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汉1939—祖籍广东潮安,生于马来西亚。 马汉1840—1914Alfred Thayer Mahan美国海军军官,争霸海洋的扩张主义理论家。生于纽约西点军校的教授家庭。1859年从海军学院毕业后,曾在北方军中服役,内战结束时升为少校。后历任罗德艾兰新港海军学院讲师、院长、军舰舰长,还担任过出席海牙和会(1899年)的美国代表团成员。1906年晋升少将。1908年起,任美国海军事务委员会主席。主张“海上武力论”,倡议建立强大海军,在中美地峡开凿运河,进行“两洋战争”。鼓吹“太平洋帝国论”,敦促美国充分利用菲律宾基地,夺取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霸权,争夺中国市场并扩大美国在华侵略势力。其扩张理论,成为当时美国政府制定对外政策的战略依据。主要著作有《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军战略》等。 马汉1840~1914美国海军理论家、海军史学家、海军少将。出生于西点军校一个教授家庭,毕业于海军学校,参加过美国内战。1886~1893年间两度任纽波特海军学院院长。还曾任巡洋舰舰长, 1896年退役。担任过海军战略委员会成员、美国历史学协会会长、海军事务委员会主席。1906年晋升海军少将(非现役)。毕生致力于海军理论研究,是“海权”论(海上实力论)的创立者,有著作20部。 马汉1840—1914Alfred Thayer Mahan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海军将领、历史学家,“海权论”的主要创立者。生于纽约州西点(West Point)。1859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军官学校。1885年为设在纽波特的海军军事学院讲师,讲授海军史和战术史课程,曾任该学院院长(1886—1889,1892—1893)。1898年在海军作战局任职。1906年晋升海军少将。被西方公认为研究海军史和海军战略的权威。1902年当选为美国历史协会主席。认为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取得和确保霸权地位至关重要(“海权论”),并提出“两洋”战略的设想。其思想迎合当时美国及欧洲列强的扩张主义,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海军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著有《制海权对1660—1783年历史的影响》、《制海权对1793—1812年法国革命和帝国的影响》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