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丝路花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丝路花雨 丝路花雨六场舞剧。赵之洵、刘少雄等编导。甘肃省歌舞团1977年演出。此剧艺术地再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通过老画工神笔张和他的女儿舞伎英娘在唐代丝路重镇敦煌的一段坎坷遭遇,展现了我国古代与西方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全剧以神笔张父女搭救在沙丘中蒙难的波斯商人伊努思和伊努思仗义解救危难中的英娘为主要情节,表现唐代丝绸之路上中外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并通过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歌颂父女之情、朋友之义,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真实。此剧以敦煌壁画中的舞蹈艺术为舞剧创作的基本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东方情调。获新中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 ☚ 江姐 壮丽的婚礼 ☛ 《丝路花雨》中国舞剧。编剧赵之洵等,编导刘少雄等,作曲韩中才等,舞台美术设计李明强等,主要演员贺燕云等。1979年甘肃省歌舞团创作首演。共有6场,表现了中国唐代丝绸之路中外人民的友谊。使2000多年前的敦煌壁画复活于20世纪70年代舞台上。1979年,该剧荣获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表演2个1等奖。 丝路花雨 085 丝路花雨舞剧。甘肃省歌舞团编剧,赵之洵执笔。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编导,韩中才、呼延、焦凯曲。1979年初演于兰州。剧情是在盛唐丝绸之路上,画工神笔张救起了困倒在沙漠里的波斯商人伊努思,却意外地丢失了女儿英娘。数年后,在敦煌市场上,伊努思仗义疏财,为沦为歌舞伎的英娘赎身,父女得以团聚。在莫高窟中,神笔张按照女儿的舞姿画出了敦煌壁画的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为免遭市曹毒手,英娘随伊努思出走波斯。后伊努思奉命使唐,英娘随之踏上归国的旅途。市曹为泄私愤,唆使强人窦虎于阳关外烽火台下拦劫,神笔张点火报警,救伊努思于危难之中。在敦煌二十七国交谊会上,英娘化装献艺,借机陈诉市曹和窦虎的罪状,剪除了丝绸之路的隐患。音乐注重旋律的表现和民族音乐语汇的运用,吸收了《春江花月夜》、《月儿高》等古曲的韵味和调式特点,以及戏曲音乐中的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古典风格和鲜明的民族色彩。又吸取伊朗音乐素材来表现波斯人的风俗特征。全剧主要人物的音乐形象鲜明,英娘的主题纯朴善良、优雅秀丽。同时又出现不少相对完整并富有一定特性的精彩音乐段落,如《飞天仙子》、《反弹琵琶》、《波斯少女》、《绣花舞》、《霓裳羽衣舞》、《东方舞》等。在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创作、表演一等奖。1982年在意大利米兰拉斯卡拉大剧院和巴黎第12届国际舞蹈节演出时,受到好评。同年拍成彩色宽银幕影片。 ☚ 祝酒歌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丝路花雨 丝路花雨六场舞剧,韩中才、呼延、焦凯作曲,甘肃省歌舞团编剧,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编导,1979年首演于兰州。此后,多次到世界各地演出,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舞剧题材取自敦煌莫高窟壁画。画工神笔张救助了被困在沙漠中的波斯商人伊努斯,却丢失了女儿英娘。数年后,英娘沦为歌舞伎,在敦煌市场上父女重逢。伊努斯仗义为英娘赎身,英娘随伊努斯去波斯。后英娘随使唐的伊努斯回国,在阳关道上被歹徒拦劫。神笔张燃起篝火报警,救出伊努斯。最后在敦煌的二十四国交易会上,英娘化妆献舞,怒斥歹徒,除掉了丝绸之路上的隐患。舞剧情节动人,艺术手法新颖,优美多彩的音乐,与源于敦煌壁画的舞姿结合在一起,在舞剧的创作上别开生面,有很多新意。舞剧音乐以中国古典音乐、波斯音乐、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创作出许多富有特色的音乐段落,在音乐语言的表达,织体结构与和声色彩的结合,民族乐队配器手法的运用,都有许多创新之处。例如舞剧主要角色英娘的音乐主题,就是吸取了古曲《月儿高》和《浔阳夜月》的音调,给予再创造,恰如其分地刻画出英娘纯朴善良的性格,纤细秀丽,优美动听。有的段落,为了表现异国风情,不仅采用了如波斯等国的外国音调,还利用不同的调式色彩,创作出许多具有一定特性的新的音乐段落。全剧用民族乐队伴奏,在配器上,借鉴西北地区民间器乐的特有手法,调动了各种特性乐器的作用,整体音响的发挥,使得与舞剧表演的结合贴切而和谐。 ☚ 宝莲灯 伏尔加船夫曲 ☛ 丝路花雨 《丝路花雨》大型舞剧。编导: 赵之洵、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作曲: 韩中才、呼延、焦凯。1979年由甘肃省歌舞团首演。主要演员有贺燕云、仲明华、李为民、吴鸿玉、张稷、贾士铭等。该剧以我国唐代盛世为背景演绎了一个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动人故事: 画工神笔张救起了困倒在沙漠里的波斯商人伊努思,自己的女儿英娘却被强盗抢走沦为舞伎。数年后伊努思为英娘赎身,使神笔张父女团圆。神笔张受命在敦煌石窟中绘制壁画时,受英娘舞姿的启发,画出了“反弹琵琶伎乐天”。市曹欲霸占英娘,神笔张为避祸托伊努思将英娘带往波斯。3年后,伊努思作为波斯的使臣带领商队并携带英娘回到大唐; 市曹指使恶霸窦虎抢劫波斯商队,阴谋陷害伊努思; 神笔张点火报警时被杀害,伊努思为官军所救。在敦煌举行的27国交谊会上,英娘和伊努思巧妙揭穿了市曹阴谋陷害波斯使臣伊努思的罪行,大唐节度使下令将市曹与窦虎斩首。从此,丝绸之路更加畅通了。舞剧的编导们将敦煌壁画上的舞姿与中国民间舞、古典舞等巧妙地融合变化,以新颖的动态,形象地把沉睡了千年的敦煌壁画上的舞姿展现在舞台上; 在舞蹈动作的处理上,以“S”形的基本韵律、体态和扭腰、送胯、勾脚等基本动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舞蹈语汇流派。《丝路花雨》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是“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展演评比”的经典作品。 ☚ 卓瓦桑姆 文成公主 ☛ 丝路花雨中国民族舞剧。赵之洵执笔,刘少雄等编导,韩中才等作曲。1979年首演。后多次在国内外演出,深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新成果”。剧情依据敦煌壁画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构思创作。舞蹈设计丰富多姿,融进了壁画上大量动作造型。音乐创作吸取了传统的民族乐曲和中亚细亚的某些曲调,旋律委婉动人,色彩瑰丽。全剧歌颂了中国古代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凝成的传统友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丝路花雨 《丝路花雨》中国舞剧。编剧: 甘肃省歌舞团创作组,赵之询执笔。编导: 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作曲: 韩中才、呼延、焦凯凯。舞台美术设计: 李明强、杨前。主要演员: 贺燕云等。舞剧创造了丝绸之路的典型环境和神笔张、英娘、伊奴思等典型人物,反映了唐王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中外人民的深厚友谊。舞剧采用了敦煌壁画中的舞姿风格,塑造了英娘舞蹈形象,其中许多场面绚丽多彩,如敦煌集市上的百戏,莫高窑中的反弹瑟琶舞,波斯花园中的判绣舞、梦灯中的柏枝舞、凭栏仙女舞、27国交易会上的盘中舞、印度舞、霓裳羽衣舞等。这些舞都是编导们研究了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动作,运用和唐诗中描绘的舞蹈意境以及丝绸之路上各国舞蹈文化后创造的。这个剧在197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创作、表演一等奖。1982年在意大利木拦斯卡拉大剧院和巴黎第12届国际舞蹈节演出时,受到好评,同年拍成彩色宽银幕影片。 ☚ 白毛女 文成公主 ☛ 丝路花雨 《丝路花雨》中国舞剧。编剧:甘肃省歌舞团创作组,赵之询执笔。编导: 刘少椎、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作曲:韩中才、呼延、焦凯凯。舞台美术设计: 李明强、杨前。主要演员: 贺燕云婷。舞剧创造了丝绸之路的典型环境和神笔张、英娘、伊奴思等典型人物,反映了唐王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中外人民的深厚友谊。舞剧采用了敦煌壁画中的舞姿风格,塑造了英娘舞蹈形象,其中许多场面绚丽多彩,如敦煌集市上的百戏,莫高窟中的反弹琵琶舞,波斯花园中的判绣舞,梦灯中的柏枝舞、凭栏仙女舞,27国交易会上的盘中舞、印度舞、霓裳羽衣舞等。这些舞都是编导们研究了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动作,运用和唐诗中描绘的舞蹈意境以及丝绸之路上各国舞蹈文化后创造的。这个剧在197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创作、表演一等奖。1982年在意大利木拦斯卡拉大剧院和巴黎第12届国际舞蹈节演出时,受到好评,同年拍成彩色宽银幕影片。 ☚ 白毛女 文成公主 ☛ 丝路花雨 丝路花雨民族舞剧。1978年甘肃省歌舞团创作演出,该剧新颖优美、富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歌颂了中外人民的友谊和古代劳动人民艺术家不屈不挠的斗争和艺术创造精神。1979年赴京演出, 荣获文化部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1994年又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被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20多年来久演不衰,累计演出已逾千场,并成功地出访意、法、朝、日、泰国、前苏联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是亚洲第一个进入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大剧院的艺术团体。其精彩片断还曾在美、英、土耳其、葡萄牙、西班牙进行过演出, 受到好评。《丝》剧开创了以舞剧形式向世界人民介绍敦煌艺术的先例, 为甘肃乃至全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丝》剧开创了敦煌舞蹈流派,总结了敦煌壁画舞蹈 “S”形造型和 “S”形动律的科学论述,对中国舞蹈多元化发展起到了启迪和推动作用, 被舞蹈界艺术家称作中国舞剧的里程碑。 ☚ 二次婚礼 白雨 ☛ 《丝路花雨》历史舞剧。甘肃省歌舞团1979年创作。全剧分六场,以建造敦煌莫高窟的老画工神笔张和他的女儿英娘的悲欢离合、以及老画工与波斯商人伊奴斯的患难友谊为主要情节。表现了唐王朝东方大国的气魄,赞扬了唐代敦邦睦邻的外交政策,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重友谊的传统美德。舞剧编导以莫高窟壁画为素材,运用古典舞的组合规律,将壁画雕塑这一静止状态的造型动作,连接发展,使其变为主体的、流动的活生生的舞蹈动作,为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提供了独特的、准确的艺术载体。《丝路花雨》的创作为挖掘、整理、继承古代舞蹈,开拓了一条新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