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简称“全救会”。 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进一步高涨,各大城市相继建立各界救国会。1936年5月3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由宋庆龄、马相伯、沈钧儒、章乃器等倡议号召,于上海租界圆明园路青年会召开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共有18个省市60多个救亡团体的代表出席大会。 大会通过宣言和《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选举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邹韬奋等40人为执行委员,沈钧儒、章乃器、史良、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等15人为常委。以《救亡情报》周刊为机关刊物。 该会宗旨是团结全国力量,统一救国方策,保障领土完整,谋取民族解放。救国会成立后,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为国民党反对派所嫉恨。同年1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救国会“七君子之狱”事件。抗日战争时期,救国会参加中国民主同盟。 抗战胜利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救国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