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銅鐵錢部 > 先秦 > 東周 東周 dōngzhōu 戰國時,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於鞏,號“東周”,此錢即東周君鑄,或疑秦併東周之後鑄。形制爲圓形,圓穿,錢文作“東周”二字;面有内外廓,背平素。徑約二·六厘米,重四至四·五克。因東周國小勢弱,鑄錢不多,故此錢罕見。清·初尚齡《吉金所見録》卷一:“東周錢,好圜,微有輪郭,背夷漫。此錢小於前之‘寶貨’。平王遷洛,謂之東周,然此時尚混一天下,應不改其軌物。細玩其形制、篆文,疑是考王所封之東周君鑄於周末時耳。” 西周←→东周Xī Zhōu ← → Dōng Zhōu西周: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朝代 朝代朝(王朝;皇朝;唐~) 代(明~;清~) 时(宋~) 另见:宫殿 皇帝 朝廷 ☚ 古代 人生各时期 ☛ 东周 东周朝代名。历史上把东迁以后的周王朝称为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率兵护送下,由镐京迁都洛邑。因洛邑地处镐京以东,故号东都。东周王朝建立以后,随着奴隶主阶级的没落,周天子逐渐失去控制天下的力量,只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宗主。众多诸侯国,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强盛起来,各诸侯国之间强并弱,大凌小,连年进行兼并战争,社会进入一个动乱的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周赧王五十九年 (前256年),东周被秦国所灭。共历25王,551年。东周从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这一阶段的历史,大体上与鲁国史书《春秋》所记载的历史年代相当,史称春秋时代。当时,先后出现了齐、晋、楚、秦等大国争霸的局面。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为战国时代。战国因其战争多而得名。此时,形成了齐、魏、韩、赵、秦、楚、燕七个大国称雄的局面,东周只是作为一个小国而存在,不再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王朝。春秋后期到战国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在古代史上具有显著地位。参见“春秋”、“战国”条。 ☚ 西周 春秋 ☛ 东周dong zhou【历史】Eastern Zhou Dynasty (770~256 BC) 东周战国时小国。战国中期由西周分出,始封之君为西周惠公少子班,都城在巩(今河南巩县西南)。公元前249年为秦所灭。《史记·周本纪·正义》以为:“自敬王迁都成周,号东周也。”依此,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周王室也称东周。 东周先秦国名。战国时建都于巩(今河南巩县西南)。后为秦所灭。 东周❶朝代名。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河南洛阳),因在旧都镐京之东,故称东周。传至赧王时,在前256年为秦所灭。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