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兽医学大事年表 中兽医学大事年表 公元前70~前22世纪 ·已开始驯养家畜, 在中国南北方已先后有猪、 犬、羊、 牛、 马、 鸡等的饲养, 并出现有原始的医疗工具和家畜圈栏。 公元前21~前16世纪 ·出现专门从事畜牧业的奴隶——“牧竖”。公元前16~前11世纪 ·甲骨文中有反映畜牧、 兽医的文字出现。 ·已有家畜阉割术。 公元前11~前5世纪 ·“兽医”、 “兽病”、 “兽疡”等专用术语出现。 ·已有公猪、 马去势的记载。 ·已见载有人畜通用的药物100多种和夏令采药的知识。 ·一些危害家畜较严重的疾病见于记载。 公元前475~前221年 ·出现专治马病的马医。 ·已有“络马首、 穿牛鼻”的记载。 ·中兽医理论导源的《黄帝内经》,大体成书于此时期。 公元前306~前217年 ·秦制订“厩苑律”, 是中国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中国最早的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此时期。 ·有针药并用治疗兽病的记载。 ·已开始为马削蹄。 公元前113年 ·已出现有针灸用的金针和银针。 公元前81年 ·已知用革制的马鞋(鞮)进行护蹄。 公元83年前 ·有《相六畜》三十六卷存世, 同时还有《马经》、 《牛经》等。 121年前 ·家畜阉割术已遍及马、 牛、 猪、 犬、 羊等。 约150~219年 ·名医张仲景在世, 著有《伤寒杂病论》等书,一直为兽医临证所借鉴。 公元2世纪前 ·已有牛的“走骟法”。 220年前 ·汉简中已记载有兽医方剂, 并开始把药作为丸剂给马内服。 281~341年 ·葛洪在世,著有《肘后备急方》。 书中有“治六畜诸病方”,提到了马属动物十余种常见病的疗法。 该书中还指出了疥癣里有虫: 并提出用狂犬的脑组织敷咬处, 以防治狂犬病。 502~557年 ·出现兽医学专著《伯乐疗马经》。 533~544年 ·北魏·贾思勰著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 其卷六为畜牧兽医专卷。 562年 ·吴人知聪携《明堂图》及其他医书160余卷去日本。 581~618年 ·出现《疗马方》一卷, 《伯乐治马杂病经》一卷, 俞极撰《治马经》三卷, 《治马经》四卷, 《治马经目》一卷, 《治马经图》二卷, 《马经孔穴图》一卷,《杂撰马经》一卷及《治马牛驼骡等经》三卷、 目一卷。 ·太仆寺设“兽医博士一百二十人”。 659年 ·由苏敬等20余人集体编撰的《新修本草》问世, 为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 705~707年 ·太仆寺中设“兽医六百人,兽医博士四人,学生一百人”。此为中国兽医教育的开端。 783~845年 ·李石在世,著有《司牧安骥集》。 804年 ·日本派平仲国随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兽医。回国后培养了一大批弟子,分布于日本各地,形成了称为“仲国流”的兽医学派。 955年 ·后周世宗柴荣颁诏对“病患老弱马”进行集中疗养。 1007年 ·置牧养上下监,以养疗京城诸坊监病马。是中国国立兽医院的开端。 1061~1137年 ·常顺在世,他创用中草药药浴法使大批患疥螨的战马迅速痊愈,因而荣立战功。宣和二年(1120)宋徽宗封他为广禅侯。 1086年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曾用醇作麻醉剂,进行马的切肺手术。 1086~1100年 ·宋·王愈《蕃牧纂验方》上下两卷问世。书中选录验方57个。 1103年 ·设立“皮剥所”,为中国最早的家畜尸体解剖机构。 ·设立“药蜜库”,为中国最早的兽医药房。 1271~1368年 ·元·卞宝(卞管勾)在世,著有《痊骥通玄论》。 1438年 ·明英宗规定:“每群长(管马25匹,后增至50匹)下,选聪明子弟二三人学习兽医,看治马病”。此后还规定“定业成一人”。这是当时政府采取大量培训民间兽医的措施,以保障养马业的发展。 1469年 ·《类方马经》(又称《纂图类方马经》)编成,书分六卷。内容以马病防治及有关技术知识为主。 1551年 ·日本人著《马医醍醐》问世。全书共12册。其后半部载有日本著名兽医平仲国与其安国、眼心讨论兽医病例的内容,题为《仲国百问答》,主要来源于中国唐代李石的《司牧安骥集》。 1578年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完成。书分16部、60类,收载药物1892种,方剂11096个,内有大量兽医药知识。 1594年 ·明·杨时乔完成《马书》的编纂工作。 1608年 ·明·喻本元、喻本亨合著的《元亨疗马集》(附牛、驼经)出版。 1633年 ·朝鲜人赵浚、金士衡等用汉文编写的《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出版(书成于1399年)。 1639年 ·明·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出版。共60卷,分12门。其中有牧养门,为畜牧兽医之专篇。 1727年 ·日本德川八代将军在享保十二年从中国聘请陈采若、沈大成、刘经先去日本,传授养马和马病防治技术。 1758年 ·清·赵学敏(1720~1805)著《串雅内编》和《串雅外编》出版。《串雅外编》中的兽医门、医禽门和鳞介门,载有马、牛、羊、猪、狗、猫,猿、鹿、象、驼、鸡、鹤、鸽、鹌鹑、孔雀、金雀、金鱼、龟等动物的多种疾病的防治法。 1760年 ·清·张宗法著《三农纪》出版,共10卷。书中有药用植物、畜产、水产等内容。还记载了雌、雄仔猪的阉割技术。 1800年 ·傅述凤著成《养耕集》。 1815年 ·《牛医金鉴》出现。 1873年 ·李南晖著《活兽慈舟》, 由夏慈恕整理后梓刻印行。 1879年 ·日本明治12年出版有《农耕牛病相疗图解》一书。 在该书中特别有关于“汉药(中药)应用法”的记述。 1886年 ·《牛经切要》由双贤堂梓行。 书分相牛总纲、 相牛各论、 牛病疗法三部分。 1891年 ·《猪经大全》梓行。 书中共列述50种病证。 1904年 ·清政府在今河北省保定市建立北洋马医学堂, 系统讲授西兽医学。 这是西兽医学系统传入中国的开端。 从此, 中国便有了中、 西兽医之分。 ·J.L.Janson将包括有兽医针灸内容的《马医书》自日本带回德国, 献给柏林图书馆。 1908年 ·周维善所著《疗马集》问世。 1909年 ·《驹病集》(《驹儿编全卷》)成书。 作者欠详。 1929年 ·第一次全国卫生委员会通过“废止旧医”案, 遭从业者反对而被迫取消。 1935年 ·《畜牧兽医季刊》、 《兽医月刊》和《兽医畜牧学杂志》创刊。 1936年7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在南京成立, 选举出以蔡无忌为会长的理事会。 1944年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文中指出:“不联合边区现有的一千多个旧医和旧式兽医, 并帮助他们进步, 那就是实际上帮助巫神”。 确定了对中兽医团结、 帮助的方针。 1947年3月 ·北方大学农学院在晋冀鲁豫边区成立, 其中设有畜牧兽医系和兽医专科学校, 曾聘请数位著名中兽医讲授有关知识。 1949年10月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成立,下设畜牧兽医司等司局。 1950年12月 ·中国畜牧学会筹备委员会组成, 任抟九为主任。 1950年 ·法国Alfort兽医学校从1950年开始研究中兽医针灸, 到1960年共发表5篇研究论文, 在欧洲颇有影响。 1953年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中国畜牧兽医杂志》创刊。 1955年 ·2月 中国畜牧学会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出第三届理事会, 陈凌风任理事长。 ·7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南京农学院共设双重领导的农业遗产研究室。 ·10月 金重冶编著、 郭沫若等作序的《新牛马经》由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1956年 ·1月 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 ·2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设立中兽医小组,于船任组长。 ·9月 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民间兽医座谈会。其间,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接见了全体代表。 ·10月 江西省农业厅中兽医实验室在南昌建立。 1957年2月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召开民间兽医座谈会的报告。 1957年 ·《中国兽医杂志》由《中国畜牧兽医杂志》分出, 独立出刊。 ·《兽医针灸汇编》由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民间兽医通讯》创刊。 1958年 ·6月 第一次全国中兽医研究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 ·7月 经农业部批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在兰州建立。 1959年 ·农业部发出“中兽医采风和编辑中兽医新药物汇编”的通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选举出第四届理事会,陈凌风任理事长。 ·农业部委托河北省定县中兽医学校举办中兽医教师训练班。 1960年 ·3月 第二次全国中兽医研究工作会议在兰州举行。 ·4月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充分发挥民间兽医人员的力量,组织和领导他们提高技术,参加防治兽疫的工作”。 1960年 ·北京农业大学设立中兽医学教研组,开办中兽医学专门化。 1962年 ·5月 《中国民间畜禽阉割术》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9月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中指出“注意培养兽医,特别是培养民间兽医,及时防治牲畜的各种疫病”。 ·“1963~1972年全国中兽医科学研究计划”规划座谈会在兰州举行。 1963年1月 ·由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兽医针灸学》、《兽医中药学》、《中兽医诊断学》和《中兽医治疗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重编校正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1963年 ·1~10月 农业部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在兰州举办全国西兽医学中兽医学习班。 ·8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民间兽医工作的决定”。 ·9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代表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选举出第五届理事会,程绍迥任理事长。 1965年 ·4月 农业部发出“函请考虑在部分学校设置中兽医专业的意见”,北京农业大学在中兽医学专门化基础上,设立了中兽医专业。 ·10~12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组织完成北方八省(市)、区中兽医工作现状的系统调查,并提出相应报告。 1966年1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决定撤消该院中兽医研究所的建制,将其与有关单位和部分合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96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试验马骠耳针麻醉获得成功。 1970年 ·北京市兽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军马防治检验所试验家畜三阳络组穴电针麻醉获得成功。 ·《兽医针灸评论》》(Kevue d’Acupuncture Vete-rinaire)由设于法国巴黎的兽医针灸学会编辑出版。 1971年11月 ·《兽医科技资料》创刊。 1973年 ·7月 中兽医科研规划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9月 第三次全国中兽医研究工作会议(科研协作会议)在兰州举行。 ·12月 农林部委托北京市畜牧兽医站和广东农林学院在广州召开“家畜针刺针麻技术座谈会”,制订了“家畜针刺麻醉暂行标准”。 1973年 ·美国部分学者在加利福尼亚州成立“全国兽医针灸学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Veterinary Acupuncture,NAVA)。 ·收载有兽医针灸经验和论文的《美国针灸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Acupuncture)创刊。 1974年 ·由美国Grady Young等人发起,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及西欧一些国家的兽医参加的“国际兽医针灸协会”(The International Veterinary Acupuncture Society)成立。该会出版有《兽医针灸通讯》和《国际兽医针灸年会汇编》等。 ·日本成立“兽医针麻研究会”。 1975年 ·农林部为总结老中兽医经验部署《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的编审工作。 1976年 ·春 河南省方城县汉墓出土“拒龙阉牛图”。 ·4月 西北地区第一次中兽医经验交流及科研协作会议在西安举行。 ·11月 日本“日中友好畜产研究会”举办“猪病针灸疗法学术讨论会”。 1977年 ·1月 第四次全国中兽医研究工作会议在山东省昌邑县举行。 ·12月 《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77年 ·美国A.M.Klide和S.H.Kung编著的《兽医针灸学》(Veterinary Acupuncture)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出版。 1978年 ·1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怀孕母驴妊娠毒血症的综合防治研究”和该所内原中兽医研究所部分的 “中兽医经验总结和诊疗技术的研究及其学术专著” 两项成果、 分获甘肃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3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及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 江西省临川县畜牧兽医站的“畜禽针灸技术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7月 中国农学会在太原举行全国农业学术讨论会,选举出第二届理事会。 当时从属于该会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也恢复了活动并进行了改选, 程绍迥为理事长。 ·10月 《中国兽医杂志》复刊。 1978年 ·联邦德国E.Wertermayer编著的《牛的针灸》和《牛的针灸图谱》出版。 1979年 ·5月 农业部决定恢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的建制。 ·6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在江西省星子县召开全国中西兽医结合学术讨论会, 并成立中西兽医结合学术研究会, 程绍迥任会长。 ·7月 第五次全国中兽医研究工作会议在兰州举行。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中兽医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9月 中西兽医结合学术研究会华北分会和东北分会成立, 于船、 萨音分别担任会长。 ·11月 《新编中兽医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兽药规范》(二部)和《藏兽医经验选编》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12月 华中农学院彭宏泽等三人赴美表演家畜针刺麻醉, 获得成功和好评。 1979年 ·《法国兽医针灸杂志》由设于法国米林的法国兽医针灸学会出版。 1980年 ·8月 国务院颁布“兽药管理暂行条例”。 ·9~11月 中西兽医结合学术研究会华东分会、西北分会和中南分会相继成立, 杨宏道、 侯从远和洪廷范分别担任会长。 1981年 ·3月 联合国大学在北京召开分享传统技术会议,兽医针灸被纳入该项目,于船向大会作了“中兽医针灸几个问题的研究”报告。 ·8月 《中兽医科技资料选辑》(第一、 二、 三集)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10月 全国兽医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在成都举行。与会西南地区代表成立中西兽医结合学术研究会西南分会, 陈志平任会长。 ·11月 上海兽医针灸技术团应邀赴日本进行学术讲演与交流。 1981年 ·S.Altman编著《家畜针灸入门》和 D. Gilchrist编著《小动物针灸手册》由国际兽医针灸协会出版。 ·比利时开办一所兽医针灸学校。 1982年 ·6月 分享传统技术会议在日本东京联合国大学举行。 于船等三人代表中国出席会议,并作了“中国兽医针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报告, 会后还应邀对日本进行访问。 该会决定, 与会各国共同编写《传统技术》一书。 ·10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贵阳召开, 选举出第六届理事会和学术顾问委员会。 陈凌风和程绍迥分别担任理事长和主任委员。 1982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家畜岩池穴组针刺麻醉临床效果”和“兰州家畜乳房炎诊断试验”分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三等奖。 ·《中兽医诊疗》获甘肃省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1983年 ·2月 全国兽医磁疗学术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3月 《中兽医医药杂志》创刊。 ·4月 奶牛磁疗及激光新技术应用现场会在北京举行。 ·7月 全国首次兽医激光技术应用交流会在哈尔滨举行。 ·8月 中日兽医针灸学术交流会在上海举行。 ·11月 全国兽医中草药学术讨论会在昆明举行。 1983年 ·郭怀西撰注《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影印本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校正本亦由该社于1988年出版。 ·东北农学院等“马属动物氦氖激光麻醉”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4年 ·6月 以介绍牛创伤性网胃炎防治成果为主要内容的科教影片《牛的福音》由兰州电影制片厂等摄制完成。 ·7月 《中国兽医针灸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获1988年度全国优秀图书二等奖,并于当年由日本文永堂出版日译本。 ·8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及安徽省有关单位联合倡议,建立“喻氏兄弟纪念馆”,设立“喻氏兄弟奖学金”和召开“《元亨疗马集》付梓380周年学术讨论会“,并成立机构负责处理筹备工作和募集基金等具体事宜。 ·农牧渔业部畜牧局主持召开的全国兽医新技术推广协作会在兰州举行。 ·10月 《元亨疗马集选释》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兽医针灸及新技术讲习班在山西省襄垣举办。 1984年 ·以介绍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畜禽疾病见长的《兽医手册》(修订本)获1983年度全国优秀图书二等奖。 1985年 ·1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工作方向及任务确定,并经上级机关批准。 ·3月 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和中国科协批准恢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为国家一级学会。 ·6月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华传统仪器学会在北京成立。中兽医代表2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于船当选该学会理事会顾问。 ·7月 国际低功率激光医学及外科学术讨论会在东京举行,于船等出席并作了“激光技术在中国兽医学上的应用”的报告。 ·8月 全国第二次中西兽医结合学术讨论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与会者决定在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将中西兽医结合学术研究会改称为中兽医学研究会,并选举出第一届理事会与学术顾问委员会。于船和蒋次升分别任会长与主任委员。 ·9月 介绍兽医针灸知识的科教影片《千古神针》由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等摄制完成。 ·西北地区第四次中兽医会议在宁夏贺兰县举行。选举出该地区中兽医学术研究会第二届委员会,瞿自明任会长。 ·10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牛创伤性网胃炎防治的推广应用”,以及“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马骡四肢骨折”和“干奶五号油剂防治干奶期隐性乳房炎”,分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改进一等奖和二等奖。 1986年 ·4月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冬虫夏草菌的分离与培养”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月 中国兽药典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山东省泰安举行,成立了领导机构,并讨论通过了有关章程和专业分工。 ·8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古兽医书《元亨疗马集》的重编校正和注解选释”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南地区“激光、超声以及TDP在兽医上应用学习班”在河南省登封举办。 ·全国第二次兽医激光技术应用交流会在内蒙古赤峰举行。 ·11月 华东地区中兽医学研究会在上海举行,选举出以周维翰为理事长的理事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宣布了上级机关对恢复该学会为国家一级学会的决定。会议选举出第七届理事会,陈凌风为理事长。 ·12月 纪念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三十周年及中兽医工作座谈会由农牧渔业部在北京主持召开。 1987年 ·1月 日本笹崎龙雄、清水英之助合著《中国的兽医及家畜针灸》(日文)由养贤堂出版。 ·1~2月 北京农业大学于船教授应邀赴日本带广畜产大学讲授中兽医针灸。 ·5月 由1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代表参加的国际兽医针灸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8月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兽医卷》开始编撰。 ·西南地区中西兽医结合学术讨论会在拉萨举行。 ·9月 全国首届广禅侯学术讨论会在山西省阳城县举行。 ·日本兽医针灸研修团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参观访问。 ·10月 西北地区第五次中兽医会议在兰州举行。 ·11月 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北京主持召开。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研究会会长于船教授应邀出席会议。 ·11~12月 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在兰州召开全国中兽医学研讨班。 1988年 ·4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XXH—Ⅱ A型经穴诊断治疗仪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和“穴位皮肤低电阻点显色反应”分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 二等奖。 ·全国中兽医新技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 ·中南五省第六次中西兽医结合学术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5月 纪念《元亨疗马集》付梓38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安徽省六安市举行。 会议期间举行了元亨兽医科技馆奠基仪式。 1989年 ·8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研究会主持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中兽医学术讨论会暨该研究会华北分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 会议期间, 改选并组成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和学术顾问委员会, 程绍遇、 于船、 蒋次升分别当选为名誉理事长、 理事长和主任委员; 该研究会华北分会理事会亦进行了改组, 理事长由于船兼任。 ·11月 《山东中兽医》杂志创刊。 ·农业部畜牧兽医司为切实加强中兽医工作的业务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了全国中兽医业务技术培训班, 16个省、 自治区和直辖市业务部门的负责同志接受了培训。 ·《兽医中草药大全》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 1990年 ·5月 华东地区第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讨论会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召开。 ·8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研究会及其华北分会, 与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研究会共同主持召开的中药饲料添加剂学术讨论会, 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 与会代表除来自河北省、 华北地区及全国各地外, 尚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Alice.A.Larson博士及台湾大学畜牧系教授林仁寿先生等。 ·8~9月 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举办了国际兽医针灸研讨班, 美国、 德国、 印度、 墨西哥以及南朝鲜和中国台湾省的十余位学者参加学习、 研讨。 ·10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研究会西南分会在云南省景洪县召开第五次学术讨论会, 并改选该分会的理事会, 枉云峰当选为理事长。 ·10~11月 于船教授应美国神经学会的邀请, 赴美国圣路易斯出席该学会第20届年会, 发表了题为“激光针灸对动物痛阈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的论文, 并被该学会接纳为会员; 会后还对美国的兽医机构及其工作进行考察。 ·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结束了中国兽医中草药生产、 经营、 使用、 检验和监督管理等部门无法定技术依据可循的局面。 1991年 ·3月 农业部科技司组织专家, 对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于船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家畜经穴循经特性的研究予以鉴定, 并建议以基础理论研究重大成果上报。 |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兽医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 00001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