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昌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词)明·李昌祺

异草从来花别,另一般样颜色。

丛间开遍,既非红紫,又非黄白。

闲园旷野,多少黛嫩螺娇,冰盘带露侵晨摘。

磁钵放轻研,翠脂凝光泽。

奇特。

最风流处,宝镜台前,绣香奁侧。

想未欣匀面,慵将填额,懒施粉饰。

且付描扇描图,底须去问倭夷国。

谁制与佳名,也端然消得。


4

(词)明·李昌祺

门掩斜阳暝,帘垂静夜长。

儿女灯前笑捧觞。

尝。

满杯清更香。

怀宜放。

醉呵能几场。

(词)明·李昌祺

白丁留迹少,红甲迸畦稠。

淡泊相看不强求。

休。

老身今自由。

心无疚。

随意度春秋。

(词)明·李昌祺

雨意斑鸠唤,春光杜宇催。

刚得相逢怎便回。

陪。

旋刍新酿醅。

同欢会。

饮乾休厮催。

(词)明·李昌祺

瓦釜芹羹美,磁瓯茗饮清。

垂老天伦喜合并。

听。

两三归雁声。

鸣相应。

感咱同气情。


3

(词)明·李昌祺

桃未红。杏未红。

近社郊原尚似冬。连朝频刮风。

麦茸茸。草茸茸。

菜吐黄花三两丛。春光何处浓。

(词)明·李昌祺

怕倾盆。要倾盆。

伞笠都无强出门。满身泥水痕。

行厌闻。坐厌闻。

溜响从朝达夜分。聒聋双耳根。

(词)明·李昌祺

朝淋漓。暮淋漓。

到处墙倾土屋欹。放晴知几时。

湿花枝。洗花枝。

平地瀰漫浸作池。蓑衣终日披。


2

(词)明·李昌祺

螺川清彻底。

地灵人杰,俗敦廉耻。

阖郡民家,十有九家诗礼。

幸得循良二守,共抚字、政平讼理。

多少贫穷感戴章,逢称美倏。

忽乐及瓜期,看课最天官,上闻丹扆。

不次超迁,位联六卿班里。

此际同寅北望,比别个倍增欢喜。

端的是。

人生似公有几。

(词)明·李昌祺

水风萍末起。

三庚乍退,新凉堪喜。

玩竹吟翁,此日瑞呈弧矢。

阿母亲来庆寿,赐玉液、清香滑美。

端的延年却疾,颐神健体。

快饮不敢推辞,试跪啜才吞,六尘如洗。

换骨更形,只消数瓯而已。

自是长生有分,便可在地仙班里。

却说道,人中再谁如你。


2

(词)明·李昌祺

右军真迹兰亭,秘藏玉匣昭陵久。

蓦然惊见,夜光明月,焕辉窗牖。

穆穆诚斋,濡毫临出,远过颜柳。

把琼钩宝画,比方古本,此本断、应居首。

写在金笺纸上,竞传观、怎禁磨揉。

故教铁笔,连图入石,要令难朽。

羡尔良工,艺能巧妙,于今稀有。

细看来、恰似生成喝采,那雕镌手。

(词)明·李昌祺

豫章徐孺湖边,粉墙画戟元戎第。

高闳昼静,疏帘风淡,博山香细。

椿树长荣,萱丛镇茂,荆花连蒂。

有珍殽脆滑,纯绵轻暖,凡奉养、都加意。

先祖竭忠帝室。

到如令、子孙承继。

将门有将,非徒英勇,仍能孝义。

百战成功,万钟为养,也知容易。

愿斯堂、八柱坚如铁拄,永留人世。


2

(词)明·李昌祺

落尽芙蓉,收残菱芡,晚色凄迷。

断荇随流,枯荷折柄,秋满苏堤。

沙禽自在幽栖。

极浦外、天连水低。

粉坠莲房,波漂菰米,烟暝湖西。

(词)明·李昌祺

素发严亲,酡颜慈母,眉寿双全。

屋润家肥,儿恭妇顺,孙更能贤。

夫妻快活团圆。

这想是、前生福缘。

更积阴功,仍行好事,长享耆年。


2

(词)明·李昌祺

药灶时烧榾柮。

松庖日馔伊蒲。

宁用雕盘镂俎。

天寒岁暮。

村村风雪黄芦。

(词)明·李昌祺

枯松倒挂悬崖。

寒梅正对空斋。

惯见山光水色。

不求身外。

黄金任筑高台。


2

(词)明·李昌祺

忆昔维舟湘水曲。

露浥芳蕤飘远馥。

褰裳徐步踏晴沙,东一簇。

西一簇。

尽日徘徊看不足。

叹息光阴如转毂。

老去观图揩病目。

花绝俗。

叶绝俗。

想像王孙清似玉。

(词)明·李昌祺

公子才华偏蕴藉。

九畹春光生笔下。

幻成花叶恰如真,他看罢。

咱看罢。

不信根苗原是画。

醉眼摩挲惊复讶。

端的人能移造化。

风不谢。

雨不谢。

一任卷将堂上挂。


1

(词)明·李昌祺

儒冠相误,虚名相误,衰病又还相误。

自怜身世总无成,乾枉了、青春虚度。

书生曾做,京官曾做,方面也曾亲做。

颠来倒去竟如何,只落得、一贫如故。


1

(词)明·李昌祺

钱塘最胜处,龙井畔、此地是君家。

有垂柳引莺,古松巢鹤,石栽蒲草,池种荷花。

客来访、绿衣铺座席,红袖过汤茶。

评史讲经,赋诗观帖,竹间棋局,窗下琵琶。

况湖山清雅,僧房占、不尽水竹烟霞。

赢得老辞画省,荣赐乌纱。

便重寻旧隐,歌当细听,酒当满泛,休问其他。

人道昔时书屋,今更光华。


1

(词)明·李昌祺

雅淡嫌华丽。

娇容原自媚。

如何蓦地忽相逢,记。

记。

记。

眉扫春山,裙拖秋水,柳腰纤细。

默逗文园意。

锦字凭谁寄。

雨云幽会甚时谐,未。

未。

未。

知共何人,翠帏深处,镇偎鸳被。


1

(词)明·李昌祺

浦云收,山月放。

红蓼湾头,秋水生新涨。

一个轻舟双桨荡。

萧散江湖,富贵非吾望。

击空明,浮滉瀁。

汀鹭渚鸥,处处长相傍。

马首红尘三百丈。

风吹不到蓑衣上。


1

(词)明·李昌祺

春光忙似箭。

又三月初三,牡丹开遍。

卯君初度,当今日、祝寿惟深缱绻。

八人同气,但只睹五人颜面。

我一个、分外龙钟,难似四人强健。

如今骨肉无多,但有兴能来,且休辞倦。

更教儿侄。

愿个个、努力圣经贤传。

空词一阕,笑写当、袖中鹅面。

期岁岁生朝,持杯乾劝。


1

(词)明·李昌祺

东面风来,旋吹轻绿回梢上。

眼儿才放。

便做娇模样。

到得成阴,早又花飘荡。

隋堤望。

和烟摇飏。

人去愁相向。


1

(词)明·李昌祺

过元宵五日,灯山罢、寿筵张。

喜盛集亲朋,争喧鼓吹,满泛壶觞。

八仙共教童子,送蟠桃封寄与翁尝。

甘比玉杯云液,冷如金碗冰浆。

佳儿拜捧上高堂。

擘破散奇香。

恰半枚入口,身田温暖,腑脏清凉。

管取延年却老,转颜红发黑更瞳方。

此去才周花甲,从头再数何妨。


1

(词)明·李昌祺

灏气渐消三伏暑。

商吹送凉侵白苧。

驿亭张宴饯邦侯,管弦低处闻金缕。

明月映鹤渚。

殷勤频劝杯中醑。

这九年,用心抚恤,百姓似儿女。

青云万里期高举。

第一功名端的取。

曾覃惠泽及疲民,仍将忠爱酬明主。

临别听我语。

岩廊接武夔皋侣。

把仙瓢,好教泻尽,天下望霖雨。


1

(词)明·李昌祺

北上别家山。

韦布趋朝识圣颜。

水路七千端的远,艰难。

了却公家事早还。

暑退夏初残。

拜别红云虎豹关。

归日正逢粳稻熟,加餐。

受用乡园暮景闲。


1

(词)明·李昌祺

一段秋光新写就,盛开不待重阳。

枝梢花叶互低昂。

巧将篱下艳,幻作画中芳。

为问渊明何独爱,爱他晚节寒香。

从今移种上林旁。

时时承雨露,岁岁傲风霜。


2

(词)明·李昌祺

笑吾生、为缘凡骨,神仙亲遇难度。

随群逐队(一作倒来颠去)埃尘里,年少遽成衰暮。

忙退步。

这凤翼、龙鳞老拙难攀附。

况当末路。

亟纳禄投闲,养疴延寿,随意做诗赋。

悬弧旦,罔极亲恩已负。

持身惟谨清素。

繁华易歇同朝露,叹几个人能悟。

非义富。

非义贵、石崇元载何须慕。

乘除有数。

全晚节尤难,粗衣淡饭,天自管分付。

(词)明·李昌祺

记昔年、十分轻健,秦淮白下游遍。

结交尽是高怀侣,多伴舞衫歌扇。

心眷恋。

纵雨阻、泥妨幽兴何曾倦。

曲房小院。

有鲫鲙银丝,蚁浮绿酝,畅饮醉仍劝。

分离也,恰似云鸿海燕。

音书特寄无便。

风流杜牧今憔悴,谩想柳眉花面。

江万转。

山万叠、怎生能勾重相见。

光阴似箭。

回首是衰翁,思量前事,清泪落如霰。


12

(词)明·李昌祺

天涯自伤。

叨恩禄厚,永恩心长。

故园遥在西江上。

几度斜阳。

好弟妹、相抛殒亡,老情怀、只抱悽惶。

那堪望。

云山烟浪。

真是断人肠。

(词)明·李昌祺

梅弹垂金,柳绵飘雪,绿阴清昼偏长。

画堂初晓,庆寿沸笙簧。

花甲从头再起,任教他、乌兔奔忙。

悬弧旦,才登耳顺,痛饮又何妨。

年年逢此日,新茶新笋,件件堪尝。

喜子能,干蛊孙战文场。

那更闲身自在,且休论、紫绶金章。

人都道,天留老眼,安坐阅沧桑。

(词)明·李昌祺

桥庵野夫。

文章本少,事业全无。

半生苦被虚名误。

早乞微躯。

纳印绶、辞归里闾,买田园、教绕村居。

忘形处。

麻衣草屦。

放浪狎樵渔。

(词)明·李昌祺

闲中自怜。

人心不足,世事难全。

算惟引退真长便。

过活随缘。

叹老矣、非徒此日,赋归欤、且待明年。

思量遍。

心阑意倦。

极品也徒然。

(词)明·李昌祺

追思旧游。

芳年岂再,胜事都休。

几回暗数当时友。

半在荒丘。

将马上、风霜弊裘,换鸥边、野水轻舟。

天成就。

忘怀宇宙。

无喜亦无忧。

(词)明·李昌祺

归田兴饶。

官登二品,世阅三朝。

粉闱画省皆清要。

误玷元僚。

爱隐逸、烟霞海峤,恋恩荣、雨露云霄。

量才调。

休闲最妙。

偃息伴鹪鹩。

(词)明·李昌祺

光阴易遒。

诸般勘破,万事宜休。

抗尘走俗乾生受。

著甚来由。

卖了带、安排买牛,缀成蓑、准备划舟。

招朋旧。

晴窗永昼。

浊酒且淹留。

(词)明·李昌祺

江南故乡。

山青水绿,竹翠松苍。

年来旋把幽居创。

菜圃禾场。

看花访、黄家四娘,插秧倩、许宅三郎。

忘官况。

狂吟醉唱。

退老白云庄。

(词)明·李昌祺

年衰病攻。

旬宣任重,仕进心慵。

纵令勉强成何用。

齿豁头童。

急退步、离他闹丛,便随意、学做庄农。

辞官俸。

勤耕苦种。

岁计不愁空。

(词)明·李昌祺

蹒跚病躯。

人怜显宦,我笑贫儒。

乌飞兔走何曾驻。

白尽髭须。

有断简、残编可娱,无赢金、剩帛堪储。

清幽趣。

炉香一炷。

坐爱小窗虚。

(词)明·李昌祺

荣枯吉凶。

都由自己,不属天公。

得时莽把聪明弄。

逞尽英雄。

怎知道、祸因恶积,错埋冤、命与灾逢。

床头瓮。

香浓味重。

引到醉乡中。

(词)明·李昌祺

盈虚往来。

亡身为色,丧命因财。

乖的罢了愚的在。

莫笑痴騃。

种地亩、动薅草莱,启轩窗、净扫尘埃。

心无累。

逍遥物外。

且放好怀开。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

名祯,以字行,号侨庵。江西庐陵(今吉安)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参与修撰《永乐大典》,“僻书疑事,人多就质”。升礼部郎中,迁广西左布政使。洪熙元年(1425)改官河南布政使。辞官后居家二十多年,足迹不至公府。著有《运甓漫稿》、《容膝轩草》、《剪灯馀话》,散曲有《侨庵诗馀》和《侨庵乐府》,《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二十三首,都写于辞官归田之后,表达对仕途的厌倦和幽居闲适生活的乐趣,风格清新爽丽。《明史》有传。

☚ 解缙   朱有燉 ☛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1

名祯,字昌祺,以字行,号侨庵、运甓居士等。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父伯葵有诗名,昌祺二十岁时文名鹊起。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参与编纂《永乐大典》,僻书疑事,人多就质。书成,擢为礼部主客司郎中,藩宪缺员,以才望特简出为广西布政使,因事撤职,被罚劳役,不久得到赦免。仁宗洪熙元年(1425),起用为河南布政使。在职期间,抑制豪强,严惩贪官,疏滞举废,救灾恤贫,颇有政绩。宣宗宣德(1426—1435)初,丁母忧回乡。河南大旱,百姓思之,夺情返任。英宗正统四年(1439),告病致仕,家居十馀年足迹不入公府,伏腊不充,故庐仅蔽风雨。其一生耿介廉洁,自甘淡泊,不以贫贱夺其操,亦不因富贵易其节,其自赞自己画像云:“貌虽丑而心严,身虽进而意止。忠孝秉乎父师,学问存乎操履。仁庙称为好人,周藩许乎得体。不劳朋友赞词,自有帝王恩旨”。昌祺在文学史上以小说传世,然其诗亦颇有可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诗清新华赡,音节自然。陈循序称其本之以理,充之以气。故雅淡清丽,宏伟新奇,无不该备”;又云,其诗“一变绮靡纤巧之习,而以流逸出之,故别饶鲜润,迥异庸芜。”陈田亦言其诗“色新意古,诸体并工,在永乐诗家中,独标一格”(《明诗纪事》)。其诗以题赠行役之作为多,如《题双燕图寄表弟陈安行》、《宿废普济寺》、《雨中发洪都》、《送子生还乡》皆属佳作。亦有少量描写民生疾苦的作品。如写于河南的《新安谣》三首,其中有云:“垂老相逢岁薄收,秋租多欠卖耕牛。县官不暇怜饥馁,唤拽官车上陕州。”昌祺继瞿佑《剪灯新话》撰《剪灯馀话》四卷二十篇,以“搜寻神异希奇事,敦尚人伦节义风”为主旨。诗文集有《容膝轩草》、《侨庵诗馀》、《运甓漫稿》等多种。钱习礼为撰墓碑铭。《明史列传》卷三三、《明史》卷一六一有传。

☚ 杨溥   龚诩 ☛

李昌祺1376~1451Li Changqi

poet and prose writer and novelist of the Ming Dynasty. Works:Song Lyrics of Qiao Nunnery,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