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凡例 凡例 一、本辞典是一部有关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的大型专科辞典。收词范围上起远古,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凡少数民族的古族名、部落、古国、朝代、年号、阶级阶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社团组织、经济生活、典籍文物、文化遗址、历史地理、宗教习俗、语言文字、名词术语等,均属收录范围。全书共收词28300余条。 二、本辞典以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为主体,对极少数在少数民族地区起过重要作用,发生过深远影响的汉族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酌情收录。 三、为全面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对历史上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有关的极少数词目,亦酌情收录。 四、所收词,凡有一词数名或数译者,酌采其中较常见或约定俗成者为正条,其余摘重要者列为参见条,并附正条所在页码,以供检索。 五、所收词,凡一词多义的,用①②③分项叙述;凡一义项包括多种内容的, 以 (1) (2) (3)表述。 六、词目和释文,原则上都用简化字,只对极少数容易引起意义混淆者,仍保留原用的繁体字。 七、本辞典一律以历朝年号纪年,用汉字数字表示,后括注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公元100年以前者,加“公元”字样。公元前纪年加“前”字。 八、地名用事件发生时之古地名,择重要者,括注今地名。 九、凡史学界有不同看法的问题,释义中除采用一种主要说法外,并略陈其他说法,以介绍更多的信息和研究情况。 十、释文中出现的米花(※)符号,表示其后之词目在本辞典中另有专条解释。 十一、本辞典按词目笔画顺序排列,正文前有《词目表》,每一画按起笔分为(一) ( 丨 ) (丿) (丶) (乛)五类,依词目第一个字笔画排列,第一个字相同者,按词目字数多少排列,字数少者在前,多者在后。第二个字相同者,按第三个字排列。 |
☚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中国语言系属分布图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出版说明 ☛ 00007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