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是北京政变后段祺瑞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组成的政府。北京政变后冯玉祥脱离直系,成立中华民国国民军,自任总司令,并电邀孙中山北上议政。1924年11月2日,曹锟被迫宣布退位,由代理国务总理黄郛摄行总统职务。至此,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权宣告结束。当时,北京局面相当混乱。11月14日,张作霖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北京,他把战前对冯玉祥作出的“奉军不入关”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奉军入关对冯玉祥构成严重威胁,使冯玉祥与张作霖的矛盾逐渐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冯玉祥为了对抗奉系,防止直系北上,决定请避居天津的段祺瑞出山。这样,冯玉祥邀请孙中山北上召开“国事会议”,以“更新政局”的初衷就成为泡影,北方政局趋于复杂化。因此,张作霖、冯玉祥等人举行会议,推举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1月24日,段祺瑞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段祺瑞和张作霖狼狈为奸,大耍政治权术,他们一方面排挤冯玉祥,一方面抵制孙中山。1926年2月1日至4月21日,临时执政府在北京召开由部分军阀、官僚、政客等参加的善后会议,通过《军事善后委员会条例》《国民代表会议条例》等议案。其内容在实质上同孙中山所主张的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相对抗。1926年,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奉系军阀乘机迫令段祺瑞交出政权。1926年4月20日,临时执政府宣告结束,北京政权落入奉系军阀张作霖手里。 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过渡性中央政权。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软禁了贿选总统曹锟,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各派军阀,实力相当,经冯玉祥与张作霖商议,请皖系段祺瑞出山组织临时政府,并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规定了临时执政的权力。1924年11月24日,段祺瑞在北京宣布就职,发布就职宣言,表示 “外崇国信”,同时颁布了临时政府条例,任命各部部长。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宣告成立。段执政时期,召开善后会议,抵制孙中山领导的国民议会运动;同法国签订了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不法实业银行协定”;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临时执政府的所作所为,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926年4月,国民军鹿钟麟部推翻了临时执政。 ☚ 中华民国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