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011 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先人在数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为中国的农业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凝集了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自然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反映了他们对待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认识。归纳起来,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主要有以下各点:(1)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狭义地说,主要包括:以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多熟种植为主要内容的种植制度;以深耕细作、三宜耕作、北方保墒防旱,南方水旱轮耕为主要内容的耕作技术; 以中耕除草和加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栽培技术。(2)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在正确的土壤肥力观和地力常新论的指导下,确立了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的原则。中国古代在充分用地方面采取了以下几条办法:其一土地连种制,其二轮作复种制,其三间作套种制,其四使土地连种制、轮作复种制、间作套种制,密切配合,综合运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用地体系。中国古代在积极养地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其一利用豆谷轮作和粮肥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的生物措施养地; 其二利用精耕细作、三宜耕作的物理措施养地;其三利用增施粪肥和合理施肥的化学措施养地;其四使生物措施、物理措施和化学措施,密切配合,综合运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养地体系。(3)精心保护和充分利用丰富的品种资源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先人历来就有重视选种育种的优良传统,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为我们保存和积累了数以万计的作物和畜禽的品种资源,不仅为发展现实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适应性强和抗逆性高的优良品种,而且为育成更优良的动植物良种,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遗传基因群。(4)综合防治农业害虫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在农业害虫综合防治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各项办法:在农业防治方面,主要有深耕灭虫、冬灌灭虫、轮作防虫、除草防虫、选种抗虫、作物避虫、冬月种谷躲虫、适时种植抗虫、处理种子抗虫等措施;在生物防治方面,主要有利用黄猄蚁灭虫、放鸭除虫、保护益鸟治虫等;在药物防治方面,有植物性药物和矿物性药物两大类,植物性药物有: 白敛、苦参、巴豆、百部、黎芦、芫花、苦楝花、雷公藤等。矿物性药物有灰剂、硫剂、砷剂等。(5)农牧结合和多种经营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的农业结构,是以农为主的小而全,其中既有五谷,又有六畜,如桑麻、瓜果、蔬菜也是重要的生产内容。这正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一大特点。早在战国时代,《孟子》中就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说法。这是孟子在为梁惠王陈说王道时的理想规划。其中充分体现了农牧结合和农桑并举的精神。战国乃至秦汉之际,中国逐步形成了农牧分区的布局,农区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牧区以牧为主,牧农结合。(6)保护生物资源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在保护生物资源方面,总结提出了适时的取,以便“不夭其生”;适量的取,以便“不绝其长”的指导思想,同时对“竭泽而鱼”和“焚薮而田”的做法进行了批判。为了保护生物资源,还设置了专职官员,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生物资源的政策和法令。这些对于我们现在建设大农业颇有深刻的教益。中国古代还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以便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是杭嘉湖地区农桑牧渔系统和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渔塘”系统。(7)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的优良传统。早在战国时代《管子·水地》中就有: “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的说法。从而强调了土壤与水利在农业增产上的极端重要性。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我们的先人十分重视变水害为水利,治水和治田的结合。郑国渠的兴建与关中平原农业的发展,都江堰的兴修与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河网化的太湖流域与江浙地区农业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8)创制和改良农业机具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创制和改良农业机具的优良传统,框形犁的创制以及耙、耱、耖的发明和使用,为实行精耕细作奠定了物质基础;耧车的发明和使用,为提高播种质量创造了条件;灌溉工具的创制,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发展农田灌溉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 古代农学成就   耕作栽培 ☛
000091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