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石雕造像碑。公元1965年安徽亳縣咸平寺舊址出土。殘高一二四·五厘米,寬二九·五厘米至三○·五厘米。碑作方柱形,四面造像。背面一龕,餘三面各三龕,每面龕内均雕一高髻佛,側立二菩薩,正面主佛立於蓮座之上,餘三面佛均結跏趺坐;龕楣均雕人字帔,飾瓔珞寳蓋。正面中龕雕觀音合手坐於蓮座之上,戴花冠,披瓔珞,兩旁分立菩薩;下龕僅存一佛上身,高髻,蓮花頭光。右面中龕雕經變故事,七組二四人,以山爲界;下龕僅存一飛天頭部與浮屠。左面中龕立佛與上龕同,略小,側立二菩薩與二弟子,後雕菩提樹;下龕雕一佛二菩薩和二蓮花化生。背面一龕下界爲方格,上十六格刻天保十年(公元559年)夏侯顯穆等造銘文,下刻比丘、維那名。該碑結構複雜。製作精美,佛像豐滿,爲北齊石雕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