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民国史33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请选择子栏目:
文章列表: “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政策的提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政策源于1931年10月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在上海发起的和平会议。这次会议就外交政...... 日海军与陆军争功日本轻易地占领了“满洲”一事,进一步煽起了它侵略中国的野心,特别是日本陆军在“满洲”的“辉煌”成功,及...... “日僧事件”蔡廷锴等指出:“一二八”事变的“近因完全为暴日军阀蚕吞中国之支动作。日僧事件及抵货运动不过如中村失踪...... 转移国际社会的视线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南沿海长江口附近的淞沪地区发动这场战争,直接目的是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其侵略中国东北...... 打击上海的抗日活动1932年初,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一二八”事变,发动侵略中国上海的战争,遭到中国军队的英勇反击。这场战争是中...... 蒋、汪合流与南京国民政府各派联合统治的基本确立1932年1月13日,蒋介石由溪口老家赴杭州。当天,即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特委会组织大纲之际,蒋在杭州公开表示:“...... “焦头烂额”的孙科内阁四届一中全会推举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三人为中政会常委,又同为中常会常委、国府委员,形式上表现了他们的...... 蒋介石下野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改组11月12日,南京四全大会开幕当天,蒋介石自我检讨今后“如何能救国救党”时曾一度自信地表示:“是皆为余之责...... 国民党合作分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自广州“非常会议”召开后,宁、粤双方都原拟在1931年10月10日召开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 。后因“九...... 上海“和平统一”会议的召开虽然双方对和谈都缺乏诚意,但迫于时局和舆论的压力,无一方敢承担破坏和谈之责。宁、粤代表终于自10月27日至...... 宁、粤为和谈讨价还价“九一八”事变消息传来,整个中国为之震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局。在国难当头的情势下,国民党内相互对峙...... 东北军民的抵抗与蒋介石的“攘外安内”政策日本对东北的武装侵略,激起东北人民的强烈反抗,除工人罢工、市民逃避以及知识界、工商界、银行界、宗教界等...... 南京国民政府的应变方针“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基调是不抵抗,但在日本步步紧逼和全国人民抗日呼声的催迫下,也不得不......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以外交手段控制东北的计谋屡遭挫败之后,即积极策划以武力侵略东北。早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时,日军即...... 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作为迅速崛起的邻邦,在中国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 1928年日本出兵山东,制造济南惨案,中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