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元代戏曲瓷枕
元代戏曲文物。1981年发现。瓷枕略呈长方形,通高十五厘米,面长二十二厘米,面宽十四点二厘米,底长十九点二厘米,底宽十二厘米,枕身四面各雕彩棚戏台图一幅。枕身前侧所雕戏台台口有四级阶梯似为桥头场景。男女角色各一,男角戴幞头,着交领窄袖长衫,左肩斜背一包袱,右臂屈于胸前,身微内侧,似与女角答礼;女角头部残缺,着圆领窄袖长衫,右手在胸前斜执一雨伞,伞顶齐左肩,身微内侧,似作借伞道谢状。右侧图戏台屏壁上雕山石垂柳,台口铺一卷边荷叶,似象征荷池,前男女二角相对站立,男角肩上包袱易为雨伞,身微内侧,拱手作揖;女角青发束髻,着交领窄袖长衫,双手捧条状物,似在还伞赠礼。左侧图壁景同右侧,但台口易为卷涡水浪,前女角屈身半跪于水中,衣半脱,裸出左臂,似怀孕有身,正抬头与左上侧另一女角相呼应;左上侧女角青发,挽双丫髻,着交领长衫,体态苗条,立于云端,与水中女角应答。后侧图景同前侧,男女四角并立,中右女角戴金鸡冠,着交领窄袖长衫,肩披垂地水衫巾,右臂屈举,左臂下垂而指微上翘,表现出激动情绪;中左男角为一少年,戴冲天冠,着交领窄袖长衫,束带,似在喜悦鼓掌;左侧男角中年模样,戴幞头,穿圆领长衫;右侧女角挽双髻,穿交领窄袖长衫,均作欢悦鼓掌状。这件戏曲瓷枕无创作年款,但从造形和烧制工艺看,具有典型元瓷特色,可推定为元代中期之物。以同一器物雕塑四个戏台和连续演出场面,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在以往文物中极为少见,弥足珍贵;从场面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看,瓷枕所表演的似近于《白蛇传》故事,这对研究该剧目的演变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现存江西丰城县历史文物陈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