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民族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民族学 003 中国民族学民族学是一门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民族的分布和关系,研究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等。主要方法是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利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关系密切。中国历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周秦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学资料。20世纪初民族学学科被引进中国,蔡元培1926年发表《说民族学》一文,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之后组织力量开展了民族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后西方民族学的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社会学年刊派、功能学派相继传入中国,产生一定影响。成立了学会,建立有研究机构,出版了刊物。同时,在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民族问题开展了研究。二、三十年代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翻译出版,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在中国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强了应用民族学的研究,民族学者在民族地区进行了民族识别以及社会历史调查工作,其成果对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学获得了大发展,成立了中国民族学会,召开了四次全国学术讨论会,建立了民族学教学、科研机构。在加强应用研究的同时,理论民族学研究也得到发展。在少数民族研究的同时,汉族研究也开展起来。中外学者的交流也日渐增多。 ☚ 中国民族史 中国民俗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