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近代钢铁工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近代钢铁工业

指1840~1949年间的中国钢铁工业。19世纪下半叶,清政府为发展军事工业,大量进口西方的现代钢铁。1867年进口钢约8250 t,1885年进口量达9万t,1891年增加到约13万t。由此,清政府开始尝试建立近代钢铁工业。1871年福建船政局引进设备建设了拉铁厂(即轧钢厂),生产厚度小于15 mm的造船钢板和直径6~120 mm的圆钢与方铁。1886年,贵州巡抚潘创办青溪铁厂,从英国引进了18座熟铁炉、2座1 t的贝塞麦炉、1架轧板机和13架轧条机,1888年安装完毕,但1893年即停办。1890年,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成中国第1座3 t炼钢平炉。同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主持兴建了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成为中国也是远东第1座近代钢铁联合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近代钢铁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15~1931年期间,先后建设了本溪、鞍山、上海、阳泉、石景山等钢铁厂,使中国的铁产量达到30万t/a以上,钢生产能力达到8万t/a。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对中国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加快了钢铁生产的发展,1943年时,中国钢产量达到近代的最高点,年产钢92.3万t,其中日本占领区占94.5%。中国近代铁产量最高年份是1942年,产铁178.7万t。近代中国最后半个世纪的50年间,累计产钢686.74万t、生铁2253.17万t。到1949年,中国共有钢铁生产企业19个,能开工的高炉9座、平炉12座、电炉22座。当年产钢15.8万t,在世界上居第26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