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出口基地的布局
生产是基础,生产决定交换,而出口贸易也必须建立在整个国家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生产是发展外贸出口商品,扩大出口货源的基础。为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扩大适销对路的出口商品货源,增加花色品种,兴办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目前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十分激烈,我国要进一步打进国际市场,必须增强竞争能力,发展“拳头” 产品,争创 “名牌”,占领国际市场。而选建外贸出口基地就是要从国际市场需要和国内客观实际出发,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积累,充分发挥我国各地区和各行业的优势,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和建设多种类型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力争出口产品做到准时、高质、足量均衡的供给,扩大出口,为国家多创外汇的目的。
出口商品基地的选建主要有四类:
(1) 综合性出口商品基地。适宜选建在出口商品生产有一定基础、发展生产潜力大、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优越适宜、交通运输方便、人口素质高的地区。
(2) 单项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根据我国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生产技术、设备水平等不同的特点,按照 “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当集中” 的方针,突出重点地发展各地区最具有竞争能力、换汇率高的 “拳头” 商品或骨干商品作为单项生产基地。
(3) 专供港澳市场的鲜活商品基地。香港、澳门是我国转口贸易和传统的出口市场。保证香港、澳门的商品供应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影响。而珠海、深圳毗邻澳港,具有有利的地理位置。因此国务院批准将珠海、深圳划为澳港商品生产基地。一方面办好鲜活商品和其他农副土特产品基地;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对港澳“三来一补” 项目,以进养出,用综合发展出口商品来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4) 专厂专矿和专车间。根据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的方针,充分发挥我国矿藏资源丰富多样和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优势,工贸协同,依靠地方,扩建和加强出口专厂 (矿)、专车间,大力发展出口工矿产品的生产。对专厂、专矿和专车间的扶持主要表现为 “一帮”,即帮助工业部门改善生产条件,增强生产能力,扩大出口; “二促” 即协同工业部门搞好三个转变,即小宗商品变为大宗商品,出口原料、半成品变为出口成品,生产出口低档“大路货” 变为生产出口中、高档货; “三专” 即有有计划有重点的选择经济效益好的,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专厂、专矿、专车间组织专业化生产; “四建” 即重点建设一批出口 “名牌” 和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优良产品的生产基地,保证出口,占领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