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度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度制 中国度制中国历代政府关于计量物体长短的标准、度器、长度单位及其管理办法等等的规定。中国古代最初用人体度长短。《孔子家语》“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汉书·律历志》: 度者,“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秦汉以前,度的通用名称为寸、咫、尺、丈、寻、常等。或2进位,或10进位。汉以后为分、寸、尺、丈、引5级,皆10进位。清代以前,长度、面积、体积3种单位通用一种名称。清初,在长度名称前加一“方”字,作为面积或体积单位名称。清末,用“方”称面积,用“立方”称体积。度,作为角度单位的名称。60分为1度。清咸丰八年(1858) 海关始用海关尺。海关尺简称“关尺”,1关尺=0.358米=14.1英寸。近代,米突 (法文metre的译音) 制传入中国。米突尺即“公尺”。代号“m”。在公制中,以通过巴黎子午线全长的1/4000万为1米。在国际单位制中,以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运行路程的长度为1米。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 清政府决定用米突制来确定营造尺和库平两的数值。1915年北京民国政府 《权度法》规定米突制与营造尺库平制平行。1928年国民政府 《权度标准方案》采用米突制为标准制,市用制为辅制。 ☚ 五量制 五度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