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医学史索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医学史索引
  • 位置: 首页/附录库/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中国医学史索引

 一 画:
 二 画: 十 丁 入 儿 九 力
 三 画: 三 士 大 万 口 千 义 广 门 卫 女 小 飞 马
 四 画: 王 开 天 无 韦 五 历 太 尤 少 日 中 内 长 仁 公 仓 月 丹 方 邓 孔 水
 五 画: 玉 正 世 艾 古 本 石 龙 平 卡 占 卢 旧 归 目 甲 申 叶 田 四 生 仙 白 用 外 包 乐 冯 兰 半 穴 加 皮 圣 幼
 六 画: 吉 考 耳 西 成 存 达 扫 当 吕 曲 因 朱 先 竹 伍 伏 伤 伊 华 血 全 合 危 杂 名 刘 齐 产 关 米 江 汤 宇 许 军 异 导 阴 防 妇 孙
 七 画: 寿 形 坂 赤 却 花 苍 芦 苏 严 杜 杉 杨 李 巫 两 医 折 时 吴 足 串 别 岐 针 利 何 伯 近 余 谷 肘 邹 饮 冷 汪 沙 沈 宋 良 证 诊 启 补 灵 局 张 陆 陈
 八 画: 奉 武 英 范 苕 林 奇 抱 拙 尚 明 易 国 图 罗 制 知 和 依 岳 金 念 服 周 忽 备 饲 庞 疡 於 郑 注 治 定 审 诚 郎 承 绍 经 孟
 九 画: 春 珍 封 政 赵 药 革 荣 南 柯 柳 要 厘 研 拾 指 临 骨 重 复 保 皇 俞 食 脉 胎 昝 疮 疫 施 帝 养 类 炮 洁 洪 洄 洗 活 济 恽 宣 扁 祖 神 祝 费
 十 画: 秦 敖 素 聂 莫 晋 格 校 哥 原 夏 顾 钱 秘 倪 徐 爱 脏 高 郭 唐 症 疹 悟 诸 读 调 陶 通 难 继
 十一画: 理 琉 萧 黄 梶 曹 敕 龚 雩 雪 据 救 推 颅 眼 曼 崛 崔 婴 铜 银 得 麻 章 望 淳 涪 梁 寇 隋 随 续 维 骑 巢
 十二画: 彭 葛 董 葆 蒋 韩 植 紫 棠 掌 晶 景 喻 畴 程 傲 傅 集 舒 脾 痘 痧 普 湿 温 滑 寓 谢 强
 十三画: 蒲 蒙 楼 甄 雷 裘 虞 鉴 锦 鲍 解 新 滇 慎 窦
 十四画: 嘉 蔺 撄 管 僦 疑 察 熊 缪
 十五画: 增 樊 颜 遵 鹤
 十六画: 薛 穆 儒 辨 燧 濒
 十七画: 戴 藏 魏
 十八画:
 二十画:
 二十三画:

一 画


 一瓢子 143
 《一草亭目科全书》 210

二 画


 《十问》 181
 《十产论》 42
 《十药神书》 131
 《十四经发挥》 211
 丁仲祐 153
 丁梅轩 153
 丁福保 153
 《丁氏医学丛书》 153
 入江赖明 107
 《儿科推拿广意》 212
 《九卷》 166
 力钧 150
 力医阮 150
 力轩举 150

三 画


 《三因方》 185
 《三指禅》 171
 《三三医书》 218
 《三元延寿参赞书》 69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85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185
 《士材三书》 170,215
 大明 174
 大隐翁 127
 《大生要旨》 205
 《大观本草》 176
 《大明本草》 174
 万全 134
 万全仁 134
 万密斋 134
 《万病回春》 196
 《万密斋医书十种》 214
 《万密斋医学全书》 214
 《口齿类要》 210
 《千金方》 182
 《千金宝要》 183
 《千金要方》 182
 《千金翼方》 183
 义姁 41
 广埜山道人 140
 《门杰亲莫》 26
 《卫生宝鉴》 193
 《卫济宝书》 200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203
 《女科》 204
 《女科旨要》 205
 《女科经纶》 204
 《女科秘旨》 205
 《女科秘要》 205
 《小品方》 182
 《小儿药证直诀》 206
 《小儿药证真诀》 206
 《小儿推拿广意》 212
 《小儿推拿秘旨》 212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06
 《小儿推拿活婴全书》 212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206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212
 飞霞道人 133
 马莳 135
 马援 104
 马元台 135
 马文昭 156
 马玄台 135
 马仲化 135
 马哈金达 125
 马·薛里吉斯 1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181

四 画


 王冰 125
 王纶 133
 王焘 124
 王熙 120
 王履 182
 王士雄 148
 王文鼎 160
 王节斋 133
 王吉民 157
 王旭高 148
 王汝言 133
 王宇泰 137
 王安道 132
 王好古 131
 王进之 131
 王芸心 157
 王叔和 120
 王肯堂 137
 王孟英 148
 王勋臣 147
 王洪绪 143
 王泰林 148
 王损仲 137
 王海藏 131
 王梦隐 148
 王清任 147
 王惟一 50
 王维德 143
 王畸叟 132
 王嘉祥 157
 《王氏医案》 148
 《王叔和脉诀》 168
 《开宝本草》 174
 《开宝重定本草》 174
 《开宝新详定本草》 174
 《天下至道谈》 181
 无求子 127
 《无冤录》 213
 无为道人 186
 无垢居士 154
 《无畏的武器》 26
 韦汛 124
 韦慈藏 124
 《五脏图》 12,35
 《五十二病方》 75,181
 历代名医遗迹 115
 《历代名医蒙求》 200
 历代医事组织 89
 太皞 49
 太仓公 119
 《太平圣惠方》 184
 太平天国的医学 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84
 尤怡 144
 尤在京 144
 尤在泾 144
 尤拙吾 144
 少数民族医学 24
 《日华子》 174
 《日华子本草》 174
 《日华子诸家本草》 174
 《中藏经》 191
 中医院校 94
 中南山人 156
 中医药刊物 97
 《中国医籍考》 221
 中日医学交流 106
 中印医学交流 109
 中外医药交流 104
 中西医汇通派 83
 中国红十字会 97
 中朝医药交流 108
 中医药外传欧美 112
 中医药学术团体 96
 《中国医学源流论》 154,221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43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 39
 中医方剂学的发展 55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 45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38
 中医眼科学的发展 56
 中医解剖学的发展 34
 中国法医学的发展 61
 中医口腔科学的发展 60
 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 41
 中国预防医学的发展 29
 中医耳鼻喉科学的发展 58
 中医的发展与哲学思想 32
 中国古代对肿瘤的认识 63
 中药炮制制剂学的发展 54
 中国古代对皮肤病的认识 64
 中国古代对人体寄生虫病的认识 66
 《内经》 165
 《内经哲学之检讨》 158
 《长编》 180
 《仁斋直指方》 130
 公之它 141
 仓公 119
 《月王药诊》 26
 丹波康赖 106
 《丹溪心法》 194
 《丹溪心法附余》 194
 《丹溪心法附录》 194
 《丹溪心法治要》 194
 方干 11
 方中行 136
 方以智 141
 方有执 136
 方曼公 141
 方密之 141
 邓玉函 111
 孔伯华 156
 孔繁栖 156
 《水镜图诀》 43

五 画


 《玉函方》 121,182
 玉楸子 144
 《正体类要》 201
 《世医得效方 》 186
 艾拉比 27
 《古今医统》 214
 《古今医鉴》 196
 古代医院 92
 古林见宜 107
 《古今医案按》 220
 《古今录验方》 123
 古代急救术 76
 《古今医统大全》 135,214
 《古今医案按选》 220
 古代医学文献 93
 古代医学教育 91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214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216
 《本经》 172
 《本事方》 185
 《本草述》 179
 《本草经》 172
 《本经逢原》 179
 《本经续疏》 180
 《本经疏证》 180
 《本草从新》 180
 《本草别说》 128
 《本草纲目》 178
 《本草图经》 173.175
 《本草备要》 179
 《本草经疏》 179
 《本草拾遗》 174
 《本草衍义》 176
 《本草原始》 178
 《本事方释义》 185
 《本经序疏要》 180
 《本草述钩元》 179
 《本草经集注》 172
 《本草纲目拾遗》 145,180
 本草学的发展 51
 《本草品汇精要》 177
 《本草乘雅半偈》 140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 177
 石道人 141
 石膏孔 156
 石山居士 133
 《石室秘录》 198
 石顽老人 142
 《石顽老人诊宗三昧》 170
 《龙目论》 209
 《龙树论》 57,209
 《龙树眼论》 209
 《平冤录》 213
 《平治荟萃》 193
 卡内罗 111
 占巴西拉哈 25
 卢医 119
 卢复 139
 卢扁 119
 卢之颐 140
 卢子繇 140
 卢不远 139
 卢繇生 140
 《旧德堂医案》 141
 《归砚录》 148
 《目经大成》 210
 《目科正宗》 210
 《甲乙经》 121,166,210
 申斗垣 46
 叶桂 142
 叶天士 142
 叶香岩 144
 《叶天士温热论》 190
 《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 190
 田代三喜 106
 《四诊抉微》 170
 《四部医典》 26
 《四部医典蓝琉璃》 26
 生生子 137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00
 白飞霞 133
 白求恩 23
 白若虚 133
 《用药心法》 55
 《外台秘要》 183
 《外治医说》 148,203
 《外科十法》 143
 《外科大成》 202
 《外科正宗》 202
 《外科枢要》 201
 《外科宝鉴》 201
 《外科理例》 201
 《外科精义》 201
 《外科精要》 201
 《外科全生集》 17,143,203
 《外科痈疽方》 200
 《外感温热篇》 190
 外治法的发展 74
 《外科证治全生集》 143,203
 包一虚 152
 包天白 153
 包识生 152
 包德逮 152
 《包氏医案》 153
 乐余老人 150
 冯兆张 142
 冯楚瞻 142
 《冯氏锦囊》 198
 《冯氏锦囊秘录》 198
 兰茂 132
 兰廷秀 132
 《兰台轨范》 199
 《兰室秘藏》 192
 半痴山人 148
 《穴腧都数》 211
 《加批时病论》 150
 皮尔逊 111
 《圣济总录》 184
 《幼幼集成》 145,208
 《幼幼新书》 207
 《幼科发挥》207
 《幼科折衷》 140
 《幼科释谜》 217

六 画


 吉田宗桂 107
 吉田意休 107
 吉益东洞 107
 考古发掘与医药113
 西农老人 140
 西医院校 100
 西医药刊物 101
 西洋医学传入 110
 西医书籍的论述98
 西医药学术团体100
 成无己 128
 《成方切用》 187
 《存真环中图》 12
 《达生篇》 74,205
 扫叶山人 143
 《当归草堂医学丛书》 218
 吕东庄 142
 吕用晦 142
 吕庄生 142
 吕留良 142
 吕晚村 142
 曲直濑道三 106
 因是子 152
 朱肱 127
 朱琏 164
 朱少廉 149
 朱丹溪 82
 朱沛文 149
 朱绍溪 149
 朱景雩 164
 朱震亨 82
 朱翼中 127
 朱衣道人 141
 《先醒斋笔记》 197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137,197
 竹田昌庆 106
 《竹林寺女科》 205
 《竹林寺女科全书》 205
 《竹阁经验备急药方》 211
 《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 205
 伍连德 99,154
 伍星联 154
 伏羲 49
 《伤寒论》 188
 《伤寒百问》 127
 《伤寒舌鉴》 172
 《伤寒质难》 155
 《伤寒指掌》 190
 《伤寒类方》 144
 《伤寒杂病论》 40,55,181,188
 《伤寒论今释》 159
 《伤寒论本旨》 146
 《伤寒论纲目》 217
 《伤寒论浅注》 217
 《伤寒明理论》 56,128
 《伤寒金镜录》 171
 《伤寒总病论》 127
 伤寒学派及经方派 78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 130
 伊尹 4,118
 华佗 120
 华旉 120
 华阳隐居 121
 《华氏中藏经》 191
 《华洋脏象约纂》 149
 《血症论》 200
 全元起 122
 《合阴阳方》 181
 危达斋 130
 危亦林 130
 《杂疗方》 181
 《杂禁方》 181
 《杂病源流犀烛》 217
 《名医别录》 172
 《名医类案》 218
 《名实图考》 180
 刘旦 128
 刘昉 128
 刘方明 128
 刘完素 82
 刘河间 82
 《刘涓子鬼遗方》 200
 齐德之 130
 《产宝》 203
 《产育宝庆集方》 203
 《产科经验宝庆集》 203
 《关于国医之商榷》 158
 《米吉冲恰》 26
 江瓘 134
 江民莹 134
 江应宿 134
 江左下工 149
 汤尔和 98
 汤本求真 107
 《汤头歌诀》 187
 《汤液本草》 177
 宇妥·元丹贡布 26,125
 许叔微 128
 许知可 128
 许胤宗 122
 《许学士类证普济本事方》 185
 军事医学的发展 102
 《异授眼科》 210
 《导引图》 72,181
 导引按摩术的发展 72
 《阴阳脉死候》 181
 《阴阳十一脉灸经》 181
 防疫组织 99
 《妇人良方》 204
 《妇科玉尺》 217
 《妇人大全良方》 204
 《妇人产育保庆集》203
 《妇人良方补遗大全》204
 孙一奎 137
 孙文垣 137
 孙东宿 137
 孙思邈 123
 《孙氏医案》 214
 《孙文垣医案》 214
 《孙氏医书三种》 214

七 画


 《寿世青编》 215
 《寿世保元》 196
 《形色外诊简摩》 171
 坂净运 107
 《赤水玄珠》 214
 《赤水玄珠全集》 214
 《却谷食气》 181
 花溪恒德老人 132
 《苍生司命》 133
 芦中人 140
 苏恭 124
 苏敬 124
 《苏沈良方》 185
 《苏学士方》 185
 《严氏济生续方》 186
 杜自明 153
 杉山和一 107
 杨士瀛 130
 杨上善 123
 杨仁斋 130
 杨则民 158
 杨济时 136
 杨继洲 136
 杨寄玄 158
 杨登父 130
 杨潜 158
 李迅 130
 李杲 82
 李珣 104,126
 李涛 162
 李濂 134
 李士材 139
 李友松 162
 李中梓 139
 李东垣 82
 李东璧 135
 李用粹 141
 李州父 134
 李时珍 125
 李念莪 139
 李修之 141
 李俊良 22
 李济马 25
 李斯炽 158
 李惺菴 141
 李嗣立 130
 李德润 126
 李濒湖 135
 巫戊 4
 巫医 4
 巫咸 4
 巫彭 4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 8
 《医史》 221
 医师 5
 《医述》 199
 医和 118
 《医贯》 141,196
 《医说》 221
 医缓 118
 《医碥》 144
 《医醇》 148
 《医方考》 137
 《医方论》 148
 《医心方》 184
 医学史 1
 《医籍考》 221
 《医门补要》 200
 《医门法律》 139,197
 《医门棒喝》 146
 《医方集解》 187
 《医旨绪余》 214
 医巫闾子 141
 《医林指月》 217
 《医林绳墨》 195
 《医学入门》 195
 《医学大全》 26
 《医学六要》 16
 《医学心悟》 143,198
 《医学正传》 194
 《医学史纲》 162
 《医学汇函》 139
 《医学纲目》 195
 医学道德 88
 《医宗金鉴》 216
 《医药杂说》 185
 《医垒元戎》 193
 《医部全录》 216
 《医醇賸义》 148
 《医学三字经》 199
 《医学广笔记》 197
 《医学从众录》 217
 《医学实在易》 217
 《医宗己任编》 215
 《医经溯洄集》 194
 《医无闾子医贯》 196
 《医方精要宣明论》 185
 《折狱龟鉴》 62
 《时病论》 191
 《时方妙用》 188
 吴昆 137
 吴普 120
 吴谦 143
 吴瑭 146
 吴又可 140
 吴山甫 137
 吴六吉 143
 吴仪洛 144
 吴有性 140
 吴师机 148
 吴其濬 147
 吴尚先 148
 吴绍青 160
 吴瑞甫 152
 吴锡璜 152
 吴遵程 144
 吴鹤皋 137
 吴鞠通 146
 吴黼堂 152
 吴瀹斋 147
 《吴医汇讲》 220
 《吴普本草》 120
 《足臂十一脉灸经》 181
 《串雅》 145,187
 《串雅内编》 187
 《串雅外编》 187
 《串雅》内外编 187
 《别录》 172
 岐伯 118
 岐伯天师 118
 《针经》 166
 针方集 137
 《针灸大成》 212
 《针灸大全》 212
 《针灸问对》 212
 《针灸问答》 212
 《针灸聚英》 212
 《针灸甲乙经》 210
 《针灸资生经》 211
 针灸学的发展 49
 《针灸聚英发挥》 212
 利玛窦 111
 《利济十二种》 145
 何印岩 151
 何报之 144
 何炳元 151
 何梦瑶 144
 何廉臣 151
 伯驾 111
 近代的医学 19
 余岩 154
 余愚 161
 余霖 146
 余无言 161
 余云岫 154
 余不平 161
 余师愚 146
 余择明 161
 谷镜汧 160
 《肘后方》 182
 《肘后备急方》 182
 《肘后救卒方》 121,182
 邹庚 105
 《饮膳正要》 25,177
 《冷庐医话》 149
 汪机 133
 汪昂 141
 汪石山 133
 汪菴141
 沙图穆苏 28
 《沙疹辑要》 31
 沈括 126
 沈之问 136
 沈存中 126
 沈克非 160
 《沈氏良方》 185
 《沈氏尊生书》 217
 《沈存中良方》 185
 《沈氏女科辑要》 205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205
 宋慈 129
 宋惠父 129
 《宋以前医籍考》 221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 12
 《良方》 126,185
 《证治汇补》 198
 《证治要诀》 132
 《证治准绳》 215
 《证类本草》 175
 《诊籍》 119
 《诊宗三昧》 170
 《诊家正眼》 170
 《诊家枢要》 169
 启玄子 125
 《补阙肘后百一方》 182
 《灵枢》 165
 《局方发挥》 186
 张机 119
 张璐 142
 张山雷 152
 张子和 82
 张长沙 119
 张介宾 138
 张从正 82
 张文仲 124
 张仲景 119
 张会卿 138
 张寿甫 150
 张寿颐 152
 张昌绍 164
 张相期 140
 张洁古 129
 张元素 129
 张卿子 140
 张景岳 138
 张遂辰 140
 张路玉 142
 张锡纯 150
 《张氏医通》 142,197
 陆昌 164
 陆贽 11
 陆九芝 149
 陆以湉149
 陆定圃 149
 陆勉旃 149
 陆渊雷 159
 陆彭年 159
 陆敬安 149
 陆瘦燕 164
 陆懋修 149
 陈言 129
 陈承 128
 陈九韶 140
 陈飞霞 145
 陈无择 129
 陈无咎 154
 陈文治 46
 陈司成 140
 陈邦贤 157
 陈自明 129
 陈伯坛 151
 陈冶愚 157
 陈良有 146
 陈良甫 129
 陈若虚 138
 陈茂弘 154
 陈英畦 151
 陈易简 154
 陈秉钧 150
 陈念祖 146
 陈实功 138
 陈复正 145
 陈修园 146
 陈莲舫 150
 陈庸叟 150
 陈淳白 154
 陈慎修 146
 陈毓仁 138
 陈藏器 125
 《陈藏器本草》 174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 146,217

八 画


 《奉亲养老书》 69
 武之望 138
 武阳纡 138
 武叔卿 138
 《英公本草》 173
 范汪 121
 范东阳 121
 范玄平 121
 《范汪方》 121
 《范东阳杂药方》 121
 苕川迂叟 149
 林云和 147
 林巧稚 163
 林芝本 147
 林佩琴 147
 林羲桐 147
 林屋山人 149
 林屋先生 143
 《奇效良方》 186
 《抱朴子》 121
 抱独山人 132
 《抱朴子内篇》 69
 拙巢老人 151
 《尚论篇》 139
 《明医杂著》 195
 明空和尚 105
 明清时期的医学 14
 易水先生 129
 《国药提要》 156
 《图考》 180
 《图经本草》 175
 《图注八十一难经》 169
 《图注王叔和脉诀》 169
 罗天益 130
 罗谦甫 130
 《制药化学》 156
 知聪 106
 和缓 118
 《和剂局方》 184
 《依源指治》 129
 岳钟秀 162
 岳美中 162
 岳锄云 162
 金韵梅 151
 金元四家 81
 《金匮药方》 121,182
 《金匮要略》 181
 《金匮钩元》 193
 《金匮钩玄》 193
 《金匮玉函经》 54
 《金匮要略方论》 181
 《金匮要略心典》 162
 《金匮要略浅注》 217
 《金匮玉函要略方》 181
 念西居士 137
 服石、炼丹与医学 74
 《周易参同契》 69
 《周氏医学丛书》 218
 忽思慧 28,131
 《备急灸法》 211
 《备急千金要方》 182
 饲鹤山人 144
 庞安时 127
 庞安常 127
 《疡医大全》 202
 於达望 156
 於线定 156
 於禅定 156
 郑和 105
 郑于丰 145
 郑兴裔 61
 郑纪元 145
 郑宏纲 145
 郑宏绩 145
 郑若溪 145
 郑枢扶 145
 郑承瀚 145
 郑梅涧 145
 《注解伤寒论》 128
 《治百病方》 55
 定定子 143
 《审视瑶函》 140,210
 诚中子 156
 郎元房 106
 承淡安 161
 承澹盒 161
 《绍兴本草》 176
 《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176
 《经方小品》 182
 《经效产宝》 203
 经络学说的发展 35
 《经史证类大观本草》 175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175
 孟诜 124
 孟继懋 161

九 画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 5
 《珍珠囊》 176
 《珍本医书集成》 218
 《珍珠囊药性赋》 176
 《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176
 《封诊式》 61
 《政和本草》 176
 《政和圣济总录》 184
 《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176
 赵一黄 155
 赵元益 98
 赵午乔 155
 赵去非 155
 赵老迟 155
 赵依吉 145
 赵学敏 145
 赵药农 155
 赵树屏 158
 赵养葵 141
 赵高翁 155
 赵恕轩 145
 赵献可 141
 赵燏黄 155
 药王 117
 《药性论》 52
 药隐老人 129
 《药盒医学丛书》 153
 革命根据地的医学 23
 荣西 106
 《南阳活人书》 128
 柯琴 142
 柯似峰 142
 柯棣华 23
 柯韵伯 142
 《柳选四家医案》 220
 《要药分剂》 217
 《厘正按摩要术》 213
 《研经言》 149
 《拾遗》 174
 《指南总论》 185
 《临证指南医案》 219
 骨伤科的发展 46
 《重楼玉钥》 210
 《重订傅徵君女科》 204
 《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 128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176
 复慧子 141
 《保幼大全》 206
 《保婴撮要》 133
 皇甫谧 121
 皇甫静 121
 皇甫士安 121
 俞跗 4
 《食鉴》 71
 《食疗本草》 173
 《食治通说》 71
 食疗学的发展 69
 《脉诀》 168
 《脉法》 181
 《脉经》 121,168
 《脉语》 137
 《脉诀汇辨》 39,168
 《脉象统类》 217
 《脉要图注详解》 39
 《胎产书》 181
 昝殷 126
 《疮疡经验全书》 202
 《疫痧草》 209
 《疫疹一得》 191
 施今墨 154
 施毓黔 154
 帝玛·丹增彭措 27
 《养生方》 181
 《养生论》 69
 《养生集要》 69
 养生学的发展 68
 《类经》 166
 《类证治裁》 147,199
 《类证普济本事方》 185
 《炮炙大法》 55
 《洁古珍珠囊》 176
 《洁古老人珍珠囊》 176
 洪仁玕 22
 洪式闾 159
 洪百容 159
 洄溪老人 144
 《洗冤录》 213
 《洗冤集录》 213
 《活人总括》 130
 《活幼心书》 207
 《活幼心法》 208
 《济生方》 186
 《济生续方》 186
 《济阳纲目》 138
 《济阴纲目》 204
 恽树钰 153
 恽铁樵 15
 《宣明论方》 185
 扁鹊 118
 《扁鹊心书》 192
 《祖剂》 56
 神农氏 3
 《神农本草》 172
 《神农本草经》 172
 《神农本草经读》 217
 祝附子 155
 祝味菊 155
 费伯雄 148
 费晋卿 148

十 画


 秦又辛 162
 秦之济 162
 秦伯未 162
 秦昌遇 140
 秦承祖 9
 秦越人 118
 秦景明 140
 秦谦斋 162
 秦汉时期的医学 6
 《敖氏伤寒金镜录》 171
 《素问》 165
 聂久吾 139
 聂尚恒 139
 莫文泉 149
 莫枚士 149
 《晋卿脉法》 148
 《格致余论》 193
 《校注妇人良方》 42,204
 哥利支 111
 《原机启微》 209
 原始社会的医学 3
 夏商周时期的医学 3
 顾世澄 49
 《顾氏医镜》 215
 《顾松园医镜》 215
 钱乙 127
 钱仲阳 127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206
 《秘传眼科龙木论》 209
 倪仲贤 131
 倪维德 131
 徐雄 122
 徐践 122
 徐熙 122
 徐士茂 122
 徐大业 144
 徐大椿 144
 徐之才 122
 徐之伯 122
 徐之范 122
 徐成伯 122
 徐仲融 122
 徐汝元 134
 徐灵胎 144
 徐叔响 122
 徐春甫 134
 徐思鹤 134
 徐秋夫 122
 徐道度 122
 徐嗣伯 122
 《徐灵胎医学全书》 216
 爱薛 111
 《脏腑标本药式》 176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176
 高武 134
 高梅孤 134
 高锦庭 148
 郭玉 119
 郭通真 119
 《唐本草》 173
 唐宗海 150
 唐审元 127
 唐容川 150
 唐慎微 127
 《症因脉治》 140
 《疹科类编》 138
 悟真子 137
 《诸脉主病诗》 217
 《诸病源候论》 167
 《诸病源侯总论》 167
 《读素问钞》 131
 《调疾饮食辨》 71
 陶弘景 121
 陶通明 121
 陶隐居 121
 通一子 138
 《难经》 167
 《难经本义》 137,167
 《难经集注》 167
 《继志堂医案》 147

十 一 画


 《理瀹骈文》 148,203
 《理伤续断方》 200
 《琉球百问》 147
 萧方骏 152
 萧龙友 152
 黄吉 156
 黄宽 149
 黄谦 156
 黄元御 144
 黄竹斋 156
 黄坤载 144
 黄杰臣 149
 黄鸣鹄 157
 黄研农 144
 黄胜白 157
 《黄庭经》 69
 黄益芸 22
 黄家驷 165
 黄绰卿 149
 黄维翰 156
 《黄帝太素》 166
 《黄帝内经》 165
 《黄帝针经》 166
 《黄帝内经太素》 123
 《黄帝八十一难经》 167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185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210
 捤原性全 106
 曹仁伯 147
 曹尹孚 151
 曹乐山 147
 曹存心 147
 曹赤电 153
 曹炳章 153
 曹家达 151
 曹鹏南 151
 曹颖甫 151
 敕山老人 131
 龚子才 137
 龚云林 137
 龚廷贤 137
 雩娄农 147
 雪萼山人 145
 《据悉本温》 26
 《救荒本草》 177
 《推拿广义》 212
 《颅囟经》 206
 《眼科大全》 104,210
 《曼杰达维给布》 26
 崛正意 107
 崔伟 104
 崔知悌 124
 崔嘉彦 12
 《崔氏脉诀》 168
 《崔真人脉诀》 168
 《婴童百问》 207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211
 《银海指南》 58
 《银海精微》 209
 《得效方》 185
 《麻科活人全书》 208
 麻醉术的发展 47
 章楠 146
 章成之 163
 章次公 163
 章虚谷 146
 《望诊遵经》 171
 淳于衍 41
 淳于意 119
 涪翁 119
 梁伯强 158
 寇宗奭 128
 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 10
 《随息居饮食谱》 71
 《续本事方》 185
 《续名医类案》 145,219
 维医的发展 27
 《骑竹马灸法》 211
 巢元方 122
 《巢氏病源》 167

十 二 画


 彭老头 126
 葛洪 121
 葛可久 131
 葛应雷 131
 葛乾孙 131
 葛稚川 121
 董奉 104,120
 董君异 120
 董古托觉 122
 《葆光道人眼科龙本集》 209
 蒋竹庄 152
 蒋维乔 152
 韩�� 133
 韩天爵 133
 韩文海 125
 韩信杭 125
 韩维康 125
 《韩氏医通》 194
 《植考》 180
 《植物名实图考》 180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180
 《紫虚脉诀》 168
 《棠阴比事》 62
 掌禹锡 126
 掌唐卿 126
 《晶珠本草》 27
 《景岳全书》 197
 喻昌 139
 喻嘉言 139
 畴隐居士 153
 程高 119
 程九如 163
 程门雪 163
 程国彭 143
 程钟龄 143
 傲霜轩主 155
 傅山 141
 傅仁宇 140
 傅允科 140
 傅本善 151
 傅连瞕 159
 傅青王 141
 傅青竹 141
 傅国栋 141
 傅维藩 141
 傅篦笙 151
 傅嬾园 151
 《傅青主女科》 204
 《傅氏女科全集》 204
 《傅氏眼科审视瑶函》 210
 《集验背疽方》 130
 舒卡·年姆尼多吉 26,134
 《脾胃论》 192
 《痘疹定论》 208
 《痧胀玉衡》 190
 普明子 143
 《普济方》 186
 《普济本事方》 185
 《普济本事方续集》 185
 《湿热条辨》 143,190
 《湿热病篇》 143
 《温疫论》 189
 《温热论》 190
 《温热经纬》 148,191
 《温病条辨》 190
 温病学派与时方派 80
 滑寿 131
 滑伯仁 131
 《寓意草》 139,219
 谢观 154
 谢利恒 154
 谢澄斋 154
 强巴·南杰差桑 26

十 三 画


 蒲辅周 157
 蒙医的发展 28
 楼英 132
 楼公爽 132
 楼全斋 132
 楼全善 132
 甄权 123
 甄立言 123
 雷公 118
 《雷公药对》 118
 《雷公药性赋》 176
 《雷公炮炙论》 173
 裘吉生 152
 裘庆元 152
 裘激声 152
 虞搏 132
 虞天民 132
 鉴真 125
 《锦囊秘录》 142,198
 鲍姑 121
 《解围元薮》 202
 《新针灸学》 164
 《新修本草》 173
 《新修本草图》 173
 《新集备急灸经》 50
 《新刊补注铜人俞穴图经》 211
 《滇南本草》 132
 《慎斋遗书》 197
 窦杰 130
 窦默 130
 窦子声 130
 窦汉卿 130
 《窦氏外科全书》 202

十 四 画


 《嘉祐本草》 174
 《嘉祐图经本草》 175
 《嘉祐补注神农本草》 174
 蔺道人 126
 撄宁生 131
 管原梶 106
 管原清 106
 僦贷季 118
 《疑狱集》 62
 《察病指南》 169
 熊宗立 132
 熊道轩 132
 缪仲醇 137
 缪希雍 137
 缪慕台 137

十 五 画


 《增释南阳活人书》 128
 《增注无求子类证活人书》 128
 樊阿 120
 颜克卿 155
 颜福庆 155
 《遵生八笺》 69
 鹤溪道人 129

十六 画


 薛己 133
 薛雪 143
 薛铠 133
 薛生白 143
 薛良武 133
 薛新甫 133
 《薛生白湿热病篇》 190
 穆罕默德·伊本拉西德·伊本阿里·喀
 什噶里 28
 《儒门事亲》 192
 辨证论治理论的发展 36
 燧人氏 3
 《濒湖脉学》 169
 《濒湖脉学白话解》 169

十 七 画


 戴天章 80
 戴思恭 132
 戴复庵 132
 戴原礼 132
 藏医的发展 25
 魏之琇 145
 魏玉璜 145
 魏柳州 145

十 八画


 《彝族医药书》 24

二 十 画


 《纂类本草》 129

二十三画


 《黴疮秘录》 140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世界医学史索引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 ☛
000053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