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古代的五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古代的五刑

中国古代的五刑

即中国古代法律中规定的五种主要刑罚。中国的五刑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而形成的,可分为早期五刑和后期五刑两种不同的内容。早期五刑可归纳为墨、劓、剕、宫、大辟。自夏朝开始,经过商、周、春秋、战国、秦,直到西汉前期,基本上实行以下五种刑罚。前四种为残害身躯的肉刑,后者为剥夺生命刑。
❶墨刑,又称黥,即在脸上(面或额)刺字或其他记号,涂上黑色,使之长期留下疤痕。汉文帝时进行改革,以“髡钳城旦舂”(男犯筑城,女犯舂米等徒刑劳役),代替黥刑。但五代的后晋又行“刺面”,宋也盛行“刺配”,直到清代光绪末年才废除刺面。
❷劓,割劓之刑。重于墨刑。汉文帝时改劓刑为笞刑三百。
❸剕,即刖刑,断双足或一足。夏代称膑,即去其膝盖。周以后用刖刑,秦为斩趾。汉文帝曾一度废除刖刑,但实际上以后斩趾仍在沿用。
❹宫刑,又称“淫刑”(开始适用于男女淫乱行为),或称“腐刑”。《周礼·秋宫·司厉》注:官者,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于宫中。后来与淫乱无关者,也处以宫刑,如汉武帝时处司马迁以宫刑,并非因淫乱行为。至隋律正式废除宫刑。
❺大辟,即死刑。秦汉以前,死刑的种类很多也极残酷,如剹、磔(即裂尸使其干枯)、烹(煮)、炮烙(将铜器烧热,让罪人步其上,烙足致废,或堕入炭火而死)、醢(即剁成肉酱)、脯(将死者尸体晒成肉干)、弃市(杀之于市)、斩、枭首、绞等。中国古代后期的五刑是笞、杖、徒、流、死。实际上这些刑罚早以不同形式存在。自隋唐直至清朝末年,一直作为主要刑罚手段。以唐律为例,
❶笞,即以一定尺寸的竹荆,笞打腿部、臀部。笞打数目分为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等五个等级。
❷杖,重于笞刑。杖具也有一定规格,比笞粗。杖打腰、腿、臀部。杖也分为五等,即杖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❸徒,即徒刑,强制犯罪人实行劳役的刑罚。隋唐时期,徒刑期限分为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等,不附加笞杖。宋代判处徒刑者要附加脊杖。元、明、清各朝徒刑也按等级附加杖刑。
❹流,即将罪犯流放到边远地区。唐朝流刑分为三等,即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各服劳役一年。以后为宋、元、清各朝所沿袭。
❺死,隋唐以后死刑一般分为绞和斩。宋、辽、金、元、明、清等朝除绞、斩外,还有凌迟(以刀肢解致死,俗称“千刀万刮”)。明、清又加枭首。

☚ 丧服制   拶指 ☛
000017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