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古文献大辞典︱附录一 外国人地理著作 附录一 外国人地理著作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外交通。(日)圆仁 (794—864)撰。四卷。圆仁,俗姓壬生氏。下野 都贺郡(今枥木县)人。幼诵经典,心慕佛乘。十 五岁师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著有《金刚顶经 疏》、 《苏悉地经略疏》、 《显扬大戒论》、 《入 唐求法目录》和《在唐送进录》等十余部作品。此 书为其随遣唐使求法,以身历见闻而作。八万余 字。日记体。始日本仁明朝承和五年(唐开成三 年,公元838)六月十三日至承和十四年(唐大中 元年,公元847)十二月十四日。时达九年七个 月。卷一,记其西渡入唐途经与初滞留扬州于开元 寺受学及转由山东北上,再西向求法情况;卷二; 叙由山东经河北抵山西五台山佛教天台宗圣地巡礼 拜谒经历见闻; 卷三,记述由五台山的中台、西 台、北台等处,经历灵迹,参谒名僧,抄录经卷及 西诣长安见闻;卷四,叙述遭遇会昌灭佛离长安, 携经卷佛画等归国情况。书中述及我国唐代社会政 治、经济、宗教、文化诸方面,兼及中日关系,僧 俗人物、时令风俗等。宗教是该书主要记载内容, 凡有关佛教寺院、僧团、僧制、宗派、信仰,乃至 仪礼法规诸项,无不备载。如武宗灭佛事, 《旧唐 书》与《资治通鉴》仅载其大略; 《僧史略》和 《佛祖统纪》等亦言之不详。本书作者以身历法难, 感之甚深,对始末原由、规模程度,均有详载,为 研究我国佛教史的重要资料。关于中日文化交流该 书史料价值更高,多为中日学者引用。日学者木宫 彦泰《日中文化交流史》直接援引达二、三十处之 多。书中所载新罗人张宝高事,对《三国史记》和 《续日本后记》等有纠误补正作用。另于唐代城 镇、行政、国内交通和驿站等设施,对研究唐代历 史地理有重要价值。此书内容丰富翔实,文笔生 动。具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日本学者称之为“东 洋学界至宝”。与《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游 记》并称为“东方三大旅行记”。原书久佚。长期 以抄本传世。本世纪初始有刊本问世,最早有日本 国书刊行会的东本,简称国本。大正十五年(1926) 东京东洋文库据此出影印本。我国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石印本和民国二十六年(1937)上海佛教 净业社发行一卷本。 【三十一国志要】世界地理。(英)李提摩太 (Timothy Richard,1845—1919)撰。一卷。李 提摩太英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870年来中国,先 在山东、山西传教。1891年到上海同文书会任总干 事。该会改名广学会后,继任总干事。在中国联合 基督教各团体从事侵略活动,干涉中国内政。中日 甲午战争后著有《新政策》;曾创办山西大学堂。 著有《留华四十五年》。此书约成于光绪末年,记 事止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一万七千余字。记 英吉利(英国)、法兰西、俄罗斯、美利坚(美 国)、奥地利亚(奥国)、意大利、印度、德意 志、西班牙、澳大利亚、土耳基(土耳其)、 中 国、荷兰、巴西、日本、比利时、埃及、葡萄牙、 坎拿大(加拿大)、瑞典、 墨西哥、银国 (阿根 廷)、南非洲、 安南(越南)、 希腊、瑞士、丹 墨(丹麦)、暹逻(泰国)、吕宋(菲律宾)、波 斯(伊朗)、高丽(朝鲜)等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 的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经济、宗教和文化等。采 用西历和中国传统纪年方法记事,文字简明、条理 清晰,对研究世界历史地理颇有参考价值。有《小 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三得维枝岛纪略】域外地理。(美)林乐知 撰。一卷。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已著录。此书约 成于光绪年间。记事止于1874年(同治十三年)。三 得维枝,又名三维斯。我国广东人称檀香山(即夏 威夷群岛)。书中记载该群岛的地理位置、土地、 人口、物产、商业、历史沿革和政治制度等。是我 国最早关于该岛的文献资料,颇有参考价值。有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万国史记】世界地理。 (日)冈本监辅, (1839—1904)撰。二十卷。冈本监辅,幼名文平, 号韦庵。 阿波美马郡三谷村人。日本探险家。 曾 只身航北海, 从镇抚使与俄使论疆界。 后赴中国 考察燕京(今北京)、长城及中原各地。 著有 《清国纪行》等。此书为其辑和汉近人译书数十部 编纂而成。约作于明治十二年(1879)。三十五万 余字。用汉文书写而成。首冠中村正直和冈千仞等 三序与平园地球全图、 天下五大洲方图两幅。 卷 一,为万国总论、亚细亚总说和日本记、日本记附 录。以下诸卷分别为中国记、印度记、波斯记、鞑 靼记、亚细亚记、亚细亚诸国记;亚非利驾总论, 埃及国记;欧罗巴总说,希腊记、马其顿记、罗马 记、土耳其记、日耳曼记、俄罗斯记、普鲁士记、 英吉利记;亚美利驾总说,美国记、墨西哥记和阿 塞亚尼亚总说、阿塞亚尼亚群岛记等。共计五十余 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沿革、疆域政区、政治、风俗、 宗教和人种等。仿西方史例,以公元纪年系事;但书中道路里程仍日本里制。其地名、人名、官名则 按字音书写。对研究世界历史地理和十九世纪各国 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光绪 二十一年(1895)申报馆丛书本。 【马可波罗游记】地理游记。 (意)马可波 罗(1254—1324)口述,鲁思梯谦笔录。四卷。马 可波罗古代著名旅行家,1254年生于意大利“水 城”威尼斯。1271年随父尼可罗·马可和叔父马飞阿 来中国。1275年至1292年间在中国元朝供职。曾奉 命巡视各省,出使南洋诸国。1295年回国因参加对 热那亚作战被浮下狱。在狱中口述游历往事,由比 萨人鲁思梯谦笔录成书。中文译本约二十三万字。 共二百二十三章。序言六章,记波罗兄弟从君士坦 丁堡出发周游世界和拜辞大汗回国诸事。卷一,为 从小亚美尼亚到大汗上都沿途各地见闻录;卷二, 为忽必烈大汗和他的都城、宫廷、政府以及西南行 程中经历的城市和省的见闻录;卷三,记载有关日 本群岛、南印度和印度海的海岸与岛屿;卷四,为 鞑靼各王公之间的战争和北方各国情况。该书取材 广泛, 内容宏富,文笔生动,被誉为“世界奇 书”。其记叙的地理范围,北至北冰洋,南至印尼 的爪哇,西至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部,东达日本列 岛。跨欧、亚、非三大洲。其中涉及我国七十余 章,西起今新疆喀什、叶城,北至上都(今内蒙古 多伦附近),西南至云南、西藏,东南达福州、泉 州等五十多个城镇和地区。对各地的自然、经济、 政治、城市、宗教、婚姻、丧葬、疾病、奇风异俗、 自然资源和特产等备加载录。为扩大欧洲人的眼界 开辟一个新天地。它是有关我国十三世纪中至十四 世纪元代重要历史和地理典籍,具有很高的史料价 值。该书从笔录成书起,辗转传抄,被译成几十种 文字。有八十余种版本。其中有美国作家曼纽尔· 科姆罗夫英译本、中国张星烺译《马可·波罗纪 行》本、1981年陈开俊等合译《马可波罗游记》,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本。 【五大洲志】世界地理。 (日)过五雄撰。三 卷。过五雄,字剑堂,东京人。明干通达,究心当世 之务。著有《三国地理》。是书以通晓五洲地理, 振作爱国精神,在《三国地理》基础上撰写而成。 于明治三十五年(1902)成书。约八万字。冠有 清周渤、夏偕复序,凡例十一则,过五雄自绪。分 五大洲概论(附地球全图)、亚细亚洲志(附亚洲 全图)、欧罗巴洲志(附欧洲全图)、阿西亚尼亚 洲志(附大洋洲全图)、亚非利加洲志(附非洲全 图)、亚美利加洲志(附美洲全图)六编。每编首有 总论,次以国家地区分述。总计全书记述五十三个家 和地区。文中对全球陆地、海洋面积、著名大河、 大湖;五大洲人口、人种,五十三个独立国家和 地区政体、宗教、物产、贸易、人口等均有记载。有明治三十八年(1905)东京泰东同文局铅 印本。 【中西关系略论】中西交通。 (美)林乐知 (Young Tohn Allen,1836—1907)撰。一卷。林 乐知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860年来中国。 1868年在上海创办和主编《中国教会新报》(1874 年改名《万国公报》,1883年停刊)。1889年《万国 公报》复刊后,仍任主编,直到1907年。又在苏州天 赐庄创办东吴大学。编著有《中东战纪本末》和《文 学兴国策》等书。是书约成于光绪年间,记事止于 1873年(同治十二年)。约七千余字。首论欧洲和 中国地理位置与物产差异,再及商业和贸易等。并 专论英国、俄国幅员、贸易,及俄国为争得向东、 向南出海权扩张情况。最后对比中英两国土地、人 口、商业贸易、思想、政治、新闻、军事、交通和 通讯等。对研究十九世纪末中西关系颇有价值。有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中国印度见闻录】 中西交通。作者有谓 (阿拉伯)马斯欧迪(D1—Masoudi);有谓商 人—苏来曼著。二卷。约写于公元九世纪中叶至十 世纪初。中译本并注释,约十万八千字。卷一,共 七十一条。前十条记载关于中国、印度的海上交通 诸事和所见海兽、海鱼、各海岛物产、居民状况。 十一条后记中国广州港与印度等地贸易、中国人的 饮食、卫生、宗教等。二十四条后记印度、中国及 其国王情况,间杂中国人的府城、丧葬、税收、商 业贸易、债务、教育;印度司法、隐士;中国人的 喜好和中印两国人的婚姻、住房、饮食、盗窃、物 产、宗教等。后部分以对比方法撰写,颇为鲜明。 卷二,为续篇。续者阿布·赛义德是十世纪初阿拉 伯人。此篇主要内容有赛义德·哈桑阅读卷一的考 证、关于爪哇城的故事、中国见闻续记、印度见闻 数则、关于僧祗、关于龙涎香、关于珍珠和关于印 度诸王的传说等内容。该书体例颇混杂,有为作 者见闻,有的得自传闻,但语言简明、质朴,记述 中国和印度中世纪经济贸易、文化生活、风俗习 惯和史地知识等颇翔实。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 比《马可波罗游记》早四个半世纪。是阿拉伯人最 古的东方游记。有(法) J·索瓦杰的法文译本、 (日)藤本胜次日文译本和(中国)穆根来、汶 江、黄倬汉译,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中文译本。 【中国江海险要图志】 地理图说。英国海军海 图官局原本。清陈寿彭译。二十二卷,首一卷, 补编五卷,图五卷。寿彭字绎如 侯官(今福建福 州)人。副贡生。官至知县。少时入福州船政局学 堂习英文兼驾驶技术,后游历欧洲各国。精于西 学。因念清末列强入侵而江海险要,遂据英海军图局 《中国海方向书》(原名《China Sea directory》) 第三部分专言中国滨海者译出, 书名自命。是书译成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三十三年出 版。约一百万字。冠有两广总督、陆军部等出版 本书呈文、批文。次为序言、凡例二十二则。第 一卷为英文原书,卷首,含原序、历届测量家姓 氏、原目、原例、航海要路。正文分总说,介绍中 国通商口岸、风信、大风、流、潮、冰、浮锚、屯煤所、 船坞、电线、鍼法、水程等。其下有广东香港附近 处、由香港至厦门、由厦门至闽江、台湾岛海门、 由白犬至石浦、由石浦至长江口、扬子江,由扬子 江至北直隶海湾、北直隶与辽东湾九部分水道航 程、岛坞、港湾、灯塔等内容。卷五为罗经、 中国海滨及长江一带南至中国海南洋群岛、由 琼州至南澳、由诏安湾至海门湾、由海门角至遮浪 角、由碣石镇湾至大鹏角、由福记角至香港等图四 十一幅。文与图均以南向北为序介绍。用途以指导 船舶航行为准。所有计量单位均采用英制。年月以 公元计,以期能准确掌握潮汐周期。是书资料来 源及测量数据取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至一八九四 年五十五年间英国水师诸船船主及侵华军官秘尔 齐、克勒他、华特等二十三人航行记录,并间采沿 海商人游客记述及口碑材料。凡中国沿海大小岛屿 与长江港汉湖滩尽有文图记述。汇集了鸦片战争之 后五十年间英殖民者侵华的大部分航海资料。所测 数据颇准确并具当时先进水平。书中记录中国沿海 各港、船坞设置,淡水、煤炭供应点及通讯手段等, 为晚清中国沿海较重要的地理资料。有光绪三十三 年石印本。 【古巴述略】 域外地理。 (日)村田□□撰, 一卷。约一千二百字。记事止于光绪二十二年 (1896)。主述古巴风俗、气候、地理环境。对当 时男女服式、冬夏气温及波奈和(今哈瓦那)港有 介绍。另对全国府县数及军队、学校有简要记载。 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旧金山记】 域外地理。 (美)丁韪良(1827 —1916)撰, 一卷。丁韪良,有《新开地中河 记》已著录。是书主记旧金山物产与中国闽、粤两 省海运交通。约一千三百字。记事止于同治五年 (1866)。是书对道光二十九年至咸丰六年(1849 —1856)旧金山金矿开采情况及闽粤两省华工悲 惨生活有记述。《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世界地理志】 世界地理。 (日)中村五六 撰,樋田保熙译,六卷,首一卷,勘误一卷。中村 五六、樋田保熙,均不详。光绪二十八年(1902) 成书。约十一万字。书分为地理学总论、数理地理 学、自然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四部分。总论阐述地 理学定义,并解释数理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政治 地理学的含义。数理地理学主述地球形状、直径、地 表面积、地球的自转、公转、日月四季形成、五带 划分及经纬度的确定。自然地理学主述山脉河流、陆地海洋、岛屿低谷、地球结构、火山形成、潮汐 周期、雨雪冰雹、风云雷电以及植物动物、人类生 存等。政治地理以五大洲为单位分述各国地理位 置、气候条件、土地面积、政治制度、人口物产、 风俗习惯等。是书结构严谨,文简意赅。对地理学 三个分科均有论述。因成书较早,对地理学史研究 颇有价值。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上海商务印书 馆铅印本。 【世界诸国名义考】 地理考证。 (日)秋鹿见 二撰,清沈诵清译。不分卷,一册。秋鹿见二不详。 沈诵清,广东番禺人,余不详。书成于光绪二十九 年(1903),约一万七千字。卷首有序,凡例五 则。正文以五大洲及其时世界五十四个国家和地区 为单位,分述各大洲位置、面积、人口、洲名、国 名由来。有两说以上者诸说并存。洲名、国名后均 附注英文。书中间有对各国国情民情简述。如谓支 那(即中国,China音译) “开国为文化者先导, 然其国人以尊大自居,……”等。是书为初学者了 解世界大势撰成,颇简明扼要。有光绪二十九年上 海广智书局刻本。 【印度志略】 域外地理。 (英)慕维廉撰。一 卷。慕维廉英国人,生平事迹不详。是书约成于光 绪年间。约二千字。记事止同治十三年(1874)。 所记内容包括英属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政区、 历史沿革和孟加拉、西北诸部、木若比、乌德、孟 买等九省的税饷、物产、军队和学塾等情况。用中 国历史传统纪年系事。文简意赅,条理井然,对研 究印度史地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小方壶斋舆地 丛钞》本。 【印度风俗记】 域外地理。 (日)冈本监辅 撰。一卷。冈本监辅有《万国史记》已著录。是书约成 于清光绪年间。专记印度人的风俗:容貌、爱好、 宗教、种姓等级、婚姻、居室和纹身装饰等。文字简 括,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东南洋岛纪略】 域外地理。 (美)林乐知 撰。一卷。林乐知有《中西关系略论》已著录。此 书约成于光绪年间。一千余字。主记澳大利亚、巴 布亚等诸岛屿的疆域、山川形势、人口民族、风俗 特点、开发史、物产和宗教等。特别是有关当地土 著及地方特产的记载颇有价值。有《小方壶斋舆地 丛钞》本。 【外国史略】 世界史地。(英)马礼逊(Ro- dertMorrison,1782—1834)撰。一卷。马礼 逊英国传教士。1807年来广州,在英国殖民机构东 印度公司任职二十五年。先后担任英国特使阿美 士德及驻华贸易监督律劳卑的秘书兼译员。曾将 《圣经》译成汉文,编《华英字典》。是西方殖民 国家基督教(新教)派来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此 书约成于道光年间,记事止道光二十六年(1846)。约八万余字。以亚西亚、欧罗巴(缺总论)、亚 非利加(非洲)、南北亚默利加(美洲)等五大洲 和所在各国为纲。共记越南、暹逻(泰国)、占腊 (柬埔寨) 、缅甸、小吕宋(菲律宾)、苏门他拉 (苏门答腊)、大清国(中国)、五印度国(印度 等)、北路治(俾路支)、西域哈萨克、葡萄牙、 西班亚(西班牙)、荷兰、奥地利国、希腊、 (瑞 士缺文)、英吉利、弥利坚(美国)、麦西哥(墨 西哥)、俄罗斯(今苏联)等约七十余国家和地区 的历史沿革、疆域、山水、气候、物产、居民人 口、风俗、宗教、商业、文化和军事等。以中国传 统纪年系事,条理井然,内容翔实,是颇重要的世 界历史地理著作之一。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有一定 参考价值。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西方要纪】 世界地理。(意大利)利类思 (Ludovico Buglio, 1606—1682)等撰。 一 卷。利类思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崇祯十年 (1637年)来中国。初在江南,崇祯十三年至四川 传教,曾在张献忠起义军中供职。顺治四年(1647) 为清军所俘。次年到北京,继续传教活动。著 译有《超性学要》等。是书为其代表作之一。约成 于顺治、康熙年间。五千余字。记世界五大洲情 况。分国土、路程、海舶、海奇、土产、制造、西 学、服饰、风俗、法度、交易、饮食、医学、性 情、济院、宫室、城池兵备、婚配、教法、西土等 二十则。概略地记述当时世界五大洲,从极西到中 国的路程、西洋海舶、土特产、水火器、铜铁玻 璃、乐器等,以及西学文字、经典书籍,人们服饰 冠带、风俗道德、法度和饮食敬客等。作者熟谙中 西文化,多用中西对比记事,文简意賅,对研究中 西文化交流颇有价值。有《昭代丛书》本、 《学海 类编》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地理全志】 世界地理。 (英)慕维廉撰。一 卷。慕维廉英国人,生平事迹不详。是书约成于清 末同治或光绪年间。记事止咸丰十年(1860)。约 七万字。按亚细亚、欧罗巴、阿非利亚(非洲)、 北亚墨利加(北美)和南亚墨利加(南美)及其所 在国家和地区记事。共记中华(中国)、安南(越 南)、暹逻(泰国)、马来、缅甸、南掌(老挝)、 尼泊尔、俾路芝、波斯、俄罗斯、荷兰、比利时、 日耳曼列国、奥地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 法兰西、大英(英国)、摩洛哥、突尼斯、阿比西 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合众国(美国)、 墨西哥、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巴西等八十余个国 家和地区的疆域、政区、山川、气候、物产、人 口、风俗、城镇和商业等。书中地名书写与今基本 相同。以经纬线标记地理位置,并以中国北京经线 为标准子午线。记事通俗、简明,在我国是较早的 世界地理著作之一。对研究世界历史地理和十九世纪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有一定参考价值。有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地理志略】 世界地理。 (美)戴德江撰。一 卷。戴德江美国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作于清末 光绪年间。约三万四千字。全书按亚细亚、欧罗巴、 亚非利加(非洲)、北亚美利加和南亚美利加等 五大洲及其所在国家和地区记事。亚细亚含俄罗 斯之西比利亚、西域(又名土耳基旦)、土耳基 (土耳其)、犹太(巴勒斯坦)、亚拉伯(阿拉 伯)、波斯(伊朗)、阿佛干(阿富汗)、备鲁 支 (俾路支)、缅甸、暹逻(泰国)、安南(越 南)、朝鲜和大清国(中国)等;欧罗巴记载俄罗 斯、瑞典、挪威、和兰(荷兰)、比利时、德国、 奥斯马加(奥国)、鲁玛尼亚(罗马尼亚)和英国 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亚非利加分巴巴利(摩洛 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伊及(埃及)、阿比 辛伊亚(埃塞俄比亚)、梭茅利(索马里)、桑革 巴贴(桑给巴尔)、摩散比革(莫三鼻给)等约二 十个国家和地区;北亚美利加洲包括革林兰(格陵 兰)、牛分德兰(纽芬兰)、美国、美希哥国(墨 西哥)、中美五国、西印度(古巴等);南亚美利 加含哥伦利亚、分额兑拉(委内瑞拉)、巴西和秘 鲁等国家和地区,记其面积、地理形势、山川、土 地、物产、人口、都市、国政和宗教等。在我国是 较早的世界地理著作之一。文字简赅,条理分明, 对研究世界历史地理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小方壶 斋舆地丛钞》本。 【地球说略】 世界地理。 (美)祎理哲撰。一 卷。祎理哲美国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约成于清 末咸丰或同治年间。记事止咸丰二年(1852)。约四 万五千字。全书分亚细亚、欧罗巴、亚非利加(非 洲)和亚美利驾(美洲)等四大洲及各国、各地区 记事。亚洲载中国、朝鲜、安南(越南)、暹逻 (泰国)、缅甸、天竺(印度)、亚加业坦(阿富 汗)和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载俄罗 斯、土耳其、希腊、以大利(意大利)、佛兰西 (法国)、普鲁士(德国)、荷兰、比利时、大英 (英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亚非利加洲载埃 及、特力波里(利比亚)、土尼斯(突尼斯)、亚 利及斯(阿尔及利亚)、摩拉哥(摩洛哥)等十余 个国家和地区;亚美理驾(美洲)载合众国(美 国)、墨西哥、跨的马拉(危地马拉)、哥伦比亚、 巴拉怪(巴拉圭)和巴西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以 及今大洋洲诸岛屿的疆域、政区、人口、宗教、风 俗、山川、物产和贸易等。记述简明、翔实,对研 究十世纪中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地理 颇有价值。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亚美理驾诸国记】 域外地理。 (日)冈本监 辅撰。一卷。冈本监辅有《万国史记》已著录。是书约二千七百字。主记瓜地马拉(危地马 拉)、哥斯德里加(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 乌拉乖(乌拉圭)、巴拉圭,及西印度群岛诸国简 史、地理、人口。另对西,北欧诸国及英法战争亦 有简记。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安南志略】 外国史地。 (越)黎崱撰。二十 卷。黎 字景高,号东山。安南(越南)人。东晋交 州刺史阮敷之后,世居爱州。幼与黎琫为子,因从 其姓。九岁试童科,仕其国至侍郎,迁左静海军节 度使陈键幕。至元中世祖伐安南,键殁于军。崱入 朝授奉议大夫,居于汉阳。以键志不伸而名泯乃撰 此志。全书约八万字。所记皆为安南国事。分郡 邑、大元诏制、大元奉使、征讨运饷、表章、汉交州 九真日南刺史太守(附三国刺史)、六朝交州刺史 都督交阯九真日南太守、唐安南都护经略使交爱驩 三郡刺史、历代羁臣、赵氏世家、丁氏世家、李氏 世家、陈氏世家、学校、官制、章服、刑政、人 物、安南名人诗等二十六门。郡邑记其郡国疆域沿 革,州、县和古州县名,山水、风俗等。大元诏制 十七篇;大元名臣往复书问十五件;汉交州九真日 南刺史太守(含三国)约五十余人物传;历代羁臣 三十四人和赵、丁、李、陈诸氏世家,以及学校、 官判、章服等。人物所记诸事与元史列传多有异 同。如李公蕴所夺是黎,非丁;张怀侠为国叔,张 宪侠为日烜兄子,俱非壻遭兴道王之难者,均可订 史书之讹。其山川、人物叙述亦皆详赡,对研究越 南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书末诸卷载至元以 来名贤奉使安南诗二十一篇首,玉堂诸公赠送天使 诗序三十余篇和安南名人诗四十余首,类我国地志 中的艺文。另安南所用文字、开科取士制度等皆可 资考究中越古代文化情况。书文典雅,彬彬然叙述 具有条理,堪称佳志。有《四库全书》本。 【阿比西尼亚国述略】 域外地理。 (美)林乐 知撰,一卷。林乐知有《中西关系略论》已著录。 是书约写成于清光绪年间。为阿比西尼亚(即埃塞 俄比亚)介绍性书籍。简述其当时人口、面积、历 史、物产、风俗等。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阿利未加洲各国志】 域外地理。外国佚名 撰,一卷。约七千九百字。阿利未加洲,即阿非利 加洲,简称非洲。是书主记非洲各国土地面积、人 口、种族、风俗习惯、山川河流、海岸湖泊、动植 物特产等。另对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者对非洲的 占领亦有介绍。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阿塞亚尼亚群岛记】 域外地理。(日)冈 本监辅撰。一卷。冈本《万国史记》已著录。此书 约成于中国咸丰同治年间。记事止于1856年(咸丰 六年)。约三千余字。阿塞亚尼亚群岛系指太平洋 和印度洋之间的诸岛屿。包括东印度群岛(又称马 来西亚)、澳大利亚巴布亚和波利尼西亚等。该书记其自然、人口、宗教、 以及东印度群岛中的吕 宋、苏禄、婆罗、西利伯、爪哇和苏门答腊诸岛; 澳大利亚巴布亚、不里尼西亚诸群岛的地理形势、 归属、人口和历史沿革等。用公元和中国传统纪年系 事。文字简明、扼要。对研究南太平洋诸岛国历史 地理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坤舆外纪】 域外地理。(比利时)南怀仁撰。 一卷。南怀仁有《坤舆图说》已著录。该书约成于 十七世纪中。五千余字。分人奉四元行、巨鸟异 兽、石人、人异、把杂尔、小自鸣钟、冬至日短、聋石三 奇、亚既刺、骡能传种、亚尔加里亚、无核果、树膏鸟 卵、懒面、长人、异鸡、无对鸟、独角兽、鼻角、 乳羊、般第狗、大懒毒辣、获落、撒剌漫大辣、狸 猴兽、狮、意夜纳、苏、长吻鹊、无目蛇、骆驼 鸟、四绝、七奇、海族、海产等三十五条。备载世 界各地奇风、异俗和特产等。可补《坤舆图说》之 不足,对研究世界地理有参考价值。有龙威秘书 本、《艺苑捃华·说铃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坤舆图说】 域外地理。(比利时)南怀仁(Fe- rdinand Verbiest,1623—1688)撰。二卷。南 怀仁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清初来中国。初在陕西 传教,后到北京。康熙七年(1668年)被起用管理钦 天监监务。著有《教要序论》和《康熙永年历法》等。是 书为继艾儒略等《职方外纪》后,撮其简略,增以 新论,阐发舆地之说。全书约三万五千余字。载异 物图二十三幅,海舶图一幅,七奇图七幅和公乐场 图一幅。上卷所记自坤舆至人物共十五条:有地体 之圆、地圆、地震、山岳、海水之动、海之潮汐、 江河、天下名河、气行、风、云雨和人物等自然和 人文地理事物。对传播新的宇宙观和研究人类的认 识史颇有价值。下卷按五大洲记载各国道里、山 川、民俗、物产等。终以西洋七奇图说。可与艾儒 略《职方外纪》互相参证,互为补充,对研究十七 世纪世界历史地理颇具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指海(道光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英属地志】 域外地理。 (英)慕维廉撰。一 卷。慕维廉英国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约成于清 光绪初,记事止光绪元年(1875)。书中所记有英 属锡兰岛、香港和亚丁诸地的位置、经纬度数、土 地、历史沿革、居民、宗教、税饷、贸易和政治 等。对考察光绪初年三地的经济、文化和地理较有 价值。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欧洲各国开辟非洲考】 域外地理。 (英)李 提摩太撰,一卷。李提摩太《三十一国志要》已著 录。是书主记欧洲殖民主义者对非洲的瓜分占领。 约一千二百字。记事以光绪十六年(1890)为主。 简述英、法、德、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比利 时诸国在非洲占地“建国”、传教、经商、移民等 活动。文中着力描绘非洲落后状况,并对殖民者多溢美之词。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美国记】 域外地理。 (日)冈本监辅(1839 —1904)撰,一卷。冈本监辅有《万国史记》 巳著录。是书约一万二千字。记事起自1665年,止 于1875年。全书以时间为序,主述美国发展历史、 政府组织、土地、人口、教育、卫生、风俗、宗教 等。如对“印花税法”、 “波士顿倾茶”、 “独立 战争”、 “南北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均有介绍。 还较详记载1850年至1870年人口增长数。1870年美 国陆、海军人数、军舰数及全国岁入、岁出数等。 另对美国领袖华盛顿童、少年生活有记述。有《小 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美理哥国志略】 域外地理。 (美)高理文 著。一卷。高理文美国人,生平事迹不详。是书约 成于道光年间,记事止道光十七年(1837)。全 书约八千余字。首载美理哥洲(即美洲,以船主亚 美理哥至此久居命名)发现的经过。依次记载美理 哥国(即美国)的地理位置、四邻以及英国人十七 世纪初向美洲移民和美国的建国历史;美国的政治 制度,美国东部各州开发的历史、疆域、山川、物 产、居民人口和城市等;美国边地印第安人数量、 生活和文化状况;美国的人口构成和发展变化;美 国的地势、山川、气候、物产、商业和对外贸易、 行政设置、司法、济贫事业、器械、监狱和残废人 状况以及婚姻、衣服冠带、饮食和丧葬等。对研究 美国的开发史,特别是十七、十八世纪的美国政 治、经济、风俗、文化等颇有价值。有《小方壶斋 舆地丛钞》本。 【测地绘图】 地图学著作。 (英)富路玛撰, 傅兰雅(1839—1928)、徐寿(1818—1884)译。 十一卷,附一卷。富路玛英国人,生平事迹不详。 傅兰雅(本名弗赖尔,约翰,Fryer,John) , 英国人。1861年来华。初任香港圣保罗书院院 长。后任北京同文馆英文教习。1865年转任上 海江南制造局编译。著有《中国教育名录》 (《In- stitution for the Chinese Blind》)、 《中 国留美学生获准入学记》 ( 《Admission of Chinese students to American Colleges》) 等。徐寿号雪邨,江苏无锡人。清末科学家。同治间 曾国藩以宾礼罗致幕下。任江南制造局翻译。通化 学、机械、声、光、电等多种学问。参加中国第一 艘轮船“黄鹄号”制造。译有《化学鉴原》、 《化 学考质》、 《西艺知新》等多部著作。是书为傅兰 雅、徐寿工作于江南制造局时所译。约八万字。分 总论、测量底线、分地面为原三角形、图内填补众 物、行军揭要、准平线以定高低、证验高低诸器、 球形相关之事、天文相关之事十一门。附卷为天文 解题。包括求恒星高度、纬度、求时刻等五部分。 并附二十一表。是书为我国现存较早的地图测绘理论译著。书中详论三角测量方法,并运用比例尺、 水平基准线、子午线、圆弧线之原理。另对地球经 纬度、恒星、行星间距、气温、海洋深度、河水流 速的测量亦有论述。因成书较早,是研究地图测量 技术发展的重要史料。有光绪间江南制造局刻本。 【埃及纪略】 域外地理。(英)韦廉臣(Williamson,Alexander,1829—1890)撰,一卷。 韦廉臣,苏格兰人。1855年来华。传教于上海、 烟台等地。著有《华北、满洲及东蒙旅行记》、 (《Journeys in North china, Manch- uria and Eastern Mongolia,with so- me Auount of Corea》)。是书主记埃及 地理环境。对苏伊士运河、尼罗河流域及土壤等有 简记。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埃及国记】 域外地理。(日)冈本监辅 (1839—1904)撰,一卷。冈本监辅,有《万国史 记》已著录。是书约一千字。简述埃及土地、人 口、民族、古迹等。其中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 古迹的建筑风格、规模等记述较详。有《小方壶斋 舆地丛钞》本。 【海道图说】 地理图说。(英)金约翰辑。 清傅兰雅(1839—1928)等译。十五卷,附录一 卷。金约翰不详。傅兰雅有《测地绘图》已著录。 是书为傅兰雅与金楷理等人工作于江南制造局时, 为方便中国航海业所译。书译于光绪末。约三十万 字。前有凡例二十八则与罗盘图。卷一,论大风 南海东海水性自流并行船要言。卷二以下分南海琼 州府至珠江香港,香港至福建厦门,厦门至白犬 列岛并澎湖各水道,白犬列岛至浙江象山县泊船 港,象山港至扬子江口,扬子江口至山东直隶,直 隶辽东二海,扑勒特司岛并浅滩与台湾水道,朝鲜 国西南与南面各海岸,日本屿西岸及东南岸,日本 屿东岸,论列岛暨日本与九修各屿西岸又自扬子江 口至长崎,楚家尔水道与也苏岛南岸并枯里尔列 岛,日本海十四部分。附录为长江图说。全书以中 国沿海航运为主,注重实际。为我国现存较早沿海 航运及海运知识的专门译著。有光绪末江南制造局 刻本。 【职方外纪】 世界地理。 (意大利)艾儒略 (Julio Aleni,1582—1649)撰。五卷。艾儒略 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末万历三十八年 (1610年)来中国。在江苏、陕西、山西一带传 教。天启五年(1625)去福建传教。著有《几何 要法》等。是书为其代表作之一。以利玛窦《万国 图志》为本,增损其内容,于天启三年(1623)成 书。约四万字。所记皆域外风土人情和地理知识, 为古舆图所不载,故名《职方外纪》。其内容分世 界为五大洲,即亚细亚、欧罗巴、利未亚(非 洲)、南北亚墨利加(南北美洲)和墨瓦腊泥加(南极)等五大洲。首冠以万国全图,后附四海总 说。亚细亚载鞑而靼、回回、印第亚、莫卧尔、百 尔西亚、苏门答刺、爪哇、吕宋、地中海等十四 则;欧罗巴载以西把尼亚(西班牙)、拂郎察(葡 萄牙)、意大里亚(意大利)、西北海诸岛等十二 则;利未亚含阨入多、马罗可、弗沙、亚非利加、 西尔得、福岛等十四则;亚墨利加载孛露、伯西 尔、智加、墨是哥、花地等十四则。四海总说含海 名、海岛、海族、海产、海状、海舶、海道等七则。 总六十一则,备载五大洲经纬度数、国家、宗教、 物产、婚姻、风俗、文化教育等,是我国有关全球 地理的最早典籍之一。对我国人民扩展世界地理知 识,形成新宇宙观有重要意义。因时代所异其地名 与今略有不同。有《四库全书》本、 《墨海金壶》 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朝鲜志】 域外地理。 (朝)不著撰人姓 名。二卷。约成书于我国明代。二万余字。卷首略 叙其疆域沿革,但不标其目。全书以京都、风俗、 古都、古迹、山川、楼台等六大纲为经,以所属京 畿、忠清、庆尚、全罗、黄海、江源、平安、咸镜 八道为纬。备载朝鲜的历史,国都的宫殿、堂、 阁、亭、台、庙宇;各司条记载宗亲、议政等六 府,吏、户、礼、兵、刑、工六曹和各院、寺、 馆、监、学、司等。风俗记载人们的崇尚、习俗和 士大夫丧葬祭礼等,但杂以该国的典制与故事。古 都记开城、平壤和稷山等二十六都;古迹三十余种。 山川载三角山、仁王山、白云洞、汉江、金刚山和 清川江等百三十余自然景物。末记楼、台、亭、 馆、堂等九十余处。叙述雅洁、平实,条理清晰, 略如中国地志。惟京都所载仅宫殿、曹署而不及城 市;诸道皆无四至八到;古迹多杂以神怪故事,有 如小说于体例不协。山川较徐兢《高丽图经》为 详,是研究朝鲜史地颇有价值之书。 《有四库全 书》本、《艺海珠尘石集》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越史略】 旧题大越史略。外国史地。 (越)不著撰人姓名。三卷。约成书于明代中叶。 四万余字。主记越南国事。上卷分国初沿革、历代 守任、吴纪、十二使君、丁纪和黎纪六门;国初沿 革记赵佗以下诸王七十四年兴废事;历代守任记西 汉石戴、周章和东汉马援等交州八十余名牧守事 迹。吴纪载五代末,前吴王权及其子昌岌、昌文 等事迹;十二使君记昌文后牙将杜景硕等人争立 事。丁纪记丁部领以下诸王事。黎纪记黎恒以下诸 王事。中下两卷皆为阮纪,记载颇为详备。越南自 汉迄唐一直并属中国州郡,故此书唐以前,皆沿袭 中国史文。自丁部领以下,其名号、官爵等则出其 越国人之词。惟阮纪自李公蕴建国后,诸王事迹。将 李姓更为阮姓,与史不符。据黎崱 《安南志略》称 陈氏代立,凡李氏宗族及齐民姓李者,皆令更为阮,以绝民望。则此书可能为陈氏之臣所作。 《四库全 书提要》疑其为陈太王(陈日煚)时人陈普或黎休 所著。书名为史略,但于疆域、行政区划、天文、 气候、宫城殿阁、人文风俗亦颇多记载。故对研 究越南史地很具参考价值。有《四库全书》本、《皇 朝藩属舆地丛书》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黑蛮风土记】 域外地理。 (英)立温斯敦 (David Living stone,1813—1873)撰,一 卷。立温斯敦,英国探险家,传教士。1851年受伦敦教 会派遣到南非传教,居非洲凡二十年。其间首次考查 尼罗河流域。并将其游历所至及耳闻目睹编成《南 非传教考查记》一书。清南海人史瑞臣赴英游学,归 国后将该考查记译为汉文。山阴人沈定年又将其译 稿节选、分条,并标以条目,于光绪五年(1879)刻 印成书。书名为沈定年所冠。约四万字。首有沈氏 序。书分大狮、兽名氏族、养牲妙法、廓志观猎、 卵壳取水、盖米湖、兽灾、狮牛头,露坐听讼、热 地等六十余条。书中附逐兽入坑、黑妇用鸵鸟壳取 水、三狮搏一牛、凡皮乐器等图二十五幅。所记 区域以坦桑尼亚、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莫 桑比克等国为主。对赞比西河两岸丛林山莽、南非 大陆奇兽异禽、民族部落风土人情等均有记述。其 中对十九世纪初欧洲各国殖民者在南非所设通商口 岸、商馆及与当地土人经济贸易关系、贩卖黑人等 记述较详实。是书地名为音译,多来自非洲方言, 与今地名多不相合,且译文以意为主,与原文出入 颇大。如将“河马”译为“海马”等。但因其为较 早的非洲地理专著,历来被学者所重视。有光绪五 年刻本。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将标目及图 悉删去。 【新开地中河记】 域外地理。 (美)丁韪良 (Martin,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1827—1916),撰,一卷。丁韪良本名马丁·威 廉·亚历山大·帕森斯,中文字冠西,美国传教 士。曾任美国首任驻华公使翻译。参与签订《中美 天津条约》。后任清同文馆总教习,在任凡二十五 年。著有《中国知识》(《The lore of Lathay》, or,《The Intellect of China》)等。通 晓汉文。以所著汉文书籍《天道溯源》最为有名。 新开地中河,即苏伊士运河。是书以记述其开凿过 程为主。约一千八百字。首简介开凿历史。次及开 凿意义。再以详实文字记其开凿始末。如工期、筹 款、民夫工作环境、运河税收等。书中对法国企业 家,运河总办雷索布(今译为菲迪南·德勒赛普斯, Ferdinand Marie de Lesseps,1805—1890) 功绩予以肯定与赞扬。是书文字简略,但作为第一 部向中国介绍苏伊士运河开凿的专书,颇被时人所 重。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新释地理备考全书】 世界地理。 (葡)玛吉士著。十卷。玛吉士,葡萄牙人,生平事迹不详。该 书约成于道光年间。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国海 山仙馆刊刻。约十八万字。卷一,载有地球论、地 球循环论、五星离地远近论和日月蚀论等十九篇, 属近代数理地理知识。卷二,有气论、云论、风 论、雪论、雹论、霜论、潮论、水流、地震、火山 等二十二论,属现代气象气候、水文和地质等自然 地理知识。卷三,邦国法度原因,政治贸易根本 论。卷四至卷十载欧罗巴、亚细亚、亚非里加(非 洲)、亚美利加(美洲)和阿塞亚尼亚洲等五大洲 及各国各地区,并以文论、质论和政论为纲,分别 记其疆域位置、地理形势、山川、湖海、矿产、动 植物资源等自然地理事物和户口、宗教、政治、风 俗、文化等人文地理事物。所记世界各国、各地区 七十余。以及当时英、法、荷、比等诸国殖民地。 内容丰富、翔实。对研究近代世界历史地理有重要价值。因历史和译文等原因,地名与今多有异同, 尚须订正。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海山仙馆丛书 本。 【墨西哥记】 域外地理。 (日)冈本监辅 (1839—1904)撰,一卷。冈本监辅,有《万国史 记》已著录。是书约一千四百字。记事起于1515年, 止于1873年。主记墨西哥地理、历史。以时间为序记 其兵革兴废大事,并记墨西哥产银居于世界前列情 况。列有1873年岁入、岁出和国债数颇具体。有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墨洲杂记】 域外地理。外国佚名撰,一卷。 约二千字。墨洲(即美洲)是书简记美洲的发现, 以及花旗国(美国)、古巴、巴西地理位置、自然 环境、民俗物产、土地人口等。数字记载多有不实 处,如谓古巴人口“一兆有零”等。记事止于同治 四年(1865)。有《小方壶斋域地丛钞》本。 |
☚ 中国古文献大辞典︱词目笔画索引 中国古文献大辞典︱附录三 书目分类索引 地理总志和地区方志 ☛ 00006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