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古代史分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古代史分期中国古代史上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问题。史学界主要有六种观点:1.西周封建说。认为作为周代主要生产者的“民”和“庶人”是农民(或农奴),井田制是贵族领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在耕种“私田”(份地)外,必须无偿地为领主“助耕公田”。2.春秋封建说。认为春秋初期封建领主制始确立,至春秋战国之交,才变化为地主制。3.战国封建说。认为春秋战国之交,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代替了“耦耕”的简单协作,奴隶主土地所有制让位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经各国的变法,得以确立封建统治。4.秦统一封建说。认为战国时期各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到秦统一才最后完成,“使黔首自实田”标志土地私有制在全国的确立。5.东汉封建说。认为井田制瓦解和土地私有制体现了奴隶制的发展,表现在罪犯、债务、掠卖奴隶的增多,到东汉时期封建地租剥削关系才取得支配地位。6.魏晋封建说。认为汉魏之际,城市交换经济变为农村自然经济,自由民、奴隶变为处于依附地位的部曲、佃客,至魏晋时封建生产关系得以确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