活似乎比以前要好过一些。(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古人云:“雪兆丰年。”朕才登极,就得如此佳兆,明岁自然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了。(清·李汝珍: 《镜花缘》) 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而散之四方者,几千人矣。(《孟子·梁惠王下》)


歉岁←→丰年qiàn suì ← → fēng nián

歉岁:收成坏的年分。
丰年:丰收的年分。
【例】 久饥初稔,累给并赏,是使民遇丰年而思歉岁也,请令诸道以渐督取之。(元·脱脱等:《宋史·黄廉传》)

年成

年成

年(年景;年光;年头;年岁;年稔) 岁时
风调雨顺的年岁:义岁
收成平常的年头:平年 平岁 中岁 中等年成
丰收的年景:穰年 丰年 丰岁 嘉年 嘉岁 成年 成岁 登年 登岁 熟年 熟岁 稔年 稔岁 穰岁 宜年 瑞年 大年 康年 有年(大有年) 善岁 上岁 宜岁 富岁 多岁 乐岁 有秋 年祥
 五谷丰登的好年景:丰年稔岁
歉收的年景:歉年 俭年 俭岁 啬年
灾荒的年头:败 荒(荒岁;荒年;隙荒)饥年 灾年 无年 贱年 凶年(凶年饥岁) 凶岁 恶岁(凶年~) 乏岁 无岁 饥岁 俭岁 岁罔 年馑
 灾年和厄运:百六之会 百六之厄 阳九之厄 阳九之阸 阳九之会
 灾年的征兆:禾头生耳
 灾荒年景:野有饿殍 野有饿莩
 大荒年:大荒 大饥 大侵
(一年的收成:年成)

☚ 年成   年成的好坏 ☛
丰年

丰年

与“景丰”含义相近。

☚ 景丰   佳气 ☛

丰年fēng nián

丰收的年景。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听取蛙声一片。”

丰年

rich(/bumper/good)harvest


丰年

rich harvest;bumper harvest(/good)yea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