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程论zhongxue shuxue kechenglun
分科课程论.即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课程论.所谓课程论,即关于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知识精华的理论.课程论主要回答三个问题❶教什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能充分满足时代对培养人的需要.
❷为什么教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应该具有特定意义.
❸怎样教?确定内容的量、质要求及教学过程包括时间安排等.
20世纪以来,较有影响的课程论主要有:
❶以分科为中心的课程论.认为各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反映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学校应当根据各门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来编排课程.其缺点是对于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问题很少考虑.
❷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论.认为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在儿童的生活经验当中包括了各方面的知识.学校所按排的课程应主要考虑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或以儿童为中心把课程编排得同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其着眼点是在教儿童而不是教知识,缺点是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只强调教材的心理顺序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因而只能使学生学习到一些零碎片断的知识.
❸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论,是50年代以美国布鲁纳为代表提出的.这种理论强调要把学科中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用学生可以理解的形式加以编排.认为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就容易领会各种事实,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和评价,就能促进知识的转化;主张把重点放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上;认为知识不仅是信息,而且也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强调应当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方法来掌握知识及其结构.这种理论虽有一定借鉴的价值,但存在选定的教学内容偏难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联系实际等缺点.
中学数学课程论,主要研究中学数学课程的有关问题,包括确定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数学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以及关于发展的设想.
在课程论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是主要的课程实践工作.课程设计包括:
❶制订教学计划(中等学校课程结构).它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
❷制订教学大纲.数学教学大纲中应指出在中等学校开设数学课的目的要求,教材编写原则,教材的排列顺序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另外还应详细指出各年级、各学期每门教材的章、节安排目录,具体内容要求及教学时数等.列入教学大纲的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一般应是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❸编写教科书.数学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数学知识的主要材料.编写教科书应该符合下列一些原则:科学性.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知识必须是科学上已经有定论的真理性的知识.不确切的、尚有争议的知识不应列入教科书.思想性.编写数学教材应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力图在教科书中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另外还应符合基础性、系统性、稳定性等项原则.
❹编写辅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