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金融百科全书︱前言 前言 《中国金融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的金融专业百科全书。 编纂出版这样一部大型工具书,是我国经济金融界同仁多年的愿望。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社会各界渴望对金融知识得到更多的了解; 由于金融业的进展、业务的迅速拓展和人员的骤增,金融界也需要更新知识、充实自己。为适应这一需要,我们组织全国教学、科研和金融业务部门的数百名教授、学者、专家,通力合作,编成了这部《中国金融百科全书》,力图使它成为一部适于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了解金融知识的权威性读物,成为金融专业工作者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必备工具书,成为经济学界和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在《全书》的编写中,我们力求按照全、新、曲、大四个字的要求,做到知识广博、实用性强、内外兼备、雅俗共赏。首先,要求名副其实的“全”,就是要使《全书》成为内容最全面最丰富的工具书。从全书设置的货币、信用、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投资信托租赁、保险、结算、银行会计财务、金融计划统计、金融稽核、金融法规、金融学说等13篇看,可以说基本上囊括了全部内容。同时,还有三个附录。一个是从大量法规中精选出来的最重要的21个中国现行金融法规。另一个是从国外银行法规中挑选了有一定代表性的七个国家的银行法和国际联盟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支票法。再一个是第一次在国内发表的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口径统计的金融统计(1952~1989)资料。其次,刻意求“新”,即在全面准确地诠释历史上累积下来的知识的基础上,尽量搜集中外金融理论、业务发展和创新的信息,并加以介绍。再次,要体现富于启迪的“曲”, 即除对不存在争议或基本定型的范畴或知识主题给读者以准确的知识外,对那些目前意见尚不一致的理论性条目,释文保持一定的弹性,不搞一家之言,客观地介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事物,作实事求是的介绍,不搞绝对化,以利读者思考。最后, 由于要做到全、新、曲,势必规模大。全书共收2394个条目,约330万字,是我国迄今已出版的金融工具书中最大的一种。 为了实现上述设想, 我们在全国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金融界的教授专家、耆英名流及后起之秀中遴选撰稿人,力求撰稿人选确实能代表当今中国金融界的水平。当然,我们对这本书的预期能否成为现实,有待于读者的鉴定。从目前情况看, 中国的金融尚在发育和改革过程中,不成熟的实践必然制约理论水平,加之我们的水平有限,经验不多,错漏不足之处, 尚祈读者赐教。认识是在永恒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和接近真理的,象百科全书这样的大型工具书更难于一下子搞得尽善尽美。它只能在不断的前进中日臻完善,在不断更新中保持其相对的真理性和权威性。因此,我们将继续努力,对所有赐教,我们都将在再版时认真考虑,择善而从。 中国金融百科全书编纂出版,得到了各家银行总行、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金融学院、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经济管理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金融时报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中国金融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
☚ 中国金融百科全书︱凡例 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 ☛ 000096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