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相油气形成演化和运移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范璞、罗斌杰、黄汝昌、沈平、郎石顺承担,获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论证了陆相潮湿拗陷中陆相油气田形成的基本规律。将古湖盆地划分为三类, 其中在潮湿半潮湿气候下的淡水一咸水湖泊沥青化程度较强,是重要的生油类型,有些近海湖泊短时与海水相通, 也是大陆湖泊中的一种很特殊的生油类型。较早发现我国湖相沉积发育了腐泥—腐殖型生油岩并且有良好的运移条件, 这都是形成大油田的物质基础。同时,发现中新代地壳运动频繁造成了许多小而肥的陆相生油凹陷, 解决了油气形成的潜能,成熟度和油源对比等重要问题。提出了我国陆相潮湿拗陷中可以找到一大批中型油田和大型天然气矿藏。从而证明了我国陆相含油盆地是蕴藏量十分丰富的含油盆地, 其中以渤海湾、松辽、准噶尔、塔里木、东海、南海、陕甘宁等盆地更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