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陶铸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陶铸1886—1962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陶铸1908—1969湖南祁阳人 陶铸1908—1969陶铸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祁阳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回湖南做兵运工作。1929年以后,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中共漳州特委书记等职。1930年组织领导厦门劫狱斗争,救出大批革命同志。创建了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人民武装力量。1933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经党营救出狱,被派到湖北省担任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主持汤池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抗日游击战争骨干。1938年被派至鄂中,创建了鄂中游击区,以后扩大为鄂豫边区,成立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任政治委员。1940年到延安,先后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辽宁、吉林、辽北等省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平津战役时,受党中央委托同傅作义进行谈判,并负责改编起义部队及南下工作团的领导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南局第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作了坚决斗争,1969年11月3日逝世。遗著有《理想、情操、精神生活》等散文集。 陶铸
陶铸
陶铸táo zhù烧制陶器,铸造金属器物。借指培养,造就。贾岛《和孟逸人林下道情》:四气相陶铸,中庸道岂销。 共1首 (词)当代·陶铸 ① 这首词见于作者一九六七年《旧诗忆录》,写作年月不详。据陶斯亮同志回忆,可能是写于一九六七年清明,当时陶铸同志已遭受政治迫害,但仍乐观地多次申请去农村落户。 清明晴彻。 花艳墙南北。 遥望岭南春更早,浓荫吹遍阡陌。 我欲卜宅漓湘。 贫雇永结邻芳。 沐浴东风浩荡,劳动学习昂扬。 陶铸 昔者,夏后启使蜚廉①,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②。 《墨子·耕柱》 [注]①蜚廉,亦作飞廉,人名,夏初时人。②昆吾,夏的同盟部落,己姓。在今河南许昌东。 【评】“陶铸”一词表明古代烧制陶器和熔铸金属的紧密关系,后人引伸比喻为造就,培育之意。 陶铸 陶铸táozhù━┃ 比喻造就、培育。清·赵翼《寿刘可行舅兄八十》诗:“一门子弟亲陶铸,三世文词力表彰。” ☚ 陶钧 陶甄 ☛ 陶铸táo zhù见“陶冶”。 陶铸táo zhù动词。烧制陶器和铸造金属器物,比喻造就人才,多用于褒义。 陶铸táozhù烧制陶器和铸造金属器物;比喻造就人才。比喻义含褒义。 融合 融合融(融汇;融调;融镕;和融;舂~) 揉(揉和;揉合) 销镕 镕合 镕液 销熔 陶铸 渗合 ☚ 混杂1 开、关 ☛ 培育2 培育2扶育 哺育 亭育 洗沐 陶植雝培 抬举 埏埴 另见:培养 教育 养育 扶持 ☚ 教养1 培植 ☛ 制陶 制陶甄 另见:制作 器物 ☚ 制作食品 金属制作 ☛ 造就 造就成就 造成 钧陶 另见:培养 培育 成就1 ☚ 化育 修养1 ☛ 熔化 熔化镕(镕铄;销镕) 铄(铄化) 烁烊(~铅) 陶铸 销铄 销落 销融 煎销 熔解 销熔 另见:溶解 冶炼 制作 ☚ 熔化、提取 提取 ☛ 模仿 模仿仿(仿像;仿模;摹仿) 拟(拟则;摸拟;棿拟;摹拟;摩拟;攀拟;准拟) 写(写放;宪写) 偩放 比(比况) 依傍(~之作) 像类 裁模 规模 规摹 法象 模敩 摹效 摹勒 陶铸 依模照样 另见:依据 式样 做法 学习 做事 动作 抄袭 ☚ 模仿 模仿人、物 ☛ 陶铸1908—1969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湖南祁阳县人。1926年入黄埔军官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9至1933年在福建做党的主要领导工作。1940年到延安,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解放战争期间,在东北从事党和军队的领导工作,并参加平津战役。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华南分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等职务。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文革”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残酷迫害。主要著作收入《陶铸文集》(1987年)。重要伦理学论著有《理想·情操·精神生活》、《松树的风格》等。他一贯坚持用共产主义人生观、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青年一代,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理想、情操和精神生活。他指出,要有系统地向青年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养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和爱护公共财产的良好思想品质。(一)树立高度的集体主义思想。(二)树立强烈的劳动观点。(三)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深刻揭示了共产主义风格的道德内涵,即“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1959年《松树的风格》)。他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是最崇高的理想。青年人要有高尚的情操,第一,要丢掉一切私有观念,与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彻底决裂;第二,要有坚强的革命毅力;第三,要有深厚的群众的感情、劳动人民的感情。有崇高理想的人,也是有高尚情操的人,精神生活就很丰富。理想、情操、精神生活,三者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如果能把这三个问题都解决好,人们就不会为物质所束缚,就会创造出一个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新世界。 陶铸 陶铸1908—1969Taozhu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名际华,号寒剑。湖南祁阳人。生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月16日。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湖北省委宣传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辽宁省委书记、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书记处常务书记。1969年11月30日在安徽合肥逝世。 ☚ 林彪 江青 ☛ 陶铸 陶铸1908—1969Taozhu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祁阳人。1926年入黄埔军官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回湖南作兵运工作。1929年至1933年,先后任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福建中心市委书记。曾组织和指挥厦门劫狱斗争。先后建立了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地方武装,后编入新四军。1933年5月,在上海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狱中,他团结和鼓舞被囚战友,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1937年经党营救出狱后,被派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开辟鄂中游击区,积极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武装。1940年到延安,先后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辽宁、辽吉、辽北等省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在平津战役中受中共中央委托去北平同傅作义谈判。后担负改编起义部队以及组织和领导南下工作团的工作。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等职务。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兼任书记处常务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部长。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和打击。1969年11月30日在安徽合肥被迫害致死。1978年12月,中共中央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 高士其 华罗庚 ☛ 陶铸1908—1969湖南祁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鄂豫挺进支队政委、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第 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书记处常务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部长。“文革”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 陶铸1908~1969湖南祁阳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曾在湖南从事兵运工作。1929年起先后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漳州特委书记、福建省委组织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等职。1930年5月组织和指挥厦门劫狱斗争,领导建立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组织闽东地区人民武装。1937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被判无期徒刑。抗战爆发后经营救出狱,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后参与开辟鄂中游击区,曾任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代理政委。1940年到延安,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解放战争初期,历任中共辽宁、辽吉、辽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1947年后兼任东北野战军7纵队政委,后任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平津战役中,曾以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代表身份进入北平(今北京)与傅作义部代表谈判。后负责改编起义部队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代理书记兼华南军区第二政委,广东省省长,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州军区政委,国务院副总理。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66年5月起为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宣传部长、中央政治局常委。“文化大革命”中曾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与迫害,1969年11月30日在安徽合肥逝世。 陶铸 陶铸1908~1969原名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祁阳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共产党。后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1933年在上海被捕,1935年经营救出狱。任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40年到延安,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出席党的“七大”。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辽宁、吉林、辽北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第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任书记处常务书记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 ☚ 翁徐文 陶峙岳 ☛ 陶铸 陶铸1908—1969又名剑寒,祁阳县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叶挺部当副官,参加了二次北伐战争,以及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回湖南从事兵运工作。1929年至1933年,先后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和省委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组织建立了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的红军武装。后遭逮捕,1933年出狱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政委,参加组建了鄂中游击区。1940年到延安,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在平津战役中受中共中央委托,化装进入北平同傅作义谈判,后又负责改编起义部队工作。建国后,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和主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先后被选为中共八大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兼书记处常务书记。“文革” 动乱中受到残酷迫害。1969年在合肥逝世。1978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遗著有《陶铸文集》、《陶铸诗词选》等。 ☚ 伍云甫 仇鳌 ☛ 陶铸1908—1969曾用陶剑寒、陶任陶等化名。湖南祁阳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共漳州特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长、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等职。1933年5月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37年9月出狱后,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政委、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中共辽宁省委书记、辽吉省委书记、辽北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沈阳市军管会副主任兼市委书记、武汉市军管会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和主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省长、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长、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等职。曾当选为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69年11月被江青迫害致死。 陶铸宰相擢用官员,即不经吏部、而由宰相堂除任命者,称“陶铸”,取“神功造化”、非平调之意。《北山集》卷36《辞免太常少卿申尚书省状》:“检会前状陶铸外任差遣或宫庙一次。”《朝野类要》卷5《陶铸》:“宰相擢用仕宦,谓之陶铸者,取造化之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