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舞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舞蹈世界东方中华民族的舞蹈,有5000余年舞蹈传统和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分为5个大类:❶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舞,千姿百态2000余种。 中国舞蹈 001 中国舞蹈中华民族植根于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已有250多万年了。先民们在这漫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表征之一,它源于人类之始,故有“艺术之母”之称。它集历史、哲学、文学、诗歌、音乐、美术于一身,是我国民族精神和国家文化的具体表现。在中华民族6000年的文明史中,舞蹈好似没有语言文字障碍的文化使者,在祖国各民族间和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属于形象思维范畴,并兼有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特点,因而它有其自身的特殊的发展历程。舞蹈与人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尤其人类社会之初,由于语言、文字以及其他交流媒介没有产生或不够发达之前,舞蹈可以代替语言和文字交流感情,交流狩猎、战斗经验,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因此,舞蹈渗入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也就产生了“祭祀舞蹈”、“战争舞蹈”、“狩猎舞蹈”、“爱情舞蹈”、“健身舞蹈”、“娱乐舞蹈”、“图腾舞蹈”等内容的舞蹈形式。中国舞蹈发展史自然形成四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黄帝、尧、舜、禹、汤、周,舞蹈从原始状态发展到乐舞。第二阶段从秦、汉、三国、两晋、隋、唐,从乐舞发展到十部乐,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极盛时代。第三阶段从宋、辽、金、西夏、元、明、清,舞蹈进入戏曲,为舞剧发展作了准备。第四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从戏曲舞蹈发展到舞剧,这是舞蹈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中国舞蹈在发展中,有不断的创造。在周朝就在国家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诗、歌、舞的集成工作,然后把文人、宫廷、民间的诗歌、舞分别编入颂、雅、风各集之中,后世人统称为《诗经》。周朝的乐舞是古代舞蹈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史料曾记吴公子季扎出使鲁国观乐舞“叹为观止”的故事,孔子在周都观乐舞“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说明周朝舞蹈艺术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了。从周末,经过秦、汉到唐,在此过程中通过战争和迁徙,各地、各民族间的舞蹈互相交流,相互影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提高,外交的扩展,更带来各国间舞蹈的传播;唐代在继承前代乐舞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少数民族和外国舞蹈的精华,创造了辉煌的唐代舞蹈,至今我们还可以从日本和朝鲜的传统舞蹈中看到唐代舞蹈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随着国际文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国舞蹈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数千年来,无数舞蹈家创造了独具风采的中国舞蹈。如西施创造的《响屐舞》,杨玉环创造的《霓裳羽衣舞》,公孙大娘创造的《剑器舞》,江采苹创造的《惊鸿舞》,魏长生创造的《踩跷》以及许多不知其名的民间舞蹈家创造的极其丰富的各族民间舞蹈。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都没有留下文字,更不可能活现他们所创造的舞蹈作品,这是十分遗憾的。我们只能从《诗经》、《乐记》、《周礼》、《诗序》、《舞义》、《舞赋》、《乐苑》、《通典》、《乐律典》及历代史料中查找出中国历代舞蹈的只鳞片爪。这里将尽量准确、完全的收容中国自古至今的舞蹈全貌,为读者提供一条中国舞蹈发展史料的主线,同时也为舞蹈研究家们提供文献、史料的线索。 ☚ 概观 中国古典舞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