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不落莢”。亦稱“不落角”。以葦葉包糯米或用桐葉攤捲白麵與蔬菜而成的食品,形與味類似粽子。明清時期四月初八日用以供佛,朝廷亦以賜群臣百官。明·劉若愚《明宫史·飲食好尚》:“[四月]初八日進不落夾。用葦葉方包糯米,長可三四寸,闊一寸,味與糉同也。”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三:“四月初八,供大不落夾四百對,小不落夾三百對。”清·王棠《燕在閤知新録·不落莢》:“四月八日用白麫調蔬品攤桐葉上,合葉蒸食,名不落莢。”清·陸以湉《冷盧雜識·麥餅》:“四月八日佛誕……製黑黍飯,用不落葉包之爲角,名不落角,一名不落夾。”