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先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先蚕 《山海经·海内经》: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 郭璞注: 《世本》 云: “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 袁珂案: 《路史·后纪五》 云:“黄帝之妃西陵氏曰儽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 《续汉书礼仪志》上: (永平二年三月) 是月,皇后帅公卿诸侯夫人蚕。祠先蚕,礼以少牢。(李贤注: 《汉旧仪》: “春蚕生而皇后亲桑于菀中。祭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晋后祠先蚕。) 《通典·礼》 六: 周制,仲春天官内宰诏后帅内外命妇,始蚕于北郊。后妃斋戒,享先蚕而躬桑,以劝蚕事 (先蚕,天驷也)。 汉皇后蚕于东郊。 魏文帝黄初七年,皇后蚕于北郊,依周典也。 晋武帝太康六年,蚕于西郊。 《隋书·礼仪志》: 《周礼》 王后蚕于北郊,而汉法皇后蚕于东郊。(魏、晋沿其礼。) 后齐为蚕坊于京城北之西,去皇宫十八里之外,方千步。蚕宫方九十步。有绿襜襦、褠衣、黄履,以供蚕母。每岁季春,谷雨后吉日,使公卿以一太牢祀先蚕黄帝轩辕氏于坛上。 后周制,皇后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 《集说诠真》: 《宋史·孔维传》 载: 孔维上疏曰: “《月令》 仲春祭马祖,季春享先蚕,皆为天驷房星也。为马祈福,谓之马祖,为蚕祈福,谓之先蚕。是蚕与马同其类尔。” 《宋史·礼志》 曰: 案 《开宝通礼》 季春吉巳,享先蚕于公桑,设先蚕氏神坐于坛上北方,南向。又案《唐会要》,皇帝遣有司享先蚕,如先农可也。礼院又言: 《周礼》 蚕于北郊,以纯阴也。汉蚕于东郊,以春桑生也。《唐月令注》 以先蚕为天驷。案先蚕之义,当是始蚕之人,与先农、先牧、先坎一也。《郊祀录》 载先蚕祀文有 “肇兴蚕织” 之语,则先蚕非天驷星明矣。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 甲骨文居然发现这样记载: 以八月祭蚕神,与 《豳风》 的时令相似,可能是在农事备收之后报蚕神之功吧! 蚕神何名,商周两朝,均未明定; 即荀子赋篇所特赞美的 “蚕理”,也只形容到 “身女好而头马首,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也不曾道破蚕神的名字。到了汉代,《汉旧仪》 始说“皇后亲蚕于苑中,以中牢祭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后汉书礼仪志》 注引)。沿至魏晋,不改其俗。不知是何根据,北齐时忽以太牢祠先蚕黄帝轩辕氏,北周也以一太牢祭奠先蚕西陵氏 (详 《隋书·礼仪志》)。自是之后,蚕神乃为西陵氏的专利品,如刘恕 《通鉴外纪》 说,“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后来蚕农之家必祭嫘祖,嫘祖仍然是农村妇孺皆知的大神。 先蚕教民养蚕之神,亦即北周以后所称传说中的黄帝之妃嫘祖。《后汉书·礼仪志》:“礼先蚕,礼以少牢。”宋罗泌《路史·后纪五》:“ (黄帝) 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礼先蚕。”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先蠶 先蠶 xiāncán 傳說中最初教民養蠶之神。其說始見於漢,而相傳祀先蠶之制始於周代。又傳此神爲黄帝元妃嫘祖。歷代由王后主祭之。《後漢書·禮儀志上》:“是月,皇后帥公卿諸侯夫人蠶。祠先蠶,禮以少牢。”劉昭注:“晉后祠先蠶。先蠶壇高一丈,方二丈,爲四出陛,陛廣五尺,在采桑壇之東南。”《宋書·禮志一》:“蠶將生,擇吉日,皇后著十二筓,依漢魏故事,衣青衣,乘油蓋雲母安車,駕六馬。女尚書著貂蟬,佩璽,陪乘,載筐鉤……躬桑日,太祝令以一太牢祠先蠶。”宋·高承《事物紀原·禮祭郊祀·先蠶》:“《周禮·内宰》:詔王后蠶於北郊,齋戒享先蠶。”《清史稿·德宗紀一》:“[光緒十五年三月]丁巳,皇后祀先蠶。”參見本類“蠶神”、“雷祖”。 先蚕 先蚕民间所敬之神。指东汉以来历代皇家所祀蚕神,已赋予人格化了,或谓 “天驷星者”,或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北齐始改祀黄帝,北周又改祀传说中黄帝元妃西陵氏,即嫘祖,谓其始教民育蚕。此后,历代皆以西陵氏为先蚕,民间亦奉祀之。 ☚ 蚕神 嫘祖 ☛ 先蚕 先蚕即蚕神。古时传说蚕神有二:一为菀窳妇人,一为寓氏公主。皇后行亲蚕礼仪,须祠先蚕。先蚕坛高一丈,方二丈, 为四出陛, 陛广五尺。参见“亲蚕”。 ☚ 先农 藉田 ☛ 先蚕教民养蚕之神,即嫘祖。传说黄帝之妃嫘祖发明养蚕,以其首先躬亲蚕桑,祀之为先蚕。《后汉书·礼仪志上》:“祠先蚕,礼以少牢。”《路史·后纪》卷五:“(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汉代皇后行亲蚕礼仪,必祠先蚕。先蚕坛高一丈,方二丈,为四出陛,陛广五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