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业区位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业区位论

由德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杜能首先提出的、用来分析农业生产位置分布规律的区位理论。

杜能于1826年撰写出版的《孤立国家的农业和国民经济》一书,建立了区位地租论和农业区位论。在这本著作中,他突出了区位对于土地利用的影响。

他假设一个城市位于同样自然、经济、技术条件的地区中心,农业生产用地的区位选择,仅仅限于距中心市场远近这唯一因素。并假设中心城市是这个孤立国所需工业品的唯一供给地,而城市的四周为农业区域,城市是农产品的消费基地,各地的农产品均运往中心市场销售,同时从市场购回农家所需的日用工业品。这样,全国各地土地利用和各种农业生产布局,便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若干同心圆圈层。第一圈层为城市周围地区,主要供应不宜长途运输的农牧业产品(如蔬菜、鲜果、牛奶等),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高。

第二圈层为林业,其需求量大(主要用于燃料),运输不便。第三圈层为没有纯粹休闲地的轮作制谷物种植业,供市场牲畜育肥。

第四圈层为有休闲地和畜牧业(乳用和肉用)的轮作制谷物种植业。第五圈层为有牧场和休闲地的三圃轮作制的谷物种植业。第六圈层为带有消费性的种植业的牧场畜牧业,畜牧业地带以外的为原始狩猎业。虽然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是理想化的和高度抽象的,与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有较大差距,但对于农业用地的区位选择、农业用地的布局及内部规划、交通规划等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