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热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热厥

病证名。厥证之一。
❶指邪热过盛,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见《素问·厥论》等篇)。症见手足心热,身热,溺赤等。
❷指因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见《类证活人书》)卷四。症见初病身热头痛,继则神志昏愦,手足厥冷,脉沉伏按之滑,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胸腹灼热,便秘尿赤等。治宜宣通郁热。参见厥证、阳厥条。

热厥

指高热引起热象和惊厥。
❶《素问·厥论》所指的邪热过盛,表现为发热、手足心热、尿赤。
❷《类证活人书》所指的邪热过盛,阳郁于里,津液受伤,上下阻隔,影响气机升降,不能透达四肢所致的厥证,表现为身热头痛,继而神志不清,手足厥冷,胸腹灼热,口渴欲饮,便秘,苔黄,脉洪数或细数等。

热厥rèjué

厥证之一。
❶邪热过盛, 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见《素问·厥论》等篇)。症见手足心热、身热、溺赤等。
❷因邪热过盛, 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见《类证活人书》卷四)。症见初病身热头痛, 继则神志昏聩, 手足厥冷, 脉沉伏, 按之滑, 或畏热, 或渴欲饮水, 或扬手掷足, 烦躁不得眠, 胸腹灼热, 便秘尿赤等。治宜宣通郁热。轻症用四逆散, 重症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双解散、凉膈散等。参见厥证、阳厥条。

热厥

热厥

热厥是指由邪热过盛,阳气内郁,而致手足厥冷,甚则昏蒙不省人事的厥证。《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四肢厥冷,身热面赤,唇燥口干,口苦,目闭或不闭,烦渴小便短涩,大便燥结,不省人事,脉滑数。”热厥名见《内经》。多由邪热鸱张,津液受伤,阳气被遏不能透达于四肢所致。故《素问·厥论》说:“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热厥初起身热头痛,手足厥冷,甚则神志昏愦,或畏热,或渴欲饮水,烦躁不得眠,胸腹灼热,便秘,尿赤,脉沉伏,重按弦滑。邪热内蕴,郁而不达,阳气痹阻,热深则厥亦深。如属热邪熏蒸于阳明气分者,治宜泄热清气,用白虎汤。如属宿滞阻于中焦,阳明腑气不行者,治宜泻火通腑,用大承气汤。如属表邪未解,内热未清,治宜表里双解,用双解散。方中麻黄、荆芥、防风、薄荷等疏风以解表邪;大黄、芒硝、黄芩、石膏等泻火以清里热。《辨证录·厥症门》认为热厥的治法,曰:“治法泻其在内之火,则内热自除,而外寒自散,然而火之有余,仍是水之不足。泻火之中,而佐以补水之味,则阳得阴而有和合之欢,断不至阴离阳而有厥逆之戾也。” 主张安厥汤,或黄连定厥汤。前方用栀子、玄参、柴胡、白薇清火;佐生地、麦冬、花粉、白芍补阴;复以人参、茯苓、甘草益气阳;有“助阳气而不助其火,生阴气而不生其寒,祛邪而不损其正。”之功。后方用黄连、玄参清火;麦冬、当归滋阴;贝母、菖蒲化痰开窍回厥,为标本同治之法。
热厥因发病原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煎厥:名出《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胀,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指因内热消烁阴液而出现的昏厥病证。症见突然肢冷昏厥,汗出,烦躁,并出现耳鸣、耳聋、目盲、舌质红,苔黄。昏厥时脉沉伏,清醒时脉弦滑数。平素阴精亏损,阳气亢盛,复感暑热之邪煎迫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厥症》认为本证治“宜清心益肾,或咸寒降逆,人参固本丸加淡菜、阿胶。”方中用人参益气生津;天麦冬、生熟地养阴。
(2) 厥晕:见《伤寒绪论》。指温热病过程中,阳热亢盛而出现的昏厥病证。症见壮热烦躁,手足厥冷,甚则抽搐,口噤咬牙昏晕,胸脘满闷,气壅息粗,苔黄腻,脉洪数。温邪热毒亢盛,或痰浊壅阻,清窍不利,以致厥晕。治宜清热解毒。先服紫雪丹以泄热镇痉开窍,并可用黄连解毒汤、凉膈散。前方用黄连、黄柏、黄芩、山栀泻火解毒;后方用大黄、芒硝、连翘等以清热通腑,可加竹沥、菖蒲以化痰开窍。
(3) 脉厥:《温疫论·脉厥》:“温疫得里症,神色不败,言动自如,别无怪症,忽然六脉如丝,微细而软,甚至于无,或两手俱无,或一手先伏,察其人不应其此脉,今有此脉者,皆缘应下失下,内结壅闭,营气逆于内,不能达于四末,此脉厥也。” 证由温疫病邪热入里壅闭,营气内逆,不能布达于肢末,或过用寒凉峻药,强遏其邪热,营气内滞,不得周流血脉,故出现脉厥。症见发热,四肢逆冷,面赤,腹满便结,脉如丝,或伏而不见。治疗不可大剂苦寒,更不可误补益疾。当用小承气汤缓下,俾腑行郁解,脉自来复。
(4) 体厥:《温疫论·体厥》:“阳证脉阴,身冷如冰,为体厥。” 病因为邪热亢盛,郁闭不伸,热深厥亦深,故致全身发冷。故吴又可以为:“阳郁则四肢厥逆,若素体肥盛,尤易壅闭,今元阳已极,以至全身冰冷,此体厥也。”临床表现为发热,口燥舌干,咽喉肿痛,心腹胀满,按之痛甚,渴思冰水,日晡益甚,小便赤涩,但全身皮肤冰冷,指甲青黑,舌苔起刺,脉微细如丝,寻之则有。
脉厥和体厥,均属热厥范畴,两者仅是厥逆程度不同而均神志清醒,与一般所称厥证不同,宜加区别。又脉厥为神色不败,言动自如;体厥为全身厥冷如冰。治疗均宜通腑泄热,前者用小承气汤,后者用大承气汤。
此外,暑厥是指因暑热闭窍所致的厥证。《医学入门》卷四:“即暑暍症,但以……手足逆冷为厥。”《杂病广要·中暑》:“夏月炎热,人冒涉途路,热毒入内,与五脏相并,客邪炽盛,或郁瘀不宣,致阴气卒绝,阳气暴壅,经络不通,故奄然闷绝。” 本证由暑热闭阻清窍,心神被蒙,故卒然昏厥。其辨证施治,可参见“中暑”条。

☚ 寒厥   气厥 ☛

热厥rè jué

syncope due to heat; coldlimbs due to hea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