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非EastAfrica地区名。在今非洲东部。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苏丹、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和印度洋西部岛国塞舌尔。 东非 东非dongfei东部非洲的简称,在非洲东部,北临红海和亚丁湾,东临印度洋,南界坦桑尼亚与莫桑比克的界河鲁伍马河,西到埃塞俄比亚高原西缘和东非大裂谷。面积370.5万平方公里,人口9906万人。包括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5个临海国家,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3个内陆国,塞舌尔1个岛国,共9个国家。面积占非洲12%,人口约占非洲19%。北部以闪含语系的埃塞俄北亚人、索马里人居多;南部以班图语系的黑种人为主,信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等。地貌以高原为主,大部海拔1000米以上;沿海有狭窄低地。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谷地深陷,两边陡崖壁立,沿线有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等火山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小熔岩高原。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但垂直地带性明显,高山地区凉爽湿润,沿海低地北部干热,南部湿热。本区地处地中海、印度洋和大西洋水系的分水地区,多数河流向东注入印度洋; 尼罗河发源于本区西部山地向北注入地中海; 西部湖泊有些又与大西洋水系的刚果河相通。东非湖泊众多,除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外,多属断陷湖,顺裂谷带呈串珠状分布。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咖啡、剑麻、茶叶、腰果、棉花、丁香等经济作物,特产有除虫菊等。粮食主产玉米、高粱、薯类,牲畜数量多,牛与骆驼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有金刚石、黄金、天然碱、盐等,加工工业以纺织、轻工较重要。东非的经济发展水平比非洲其他地区为低。 ☚ 西非各国 东非各国 ☛ 东非非洲东部地区。包括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塞舌尔、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9国。面积370万平方公里。人口11000万(1985年)。非洲地势最高的地区(埃塞俄比亚高原、乞力马扎罗山均在本区)。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垂直地带性明显。多湖泊。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盛产茶叶、剑麻、丁香、除虫菊等。 东非非洲东部地区。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和塞舌尔等国。 东非 东非非洲东部地区。北起厄立特里亚,南迄鲁伍马河,东临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吉布堤、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和印度洋西部岛国塞舌尔。面积37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12%。人口约8400万,约占全非总人口19%,北部以闪含语系的埃塞俄比亚人、索马里人居多,南部以班图语系的黑种人为主,信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等。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海拔1000米以上; 沿海有狭窄低地。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谷地深陷、两边陡崖壁立,沿线多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等火山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小熔岩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但垂直地带性明显; 高山地区凉爽湿润; 沿海低地南部湿热,北部干热。地处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水系的分水地区; 多数河流东流注入印度洋; 尼罗河发源于西部山地。湖泊众多,除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外,多属断层湖,并顺裂谷带呈串珠状分布,构成著名的东非大湖带。历史悠久,古代各地先后形成阿克蒙姆、僧祗、阿德尔、阿比西尼亚等国。16世纪初起,西方殖民者相继侵入。至19世纪末,大部沦为英、德、意、法等国的殖民地或保护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只有埃塞俄比亚一个独立国家。战后,其余国家相继独立。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咖啡、剑麻、茶叶、腰果、棉花、丁香等经济作物,粮食主产玉米、高梁、薯类,还特产苔麸、油菊 (努格)、恰特等。牲畜数量多,牛与骆驼在非洲居重要地位。少量开采金钢石、黄金、天然碱、盐等。加工工业以纺织、轻工较重要。 ☚ 东欧 东非大裂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